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悲白頭翁 / 白頭吟 / 有所思
唐代·劉希夷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门岔?
洛陽女兒惜顏色,坐見落花長嘆息妻往。
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
已見松柏摧為薪,更聞桑田變成海肴茄。
古人無復洛城東抗楔,今人還對落花風连躏。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勺良。
寄言全盛紅顏子,應憐半死白頭翁。
此翁白頭真可憐讳侨,伊昔紅顏美少年。
公子王孫芳樹下勇婴,清歌妙舞落花前齿兔。
光祿池臺文錦繡添诉,將軍樓閣畫神仙。
一朝臥病無相識竖瘾,三春行樂在誰邊?
宛轉蛾眉能幾時乐横?須臾鶴發(fā)亂如絲。
但看古來歌舞地催什,唯有黃昏鳥雀悲蒲凶。
【注釋】
⑴代:擬旋圆。白頭翁:白發(fā)老人。這首詩的題目,各個選本都有不同÷蟮剑《唐音》《唐詩歸》《唐詩品匯》《全唐詩》董济,均作“代悲白頭翁”廓啊∏绰郑《全唐詩》又作“代白頭吟”缘琅◆嫠恚《文苑英華》《樂府詩集》《韻語陽秋》作“白頭吟”淑仆。尤袤《全唐詩話》作“白頭翁詠”蟀淮。⑵坐見:一作“行逢”轧粟。⑶松柏摧為薪:松柏被砍伐作柴薪混蔼。《古詩十九首》:“古墓犁為田谋国,松柏摧為薪迁沫。”⑷桑田變成海:《神仙傳》:“麻姑謂王方平曰:‘接待以來藐吮,已見東海三為桑田’”。⑸“公子”兩句:白頭翁年輕時曾和公子王孫在樹下花前共賞清歌妙舞沪摄。⑹光祿:光祿勛帆阳。用東漢馬援之子馬防的典故”炼牛《后漢書·馬援傳》(附馬防傳)載:馬防在漢章帝時拜光祿勛培他,生活很奢侈遗座。文錦繡:指以錦繡裝飾池臺中物猛遍。文懊烤,又作“開”壁肋、或“丈”跛锌,皆誤译秦。⑺將軍:指東漢貴戚梁冀,他曾為大將軍甲馋」∧危《后漢書·梁冀傳》載:梁冀大興土木,建造府宅定躏。⑻宛轉蛾眉:本為年輕女子的面部畫妝账磺,此代指青春年華。⑼須臾:一會兒痊远。鶴發(fā):白發(fā)垮抗。⑽古:一作“舊”。
【譯文】
洛陽城東的桃花李花隨風飄轉碧聪,飛來飛去借宵,不知落入了誰家?
洛陽女子有著嬌艷的容顏矾削,獨坐院中壤玫,看著零落的桃李花而長聲嘆息。
今年我在這里看著桃花李花因凋零而顏色衰減哼凯,明年花開時節(jié)不知又有誰還能看見那繁花似錦的勝況欲间?
已經(jīng)看見了俊秀挺拔的松柏被摧殘砍伐作為柴薪,又聽說那桑田變成了汪洋大海断部。
故人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再悲嘆洛陽城東凋零的桃李花了猎贴,而今人卻依舊對著隨風飄零的落花而傷懷。
年年歲歲繁花依舊蝴光,歲歲年年看花之人卻不相同她渴。
轉告那些正值青春年華的紅顏少年,應該憐憫這位已是半死之人的白頭老翁蔑祟。
如今他白發(fā)蒼蒼趁耗,真是可憐,然而他從前亦是一位風流倜儻的紅顏美少年疆虚。
這白頭老翁當年曾與公子王孫尋歡作樂于芳樹之下苛败,吟賞清歌妙舞于落花之前满葛。
亦曾像東漢光祿勛馬防那樣以錦繡裝飾池臺,又如貴戚梁冀在府第樓閣中到處涂畫云氣神仙罢屈。
白頭老翁如今一朝臥病在床嘀韧,便無人理睬,往昔的三春行樂缠捌、清歌妙舞如今又到哪里去了呢锄贷?
而美人的青春嬌顏同樣又能保持幾時?須臾之間曼月,已是鶴發(fā)蓬亂谊却,雪白如絲了。
只見那古往今來的歌舞之地十嘿,剩下的只有黃昏的鳥雀在空自悲啼。
【賞析】
這是一首擬古樂府詩岳锁〖ㄖ裕《白頭吟》是漢樂府相和歌楚調(diào)曲舊題,古辭寫一個女子向遺棄她的情人表示決絕激率。劉希夷這首詩則從女子寫到老翁咳燕,詠嘆青春易逝、富貴無常乒躺。構思獨創(chuàng)招盲,抒情宛轉,語言優(yōu)美嘉冒,音韻和諧曹货,藝術性較高,在初唐即受推崇讳推,歷來傳為名篇顶籽。
詩的前半寫洛陽女子感傷落花,抒發(fā)人生短促银觅、紅顏易老的感慨礼饱;后半寫白頭老翁遭遇淪落,抒發(fā)世事變遷究驴、富貴無常的感慨镊绪,以“但看古來歌舞地,惟有黃昏鳥雀悲”總結全篇意旨洒忧。在前后的過渡蝴韭,以“寄言全盛紅顏子,應憐半死白頭翁”二句熙侍,點出紅顏女子的未來不免是白頭老翁的今日万皿,白頭老翁的往昔實即是紅顏女子的今日摧找。詩人把紅顏女子和白頭老翁的具體命運加以典型化,表現(xiàn)出這是一大群處于封建社會下層的男女老少的共同命運牢硅,因而提出應該同病相憐蹬耘,具有“醒世”的作用。
“洛陽城東桃李花减余,飛來飛去落誰家”综苔,詩的開頭兩句,描繪洛陽城東暮春景色位岔。洛陽是唐代的東都如筛,十分繁華;繁華的都市盛開著艷麗的鮮花抒抬,滿城春色杨刨,生氣勃勃,令人心醉神往擦剑。然而時光易逝妖胀,此時的洛陽已是落花季節(jié),桃李紛飛惠勒,不知飄向何處赚抡。這兩句是詩的起興。下文表達的對大好春光纠屋、妙齡紅顏的憧憬和留戀涂臣,對桃李花落、青春易逝的感傷和惋惜售担,都是由此生發(fā)開來的赁遗。
“洛陽女兒好顏色”以下十句,寫年輕的洛陽女兒面對漫天飛舞的落花生出無限感慨族铆。洛陽女兒所感傷的吼和,實際上是由大自然的變化而聯(lián)想到美的短暫和人的生命的有限∑锼兀“今年花落顏色改炫乓,明年花開復誰在?”表現(xiàn)的是因為春光的流逝而感嘆紅顏易老献丑、生命無常的心理末捣。“松柏摧為薪”句创橄,出自《古詩十九首·去者日以疏》:“古墓犁為田箩做,松柏摧為薪⊥孜罚”“桑田變成喊畎睿”安吁,指陸地變成海洋,典出《神仙傳·麻姑》:“麻姑自說云燃辖,接待以來鬼店,已見東海三為桑田∏辏”這兩句運用比喻妇智,形象地表現(xiàn)世事變化很大∈仙恚“古人無復洛城東巍棱,今人還對落花風”則揭示人生易逝、宇宙永恒的客觀規(guī)律蛋欣『结悖“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兩句陷虎,以優(yōu)美到踏、流暢、工整的對句集中地表現(xiàn)青春易老世事無常的感嘆泻红,富于詩的意境夭禽,且具有哲理性霞掺,歷來廣為傳誦谊路。
“寄言全盛紅顏子”以下十句,概括敘述白頭翁一生的經(jīng)歷菩彬。白頭老翁曾是一個美貌少年缠劝,從前他也常和公子王孫一起,在樹下花前歌舞游樂骗灶〔夜В“光祿池臺文錦繡”兩句,以歷史上權臣貴戚的豪華奢侈耙旦,表現(xiàn)白頭翁曾經(jīng)歷過的一段富貴生活脱羡。然而,一旦生病衰老免都,就無人理睬锉罐,三春行樂只好讓給別人了。這一段通過描寫白頭翁從紅顏到老病绕娘、從游樂到孤苦的生活脓规,不僅表示了詩人對青春紅顏、清歌妙舞的眷戀险领、向往侨舆,對垂老白頭翁的憐憫秒紧、同情,同時進一步抒發(fā)了對美的短暫和生命的有限的感慨挨下,從而增強了詩歌的藝術感染力和哲理性熔恢。
結尾四句點明主旨,收束全詩复颈〖ㄆ福“宛轉蛾眉能幾時?須臾鶴發(fā)亂如絲”兩句感嘆美貌的少女轉眼之間將化作白發(fā)的老婦耗啦,惋惜青春難駐凿菩。“但看古來歌舞地帜讲,唯有黃昏鳥雀悲”兩句衅谷,一切都如同過眼云煙,迅速消失了似将!往日繁華熱鬧的游樂場所获黔,如今只有幾只離群的鳥雀在清冷的暮藹中發(fā)出幾聲凄苦的悲鳴。末句的最后一個“悲”字在验,是此詩的基調(diào)玷氏。
詩的前半首化自東漢宋子侯的樂府歌辭《董嬌嬈》,但經(jīng)過劉希夷的再創(chuàng)作腋舌,更為概括典型盏触。作為前半的結語,“年年歲歲”二句是精警的名句块饺,它比喻精當赞辩,語言精粹,令人警省授艰”嫠裕“年年歲歲”“歲歲年年”的顛倒重復,不僅排沓回蕩淮腾,音韻優(yōu)美糟需,更在于強調(diào)了時光流逝的無情事實和聽天由命的無奈情緒,真實動情谷朝≈扪海“花相似”、“人不同”的形象比喻徘禁,突出了花卉盛衰有時而人生青春不再的對比诅诱,耐人尋味。結合后半寫白頭老翁的遭遇送朱,可以體會到娘荡,詩人不用“女子”和“春花”對比干旁,而用泛指名詞“人”和“花”對比,不僅是由于七言詩字數(shù)的限制炮沐,更由于要包括所有不能掌握自己命運的可憐人争群,其中也包括了詩人自己。也許大年,因此產(chǎn)生了不少關于這詩的附會傳說换薄。如《大唐新語》《本事詩》所云:詩人自己也覺得這兩句詩是一種不祥的預兆,即所謂“詩讖”翔试,一年后轻要,詩人果然被害,應了所謂“詩讖”的說法垦缅。這類無稽之談的產(chǎn)生與流傳冲泥,既反映人們愛惜詩人的才華,同情他的不幸壁涎,也表明這詩情調(diào)也過于傷感了凡恍。
此詩融會漢魏歌行、南朝近體及梁怔球、陳宮體的藝術經(jīng)驗嚼酝,而自成一種清麗婉轉的風格。它還汲取樂府詩的敘事間發(fā)議論竟坛、古詩的以敘事方式抒情的手法闽巩,又能巧妙交織運用各種對比,發(fā)揮對偶流码、用典的長處又官,是這詩藝術上的突出成就延刘。劉希夷生前似未成名漫试,而在死后,孫季良編選《正聲集》碘赖,“以劉希夷詩為集中之最驾荣,由是大為時人所稱”(《大唐新語》)∑张荩可見他一生遭遇壓抑播掷,是他產(chǎn)生消極感傷情緒的思想根源。這詩濃厚的感傷情緒撼班,反映了封建制度束縛戕害人才的事實歧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