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山夏牧場》是《羊道三部曲》的第二部,榮獲了“人民文學(xué)獎”薄啥、“朱自清文學(xué)獎”貌矿、“天山文藝獎”等。
晚春時節(jié)罪佳,李娟跟隨扎克拜媽媽一家離開了春牧場逛漫,遷徙到了水草豐美的冬庫爾夏牧場。
冬庫爾滿目青蔥赘艳,草嫩汁多酌毡,水源充沛,“冷而不寂蕾管,萬物升騰枷踏,生命跡象沸沸揚(yáng)揚(yáng)”。
李娟在冬庫爾的工作包括基本的家務(wù)和協(xié)助放牧掰曾。
基本家務(wù)有旭蠕,生爐子、燒熱水、每天準(zhǔn)備五到十次的茶水掏熬、做晚飯佑稠、洗碗、收拾被褥旗芬,幫忙補(bǔ)卡西和斯馬胡力的破衣服(每天都要補(bǔ))等舌胶。
搖分離機(jī)給牛奶脫脂,幫著趕小牛疮丛,幫助小羊入欄幔嫂。
李娟還給自己布置了任務(wù),每天散步誊薄,睡覺履恩,確保自己不生病,不給大家添麻煩呢蔫。
02
李娟每天要準(zhǔn)備五到十次的茶水似袁,因?yàn)閷δ撩駚碚f,喝茶是相當(dāng)重要咐刨、相當(dāng)有儀式感的生活內(nèi)容昙衅。
牧民的日常勞動非常沉重、非常辛苦定鸟,每告一段落就會布茶喝茶而涉,喝完茶才開始休息。
喝茶會有簡單的程序联予,并輔以種種食物:
擺開矮桌啼县,解開餐布,攤平餐布內(nèi)的食物沸久,擺上黃油季眷、白油小碟子。
有客人來的話卷胯,會取新囊添進(jìn)去子刮,再加入甜奶疙瘩,糖果窑睁,稀奶油等挺峡。
寬裕的人家,還會慷慨地?cái)[上葡萄干担钮、塔爾靡橱赠、餅干、杏子湯箫津、椰棗狭姨、無花果干……
茶和鹽一樣宰啦,是牧場生活的必需品。它是渾厚的饼拍,低處的赡模,是豐富的自然氣息的總和——經(jīng)濃縮后的強(qiáng)烈又沉重的自然氣息,極富安全感的氣息惕耕。
03
閱讀李娟的散文,最大感受是诫肠,她創(chuàng)造性地將日常語言轉(zhuǎn)化為一種更具表現(xiàn)力的更高形式司澎,生動地描述世界并捕捉人性的聲音。
在李娟的文字中栋豫,我認(rèn)識了精靈一般存在于山野的女孩蘇乎拉挤安。
李娟描寫初見蘇乎拉的感覺,“她總是溫和而迷人地微笑丧鸯,聲音里緩緩流動著某種奇妙的驚奇感——似乎對任何細(xì)微的動靜都入迷不已蛤铜。”
描寫蘇乎拉的聲音,“那聲音真的是非常翩躚啊丛肢,像蝴蝶飛得忽忽閃閃围肥,像蝴蝶絢麗的翅子顫抖著拍擊明亮的空氣。”
描寫蘇乎拉帶來的改變蜂怎,“她腳步所到之處穆刻,有眼睛的都睜大了眼睛,沒有眼睛的就睜大心靈杠步。她手指觸動的事物氢伟,紛紛次第舒展開來,能開花的就開花幽歼,不能開花的就深深嘆息朵锣。”
蘇乎拉是親生父母的長女,一出生就被贈送給了自己的爺爺奶奶(長孫過繼為幼子甸私,是哈薩克古老的禮性)诚些。
如果沒有被贈送的話,蘇乎拉可以跟著親生父母和弟弟在縣城生活皇型,做一個簡單快樂的城里姑娘泣刹。
但是她一出生就被留在了牧場,所以蘇乎拉向往城市的生活犀被,她努力學(xué)習(xí)漢語椅您,一心想要改變生活,卻因種種原因寡键,不得不回歸牧場掀泳。
可最終她還是回來了雪隧。回到原先的生活员舵,看似心甘情愿步入原來的軌道脑沿。什么也不說,什么也不解釋马僻。
李娟對蘇乎拉有著非一般的理解和喜愛庄拇,蘇乎拉在她筆下變得美好神秘,像是這片夏牧場的傳奇韭邓,是眼下這種古老生活最后顯現(xiàn)的一個奇跡措近。
04
李娟筆下斯馬胡力的世界,是讓人好奇的女淑。
斯馬胡力寶貴的小黑包中瞭郑,裝著他全部的私有財(cái)產(chǎn):十幾張照片、一個小小的電話本和一小把松膠鸭你。
他每年去阿勒泰市屈张,都會在同一個地方拍相同姿勢的照片。
他熟悉家里的每一只羊袱巨,每一頭牛阁谆,每一峰駱駝,每天都要去放羊愉老,去探索更遠(yuǎn)處的荒野笛厦。
他趕著羊群翻過一座座大山。重重美景讓人疲憊俺夕,寂寞也讓人心生倦意裳凸。于是他系了馬,在森林邊的大石頭上躺倒睡過去了劝贸。羊越走越遠(yuǎn)姨谷,他的睡眠卻越陷越深。
李娟去縣城映九,因?yàn)椴淮_定哪天回來梦湘,斯馬胡力便每天騎馬去下車的地方等她,接她回去的路上件甥,帶她去了一個神秘的有瀑布的地方捌议。
斯馬胡力站在水流邊,炫耀一般望著我笑引有。他引我偏離正道瓣颅,繞到這里,果然給了我一個驚喜譬正。我感受到了他滿當(dāng)當(dāng)?shù)臍g樂與情誼宫补。其實(shí)他也孤獨(dú)檬姥。
05
夏牧場的牧民們,過著寂靜堅(jiān)固粉怕、理所當(dāng)然的生活健民,外人李娟永遠(yuǎn)無法擁有他們與生俱來的安全感,無法獲得他們常年被自然滋養(yǎng)的充實(shí)感贫贝。
孤獨(dú)的時候秉犹,李娟總是一個人走很遠(yuǎn)很遠(yuǎn),卻總是無法抵達(dá)想去的地方稚晚,只能站在高處崇堵,久久遙望那里。
她記錄著云蜈彼,記錄著路筑辨,記錄下最平凡的一個清晨俺驶,記錄并收藏一根羽毛幸逆。
在每個黃昏,閑下來的時光里暮现,她坐在家門口的大石頭上觀望對面山坡的索勒(一種可愛的動物还绘,可能是旱獺)。
她只能旁觀栖袋,無法融入拍顷。
無論如何,我點(diǎn)點(diǎn)滴滴地體會著這孤獨(dú)......我借由這孤獨(dú)而把持自己塘幅,不悲傷昔案,不煩躁,不怨恨电媳,平靜清明地一天天生活踏揣。記住看到的,藏好得到的匾乓。
面對哈薩克牧民壯闊純真的世界捞稿,她所能付出的最大敬意只能是與之保持善意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