前一階段《延禧攻略》在網絡上熱播沾谜,里面的很多橋段看著雖然是故事敛惊,但卻讓人深思渊鞋。記得因為妒忌,純貴妃在宮中散步令妃和傅恒大人的謠言,作為“還禮”锡宋,令妃也用了一些辦法讓宮中開始議論純貴妃儡湾。表面上看兩個人的經歷是一樣的,但是其實一樣的經歷帶給不同的人是不同的影響执俩。每個人對于事情的感受不僅僅要受事情本身的影響徐钠,也要受到個人性格和成長環(huán)境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很多時候奠滑,所謂的“感同身受”只是一種最能夠安慰人的說法而已丹皱。
很多時候我們期待別人口中的感同身受,仿佛這樣我們就找到了和自己境遇相同的人宋税,也就可以讓自己內心的感受變得不再那么強烈摊崭,其實這就是一種希望找到同伴的方式。也是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告訴自己杰赛,并不是自已一個人有這樣的經歷呢簸。但是這樣的做法又有什么意義呢?
感同身受只是口頭上的一種表述乏屯,僅僅是表明別人和你有了一樣的經歷而已根时,并不能夠說明什么。
特別喜歡看一些訪談類的節(jié)目辰晕,有一次不知是哪位著名人物在接受采訪時說:“我從來不敢讓自己生病”蛤迎。那個時候聽到這句話只是感受到了這個人對于事業(yè)對于工作的一種態(tài)度,但是沒有深刻的思考含友。前一階段替裆,自己生病了,特別難受窘问,但是不得不去上班辆童,因為要維持生活。那個時候就在想如果我有足夠的實力可以讓自己不去上班惠赫,一定會選擇好好休息把鉴。也是那個時候才想起那位名人說的話。生病確實給人帶來很多不便儿咱,不僅僅是身體上的庭砍,更有很多其余方面的影響。但我僅僅是對這句話感同身受混埠,而對于這句話背后的經歷卻不能妄加評議逗威。
一個室友大學畢業(yè)后將近一年的時間沒有和我們聯系,微信上也看到她的消息岔冀,微博也沒有了蹤影凯旭,就像平白無故消失了一樣概耻。一年以后她找到了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開始逐漸走入我們的視野罐呼。前一階段鞠柄,我說自己因為一些事情特別困擾,她說:“我感同身受嫉柴,這就像我去年一年的經歷一樣”她在去年經歷了什么我不知道厌杜,但是我只知道這是她的一種安慰人的話語而已,沒有誰一定會因為別人的經歷而感同身受计螺。我的困擾和她的經歷一定不同夯尽,只是最后表現出來的都是困擾而已,但事情的經過和本質則是完全不同的登馒。如果讓我們兩個人將經歷換一下匙握,我想我們的感受一定不同。
在2006年的時候我失去了外婆陈轿,現在每當看到室友給自己的外婆打電話的時候我都很羨慕圈纺。有一天,以前的室友和我說她的奶奶過世了麦射,她很難受蛾娶,我只能說我理解她的感受,卻不能過多言語潜秋。因為雖然我們面對的是一樣的事情蛔琅,都是思念親人,但是我們和親人之間到底有多深厚的感情峻呛,我們付出了多少揍愁,這之間有多少的故事,多少的回憶杀饵,都是只有自己才能夠說得清的,別人根本沒有發(fā)言的權利谬擦。
所以切距,不要再讓“感同身受”成為牽系兩個人之間關系的連接詞,因為每個人的生活都是獨一無二的惨远,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谜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