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說養(yǎng)老-24-04)中國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老齡化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根據統計局數據泻肯,至2022年末剂府,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到2.8億拧揽,占全國總人口的比例為19.8%;65歲及以上人口2.1億腺占,占全國總人口的比例為14.9%淤袜。截止2023年,60歲及以上人口2.9697億人衰伯,占全國人口的21.1%铡羡,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2.1676億人,占全國人口的15.4%意鲸。據全國老齡辦預測到2033年蓖墅,中國老年人口將突破4億库倘,占總人口的1/4;2053年達到峰值4.87億占比超過總人口的1/3论矾。本世紀中葉教翩,中國老年人口的數量,屆時將占亞洲老年人口的2/5贪壳,全球老年人口的1/4饱亿。
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時間較短,人口老齡化具有規(guī)模大闰靴、速度快的特點彪笼,與先期進入老齡化社會的發(fā)達國家相比,中國應對人口老齡化面臨更大挑戰(zhàn)蚂且。一方面配猫,中國的經濟發(fā)展水平相對落后,社會保障制度和公共服務政策尚不完備杏死。另一方面泵肄,社會整體對人口老齡化的認知還停留在比較粗淺的階段,在不同層面均存在一些認知誤區(qū)淑翼。人口老齡化和社會化養(yǎng)老等問題對廣大民眾來說是新生事物腐巢,而科普和教育并未給予有力支撐,社會宣傳中也存在某些誤導玄括,給全社會帶來一定的養(yǎng)老焦慮冯丙。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中國60-69歲的低齡老年人口占老年人總數的56%遭京。出生于上世紀50年代的“新老年”群體胃惜,以及開始進入老年階段的“60后”,青壯年時期恰逢國家經濟快速發(fā)展哪雕、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時代蛹疯。與出生于新中國建立之前的早一輩老年人相比,他們的健康狀況更好热监。受教育程度更高捺弦、社會保障待遇更優(yōu),對于養(yǎng)老服務的內容和質量也有更高要求孝扛。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初居民人均預期壽命只有39歲列吼,改革開放初期的1981年居民人均預期壽命延長到68歲,2010年提高到74.83歲苦始,2021年進一步增長到78.2歲寞钥。2022年5月國務院發(fā)布《“十四五”國民健康規(guī)劃》,預計2035年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將超過80歲陌选。壽命延長是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巨大成就理郑,同時也給社會養(yǎng)老服務帶來更大挑戰(zhàn)蹄溉。隨年齡增長,老年人身體機能不斷下降您炉,生活自理能力逐漸降低柒爵,對生活照料、長期照護和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等方面的需求大幅增長赚爵,對養(yǎng)老服務提出了更多棉胀、更高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