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時候怪心疼我們老一輩的晚缩。
我們同一個社區(qū)有個大媽,已經60好幾了媳危,本來退休了荞彼,但最近卻做起了保潔工作,天天日曬雨淋待笑。大媽有一個兒子一個女兒鸣皂,兩個都是快30的人了,但是最近都雙雙在家待業(yè)暮蹂。問起原因寞缝,女兒嫌上一家公司不好不愿再干,辭職后在家暫時也沒想工作的想法仰泻,就一直在家玩手機睡覺荆陆;兒子學歷低,一直做的都是保安或收銀員的工作集侯,最近一份是給社區(qū)當保安被啼,但是經常上夜班帜消,老人家心疼兒子天天熬夜,便讓兒子辭職換個白天上班的工作浓体,結果這一辭職后便難有再找工作的決心泡挺;兩個人在家待業(yè)了快一年,靠兩老人家的退休金勉強維持四個人的生活命浴,最后老大媽坐不住了粘衬,女兒們不工作,那她就出來工作吧咳促,畢竟要有人來養(yǎng)活大家稚新。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聽到關于“巨嬰”的故事了」蚋梗快三十而立的人褂删,四肢健全沒病沒痛,在正值壯年的時候不去努力不去奮斗冲茸,反而要一個滿頭銀絲的老母親養(yǎng)著屯阀,你怎么還好意思茍活在世上?有多少人身有殘疾她/他還努力的在生活著轴术,希望給自己創(chuàng)造個更好的未來难衰,我們比他們幸運,能擁有健康的身體逗栽,我們憑什么不去努力盖袭?
是不是80、90年代的孩子很多都長成了“巨嬰”彼宠、“媽寶”鳄虱?是不是父母未為我們做的太多了,反而讓我們失去了生活的能力凭峡?因為女兒不喜歡拙已,所以我也不想逼迫她;因為兒子熬夜太辛苦太累了摧冀,所以我寧愿他不賺這個錢倍踪。但是,如果沒有這些苦難的磨練索昂,怎么能練就吃苦的能力建车?怎么能知道生活的不易?那不還是有很多有同樣問題的人在堅持著嗎楼镐?為什么你的孩子就非得這么脆弱癞志?唉,既心疼老人的不易框产,又覺得這是他們自己種下的苦果凄杯。
我很慶幸,我年輕的時候父母更多的是鞭策我們去努力秉宿,而不是什么都會給我們安排好來戒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