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4.27 《知行合一王陽明》度陰山 ?40min
【day46 水若】
花了將近十小時,大致看完這本書轻纪。好多信息點還有待整理晕城。這個月的學習狀態(tài)不算太理想,感覺看起書來也有些力不從心斑鸦。
記得以前爸爸老批評我“唯心主義”愕贡,我卻對那套唯物主義不夠待見。所以這也可能是我對佛對神對禪修對身心靈乃至民間奇術都能接受的根源吧巷屿。曾不止一次說過固以,所謂的條條大道通羅馬,這些思想爬上山頂嘱巾,看到的其實是一樣的風景憨琳。
致良知是王陽明心學的基礎。致良知即為——聽從內心的聲音旬昭。王陽明晚年向眾弟子提出了四句教:“無善無惡心之體篙螟,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问拘,為善去惡是格物遍略。”這實際就是“致良知”的具體步驟骤坐⌒餍樱看起來簡單易行。但正如世上很多人知行不合一纽绍,人人都能知蕾久,卻很少有人行。
如果我們能注重從自己內心挖掘潛力拌夏,認真做好自己該做的事腔彰,過一段時間后,你會驚奇地發(fā)現(xiàn)辖佣,自己的心靈越來越寧靜霹抛,學習能力也不知不覺地變得越來越強,同時也會感到自己更有自信與朋友泰然相處卷谈,因為你的內心有了一種力量杯拐,不必再擔心別人把你"比"下去,當然生活也似乎順利而充實多了。
說到這里端逼,我聯(lián)想到昨日看的有關比較的文字——人生標準九朗兵,來自陽志平。里面有個自尊體系顶滩。說身處標準七的人余掖,會自認為是八,而與八區(qū)間的進行平行比較礁鲁。但真正能達到標準八的只占到百分之八盐欺,標準九更是少得可憐,只有百分之四仅醇。所以這樣的向上比較冗美,大部分可能是給自己帶來更多的苦惱和不自信。
所以析二,文中提出粉洼,可以選擇“人生只要七十分”的態(tài)度,將自己的目標定在標準六—七之間叶摄,而并非標準八—九属韧。有七成把握就去做。然后一邊做一邊修蛤吓,就可以永遠百分之七十挫剑。別小看了這七十分,光是這就可以干掉一堆人柱衔。這也是西蒙稱之為【做滿意的人】樊破,而不要做追求最優(yōu)化的人的理念。
細細想來唆铐,這和王陽明的遵循自己的內心指引哲戚,找到良知,并持續(xù)踐行之~其實是一樣的道理嘛艾岂。不要覺得看起來簡單就不用去做顺少。有時候,恰恰是小事的踐行更為重要王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