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讀莫言的書可以說有一段時間了冀续,前段時間看了《生死疲勞》再版的發(fā)布會,莫言其人是我下定決心要去閱讀他的書的直接原因熔萧。莫言其貌不揚糖驴,看著內(nèi)向,但是在發(fā)布會過程中和好友余華所表現(xiàn)出來的截然不同的冷幽默的風(fēng)格讓我不禁好奇這樣的人在文字創(chuàng)作中是怎樣一種風(fēng)格佛致。再加上發(fā)布會主題為“在極度痛苦中笑出聲來贮缕,獲得靈魂深處的解脫”,“笑出聲來”俺榆,文筆必然是幽默的感昼,在“極度痛苦中”,主題必然是沉重的罐脊,這樣看似矛盾的評價定嗓,讓我想不翻開這本書也難。
莫言言萍桌,這本書約40多萬字宵溅,寫作是用了40多天,構(gòu)思是用了40多年上炎。不過我閱讀完僅用了7天层玲。趁著最近疫情在家辦公的時間,基本上原本通勤路上的兩個多小時因為居家辦公被我用在了讀這本書上反症。讀時酣暢淋漓辛块,愛恨交織,哭笑不得铅碍,欲釋卷而不舍润绵。整個小說以章回體的形式,立足在大時代背景下的某一家族胞谈,借輪回后的動物的口吻尘盼,嬉笑怒罵,甚至是“指手畫腳”了烦绳。
小說從驢卿捎、牛、豬径密、狗午阵、猴和最后的人的六次輪回的角度講了與西門家族的有關(guān)人等的人生之路與他每一次為畜時似畜非人感悟,這是西門鬧的生死,卻講了一個時代的疲勞底桂。
一是西門鬧的個人方面:小說一開頭就在閻王殿中植袍,作為西門鬧的時候的冤死,讓這縷冤魂在地獄中不得解脫籽懦,閻王一氣之下將其投入了畜生道于个。西門鬧轉(zhuǎn)生了五次作為動物,看到自己為人時身邊人的后半生的生活暮顺,他為驢時為人的記憶尚深厅篓,因此對身邊的人的遭遇總是反應(yīng)激烈,試圖沖破驢的肉身來表達(dá)自我捶码,彼時被作者稱為“驢折騰”贷笛,確實折騰,因為這時尚且還是“驢身人心”宙项,而后到“牛犟勁”“豬撒歡”“狗精神”直至結(jié)尾已不再描寫其所思所想的“雜耍猴”乏苦,西門鬧在逐漸消失,他為人的特點在逐漸弱化尤筐,越來越安于自己轉(zhuǎn)生的身份汇荐,越來越少想起自己曾經(jīng)為人,直至最后為猴時盆繁,作者已經(jīng)不再從猴的角度講述其所思所想掀淘,從讀者的角度來看,這已全然就是一只沒什么特別的猴子了油昂。在這幾次輪回中革娄,他并不是喪失了記憶——因為最后的藍(lán)千歲知道自己的故事要從1950年的元旦講起——但是在他心中也已經(jīng)只是一個故事了,不再仇恨冕碟,不再強求拦惋,深刻的記憶被抹上了濃重的黑白的霧障,不再鮮活安寺。小說最后閻王說這是為了消除西門鬧的仇恨厕妖,與其這樣說,倒不如說是西門鬧在無法左右的客觀情況下的逐漸妥協(xié)和放棄挑庶,在一次次生死中感到無力言秸,只能從一開始有著強烈的參與感淪為了無奈的真正的旁觀者。
二是從時代背景的角度迎捺。整個小說借西門鬧的為畜的角度講了將近半個世紀(jì)的時代變遷举畸,從西門家族幾代人的遭遇折射了整個社會從50年代到千禧年的戲劇性的變化。文章分別跨越講述了人民公社期間凳枝,文革期間抄沮,剛改革開放時的一些人文意象。讀者也從每一世中感覺到時代的沉重變遷和在大時代下小人物的無奈。從西門金龍的身上可以看到在時代的裹挾下人的價值觀的隨波逐流合是,這個人物從未反抗時代,他每一步都在時代的脈搏上锭环,而讀者也能從他的變化中感受到每個時代當(dāng)下所謂正確價值觀的是非對錯聪全。可以說辅辩,西門金龍是整個故事時代發(fā)展的縮影难礼;與之相反的是其養(yǎng)父“藍(lán)臉”,他一生忠于自己玫锋,不被時代裹挾蛾茉,他充滿勇氣,卻在時代的逼仄下孤獨困苦了幾十年撩鹿,他是時代發(fā)展中的“釘子戶”谦炬,也是本書中我最佩服的人——可以跟上時代不是什么難事,難的是可以堅持自我节沦,即使在這個過程中他的堅持有一定的抗?fàn)幍某煞旨迹胰匀徽J(rèn)為他的勇氣和倔強是難得的品質(zhì)。不僅是他們兩人甫贯,迎春吼鳞、洪泰岳、黃互助叫搁、黃合作等人每個人都背負(fù)了講述一個時代特點的使命赔桌,時代的特征濃縮在這個家族上,濃縮在每一個人身上渴逻,作者熟練的駕馭著每個人的故事疾党,也熟練地駕馭著對整個時代的講述。落筆處已是將近半個世紀(jì)后惨奕,隨著一個個人物的謝幕仿贬,觀眾的心情卻不算輕松,因為時代的發(fā)展還在繼續(xù)墓贿,我們每個人都在時代的洪流中疲憊地生活茧泪,我們追趕時代,又被時代改變聋袋,我們觀望這個時代队伟,又無法擺脫這個時代,我們也有我們的無奈幽勒,也有因時代的變遷而生發(fā)的疲勞嗜侮。
最后想談一談的是感受頗深的兩個創(chuàng)作技巧,因為我自己本身寫作能力不強,所以關(guān)于寫作技術(shù)的分析肯定是稚嫩的锈颗,上不得什么臺面顷霹,僅僅是想記錄一下。其一是寫將近50年的故事中我認(rèn)為比較難處理的是要保持時間的跳躍和延續(xù)击吱,作者用了兩個方法來處理淋淀,一是采用了章回體,使得時代可以被切割成幾個時間片段覆醇,在故事上又可以保持連續(xù)性朵纷;二是采用六次輪回的方式,每次輪回可以讓故事推進(jìn)到一個新的時代背景永脓,巧妙地砍削了一些不必要的冗余的交待袍辞。其二是莫言這個人物的插入,莫言寫“莫言”不僅增加了故事本身閱讀的幽默感和趣味性常摧,莫言在發(fā)布會中提到了這個人人物更大的作用是為了彌補留白搅吁,在第一人稱視角下,借用“莫言”這個第三人物的視角彌補一些細(xì)節(jié)落午,這與《月亮與六便士》的寫作我覺得有異曲同工之妙似芝。
《生死疲勞》這本書絕對不是一本看起來放松的書,可以說確實是在故事的極度痛苦中板甘,讓讀者笑出聲來党瓮,在六道輪回的疲勞之后讓主人公和讀者獲得一絲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