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觸這種記錄形式是同事的朋友圈看到的,覺得不錯寨腔,寫的文字不要求多么華麗速侈,就當成一塊抹布,碰到覺得漂亮的東西迫卢,使勁的用力擦擦倚搬,希冀留下點什么;抑或當成是一塊畫板乾蛤,照葫蘆畫瓢每界,哪天興起,看看以前的青松歲月家卖,傻笑一番也無妨眨层;或是當成一支支便簽,隨手拈來上荡,記錄流水的年華趴樱。
而決定使用這種方式是因為在家翻箱倒柜也無法覓得一本合適的筆記本,問愛人酪捡,只得答復(fù):無需求所以無庫存叁征。
一點憂慮:是不是開始了就得一直堅持?像我這種只愿動眼不愿動手的懶人逛薇,該如何面對從開始到結(jié)束就只有“寫在最開始”尷尬捺疼?而通過這段文字的輸入,我要在此給這款軟件提一個小建議:是否應(yīng)該加入語音輸入和識別功能永罚,這樣可以大大提高輸入效率啤呼。當然议薪,這或許是我日后鮮見更新的又一有力搪塞借口。
今天大年初七媳友,天氣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