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jīng)常說修行,以前在沒有系統(tǒng)的了解奧修之前憎妙,我以為修行都是和尚或道士做的事库正。普通人只要認真的過自己的生活就夠了。
了解奧修之后厘唾,我也同時了解到褥符,其實時時處處都可修行,而一個人如果想要過一個清晰不迷茫又喜悅的人生抚垃、真正的活過自己的生命喷楣,本身就需要修行,而一直這樣去生活就是修行鹤树。
奧修說修行和控制是兩個極端铣焊,今天我們就主要通過討論修行與控制的差別,來了解奧修教導的修行是怎樣的罕伯。
01修行與控制的不同
控制是來自自我曲伊,而修行是來自非自我;
控制是支配你自己捣炬,而修行是去瞭解你自己熊昌;修行是一種自然的現(xiàn)像,而控制是不自然的湿酸;修行是自發(fā)性的婿屹,而控制是一種壓抑。
控制會需要規(guī)則推溃,規(guī)則需要遵循昂利,規(guī)則會帶來執(zhí)著、帶來評判铁坎,也就是固化蜂奸。控制也是完美主義硬萍,錯過過程扩所,只要理想達成。
修行只需要了解朴乖,是順其自然祖屏,按照了解去行動助赞,會帶來感激和喜樂,也就是流動袁勺。修行會引導任朝向完整
所以我感覺修行也可以簡單的解釋為去評判雹食,去執(zhí)著。
沒有規(guī)則就沒有對錯期丰,如果你要我定義說什麼是對的群叶,我會說:那個透過瞭解來做的事就是對的。對和錯沒有客觀的標準钝荡,沒有所謂正確的行為和錯誤的行為街立,只有透過瞭解來做的行為和透過不瞭解來做的行為,所以有時侯一個行為可能在這個片刻是錯的埠通,但是在下一個片刻就變成對的几晤,因為情況已經(jīng)改變了,現(xiàn)在那個瞭解已經(jīng)又有了另外的看法植阴。
一個具有瞭解性的人、一個瞭解他自己同時也瞭解別人的人圾浅,總是會感到慈悲掠手。即使某人是一個敵人,一個具有瞭解性的人也會對他有慈悲心狸捕,因為一個具有瞭解性的人也能夠瞭解別人的觀點喷鸽。他知道說別人為什麼會這樣感覺,他知道別人為什麼會生氣灸拍,因為他知道他自己本身做祝,當他知道他自己,他就能夠知道所有的別人鸡岗。他很慈悲混槐、很瞭解,而且按照他的瞭解來行事轩性。
按照固定不變的規(guī)則生活的人声登,有一天會覺得錯過了很多人生裏面的喜悅(在生活里經(jīng)常感覺到憤怒、生氣揣苏、痛苦的朋友悯嗓,可以問問自己,是不是一直在控制)卸察。一定會錯過脯厨,因為生命所能夠給予的唯一喜悅就是具有瞭解性的反應,這樣的話你才能夠感覺到很多喜悅坑质,但是要這樣的話合武,你就不能夠有任何規(guī)則临梗、任何概念、和任何理想眯杏,你就不能夠遵循某種法規(guī)夜焦,你只是去生活,然後去發(fā)現(xiàn)你自己的生活法規(guī)岂贩。
要成為一個修行的人茫经,瞭解應該成為唯一的法則。如果你能夠瞭解萎津,你將會愛卸伞,如果你愛,你就不會傷害任何人锉屈;如果你瞭解荤傲,你就會很快樂,如果你很快樂颈渊,你就會分享遂黍;如果你瞭解,你就會很快樂俊嗽,如果你很快樂雾家,你就會分享;如果你瞭解绍豁,你就會變得非常喜樂芯咧,然後就會持續(xù)地,好像河流一樣地竹揍,從你的整個人產(chǎn)生出一種對存在的感謝敬飒,那就是祈禱。
修行是什么呢:
修行是試著了解生命芬位,是一種自然的瞭解无拗,是一種開花。而瞭解就是帶著敏感的反應一個片刻接著一個片刻去生活晶衷。
可是怎么一個片刻接一個片刻去反應呢蓝纲。
這里舉例一個具體的案例,我在讀臺灣心理治療師周志建的《故事療愈力》時晌纫,看到有關(guān)自由書寫的一章税迷,周老師在搭車等間隙會記錄冒出來的想法,與自己對話锹漱。他認為這是一種忠誠的生活態(tài)度箭养。也是修行。
對于這一點哥牍,我深有感觸毕泌,生而為人喝检,我們怎么可能經(jīng)歷過痛苦與挫折,就是因為不斷閱讀擴展視野,不斷自由書寫和自己深層對話,我才具備了依靠自己的力量穿越苦難的能力搏屑,而走上修行的道路。
02修行是成為宗教性的而不是加入宗派
所有的宗派都是虛假的损俭,宗教沒有教派,它不是一個教條潘酗,它是在你裏面的開花杆兵,而不是由外面強加上去的。
宗教就只是宗教仔夺,它是一種人們必須成長出來的態(tài)度琐脏,一個人無法生下來就具有它。
沒有人一生下來就具有宗教性缸兔,它必須透過創(chuàng)造性的努力才能夠產(chǎn)生日裙,它必須透過受苦和經(jīng)驗才能夠產(chǎn)生,它必須透過流浪和回到家才能夠產(chǎn)生惰蜜,它必須透過誤入歧途和回到正確的道路才能夠產(chǎn)生阅签。經(jīng)過很多受苦和經(jīng)驗,漸漸地蝎抽,某種存在的品質(zhì)才會在你裏面結(jié)晶起來,那個結(jié)晶起來的人就是具有宗教性的路克,而那個圍繞在結(jié)晶起來的人周圍的芬芳就是宗教樟结,它是無法定義的。
03去感激而不是跟隨
查拉圖斯特(尼采創(chuàng)造的一個人)是很美的精算,佛陀是很美的瓢宦,老子是很美的,耶穌是很美的灰羽,但是他們已經(jīng)不再適用驮履。他們活過他們的生活,他們開花開得很美廉嚼,我們可以透過他們來學習玫镐,但是不要成為跟隨者。
學習瞭解的奧秘怠噪,當他有了他自己的瞭解恐似,他就按照他自己的方式來做。他會向老子表示尊敬傍念,然後說: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準備好了矫夷,我很感激你葛闷,但是我必須按照我自己的方式來做。他將會永遠感激老子--因為老子的教導是順其自然的喜樂双藕,唯有當你很喜樂的時候淑趾,你才能夠感激。
當你有一種內(nèi)在的祝福忧陪,一種經(jīng)常性的福氣的感覺扣泊,感激才會好像影子一樣地跟隨而來。
奧修說:修行並不是依照我的意思赤嚼,也不是依照任何人的意思旷赖,而是依照你自己的本性之光「洌「要成為你自己的光等孵。」那是佛陀在過世之前的最後一句話蹂空;他臨終之前所說的最後一句話就是:「要成為你自己的光俯萌。」
這就是修行上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