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xù)和大家分享我自駕中對中美交通系統(tǒng)的感受氮墨。本文關注流動性纺蛆,特別是在壓力下的流動性。這要從我的第二個感受說起规揪,就是美國控制車流密度的方法很有趣桥氏,這里舉兩個例子。
快速路入口的紅綠燈
進快速路的入口都有紅綠燈猛铅,旁邊寫明每次綠燈亮能進入幾輛車(往往是一輛或兩輛)字支,以保證高速路外道上的車不必因匯入車輛而明顯減速,同時控制高速路車流密度的變化奸忽。這樣在保持速度的同時確保安全性堕伪,且避免了因密度的突變而產(chǎn)生擁堵。
走S形的警車
一次我在快速路上開車栗菜,突然看到前方有一輛警車在馬路上走大S形欠雌,沒錯,就像醉鬼開車一樣走大S形疙筹。漸漸地富俄,整個車流被逼停了禁炒,警車也就近停靠到路邊霍比。大家靜靜地等著幕袱,時間像靜止了一般,過了一會悠瞬,交警鉆出車來们豌,大手一揮,所有的車才漸漸開動了起來浅妆,而他卻鉆進警車望迎,一溜煙從快速路出口開走了。
為什么要讓所有的車在高速路上停下來狂打?我想起了排隊理論的一條結論:“隨著利用率(車輛密度)的持續(xù)增加擂煞,吞吐量會呈指數(shù)下降”混弥,交警這是在維持全路段各處的車輛密度在一個可控的水平趴乡,以確保不會因為局部隨機性的高密度而產(chǎn)生阻塞,影響整個交通系統(tǒng)吞吐量蝗拿。此時的停止晾捏,是為了更快地到達。
思考與啟示
交通系統(tǒng)中這些細節(jié)的設計有什么優(yōu)勢呢哀托?我認為是確保壓力下的流動性惦辛。主動地通過“不停”仓手,或“主動团制耄”來管理流動,避免瓶頸嗽冒。
關于壓力下的表現(xiàn)呀伙,在國內(nèi),交通壓力不大時一切良好添坊,流動性絕不比美國差剿另,但壓力大了就非常容易出現(xiàn)堵點。
也許你和我一樣經(jīng)歷過那種莫名的擁堵贬蛙,沒有事故雨女,但卻堵了一大片。我想可能就是因為局部的高密度阳准,讓大量后車都慢慢停下來氛堕,又慢慢依次啟動,如果再遇上幾個緊急并線或新手減速的野蝇,堵個10分鐘都算小兒科了讼稚。
回到管理
一項項工作在團隊成員的協(xié)作中經(jīng)歷不同階段得以完成位喂,這就像交通系統(tǒng)中的車輛,經(jīng)過不同的路段乱灵,最終到達終點塑崖。我們在工作中常常缺少對流動性的關注和管理,沒有壓力時一切安好痛倚,壓力稍大就容易出現(xiàn)瓶頸和混亂规婆。
看板方法利用各種約束提示可能出現(xiàn)的瓶頸,要求團隊關注整體蝉稳,通過拉動式的疏通而不是推動來提高流動性抒蚜。特別是在較大壓力時,通過看板達成的共識能幫助團隊免于陷入焦油坑耘戚。
像走S形的警車一樣嗡髓,必要時讓上游環(huán)節(jié)停下來,去關注下游那些早已開始但還沒有完成的工作收津,優(yōu)先結束它們饿这,讓工作順利流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