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3號是我參加1000天打卡挑戰(zhàn)的第一天,記得前期的我曼振,都是先錄視頻再寫稿,一開始是由于新鮮感蔚龙,感覺滿腦子都是東西冰评,所以更多時候就是即興發(fā)揮,想到什么就講什么木羹,感覺每天都有講不完的東西甲雅,所以寫起來也很流暢,時不時還會在姐妹們面前“嘚瑟”坑填,我一點都不難產务荆,其實現(xiàn)在回過頭,那根本就是沒質量的自我感覺良好罷了穷遂。
我也不清楚從什么時候開始函匕,慢慢的就變成了先寫稿再演講,可能是因為后期對自己的文字要求比較高蚪黑,然后耗時比較多盅惜,所以我就把順序倒過來。在這里面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忌穿,先寫稿后再錄視頻抒寂,就會存在刻意記稿的現(xiàn)象,總是怕遺漏掉稿子中的內容掠剑,所以就會NG好多遍屈芜,而且錄視頻也會比較呆板。
可能因為是習慣的緣故朴译,所以一直就沒重新去改過來(再說一個習慣一旦養(yǎng)成也不是說改就能改的)井佑,還有就是中間有一段時間存在稿子和視頻的內容是不一樣的,所以也就沒有認真去思考過這個問題的正確前后排序眠寿。
當今天聽完第二期【錦未思考力訓練營】視頻后躬翁,讓我重新又找回了記憶。第一次提到視頻和稿子順序的時候盯拱,是在晉杭老師【演講力】的書籍里面盒发。
晉杭老師說:對于初學者來說,他的建議是先講狡逢,再寫宁舰,因為寫作的邏輯和演講的邏輯是不同的,二者最大的區(qū)別奢浑,就是速度蛮艰,文章的速度是由讀者控制的,而演講的速度是由講者控制的殷费。也就是說我們寫作的時候可以用很優(yōu)美的文字印荔,因為讀者有時間反復看低葫,但是演講稿,必須用通俗易懂的詞匯仍律,因為觀眾在現(xiàn)場聽的速度是與我們同步的嘿悬,一旦我們用詞太深奧,觀眾就需要思考水泉,也會因速度跟不上而放棄繼續(xù)聽你的演講善涨。
我還記得,在錦未的朋友圈看過一則公告是:為什么要把錄視頻放在第一個草则?
那條朋友圈說的是:她以前列清單都是按重要——次要的順序排序钢拧,但是現(xiàn)在則是根據(jù)人的大腦規(guī)律來進行排序 ,比如為什么要把錄視頻放在第一炕横?因為之前她都是當天寫稿當天錄視頻源内,于是發(fā)現(xiàn)偶爾狀態(tài)不好的時候,一個視頻要錄好幾十遍份殿,更重要的是這時的記錄都是瞬間記憶錄完就忘膜钓。而當她把順序調整為第一天寫稿,第二天錄視頻的時候卿嘲,前一天輸入的知識在大腦睡眠時進行了信息的整理颂斜,第二天大腦運用起這個知識來更如魚得水,就是相比于現(xiàn)學的知識大腦更擅長運用整理過的知識拾枣。并且你的知識通過睡眠進行整理沃疮,第二天再進行復習,這樣的記憶方式會使你記得更長久梅肤。每一項清單它的順序都是有著科學根據(jù)的司蔬,不要只做戰(zhàn)術上的努力,戰(zhàn)略上的努力才是關鍵的凭语。
所以通過晉杭老師和錦未2個人的不同案例判斷葱她,我得出的結論是:
第一:初學者可以嘗試先錄屏在寫稿(先講,在寫似扔,后改)
第二:針對稍微上手后的人,可以根據(jù)自己的一個適應狀態(tài)加以調整
第三:高手發(fā)展到最后搓谆,都是很隨性的
最后我想說的是:不管是先錄屏還是先寫稿炒辉,只有找到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