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圖來自網絡)
文/貝妮
早在十幾年以前鸽斟,在我上大學之前拔创,我們這一帶的家常飯桌上,是沒有生菜這種食物的富蓄。
大家常吃的綠葉蔬菜也就青菜剩燥、菠菜、空心菜之類立倍。不知從什么時候起灭红,市面上開始漸漸出現(xiàn)生菜,很多主婦覺得新鮮口注,也會買回來嘗嘗变擒,但是跟著炒青菜一樣的燒法,熱了油往鍋里一丟炒炒幾下疆导,出來的成品總是差強人意:生菜透著一股子苦澀味赁项,軟不拉幾葛躏,還沒青菜好吃澈段。
我家就是這樣吃過一兩回之后悠菜,我媽就再也不買生菜回來吃了。
事情的轉折出現(xiàn)在我上大學的時候败富。
當時悔醋,我和我老公(當時還是男朋友)經常一起吃小炒,或是去小飯館吃飯兽叮。我們宿舍同學也常常一起去校外小飯館聚餐芬骄。
有一次,不知是誰點了一道蠔油生菜鹦聪。上菜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生菜怎么是這個樣子的,怎么跟家里的完全不同褒链,再嘗一口捻爷,簡直顛覆了我對生菜的看法。
想不到生菜是這樣脆脆的规丽,咬下去還有汁水蒲牧,帶著耗油的鮮咸味,夾著一絲絲甜赌莺。頓時冰抢,一種驚喜充斥我心間,作為熱愛蔬菜的人類艘狭,我明白過來挎扰,原來這才是生菜的正確打開方式。
同樣作為吃貨的老公巢音,也喜歡上了這道菜鼓鲁,這道菜便成了我們飯桌上的常客港谊。
吃過幾次之后骇吭,我就對老公說,我已經琢磨出這道菜是怎么做的了歧寺。他有些不信燥狰,我就像偷窺到什么機密一樣開始眉飛色舞地說給他聽:
你看哈,這個菜沒拌之前旁邊是沒有醬汁的斜筐,所以這肯定是先焯水的龙致。然后菜吃起來這么脆,肯定不能焯太久顷链,半生不熟就可以目代。
還有這個醬汁,有大蒜、有耗油榛了,肯定有糖在讶,估計還要加點醬油∷螅總之构哺,作料肯定是另外炒一下再澆上去的。
聽我說得這么頭頭是道战坤,老公報以我一個迷之微笑……
這事就這么暫告了一個段落曙强。
不知隔了多久——事實是我已經記不清這中間隔了多久,直到某一天途茫,我不記得是在我家還是在他家碟嘴,甚至還是在我們畢業(yè)后租住的房子里,我終于把我的這個猜想實踐了一次囊卜,做了一盤耗油生菜娜扇。
先是焯水,通過回憶吃過的蠔油生菜的品相边败,我發(fā)現(xiàn)焯水真的必須時間很短很短袱衷。水開之后,生菜放進去笑窜,立刻關火致燥,生菜攪拌一下顏色一變就撈出擺盤。這樣才能保持那個爽脆感排截。
然后炒制調料嫌蚤,熱鍋倒油,接著放入大蒜断傲、耗油脱吱、生抽、糖认罩、鹽箱蝠,炒一會就關火,把醬汁澆到生菜上面垦垂。
這樣一做宦搬,光外表來看就已經跟飯館里的很像了,再一嘗劫拗,味道還真的八九不離十间校!我一下子成就感就爆棚了,開始崇拜起自己页慷。
我腦海里開始浮想聯(lián)翩憔足,想起看過的那些烹飪電視胁附,好多大廚嘗一口就能知道這個菜里放了什么東西,怎么做的滓彰,而我控妻,想不到竟然也有這樣的天分!
我開始沉浸在自我膨脹中無法自拔……但老公很適時地打斷了我的自我歪歪——他的反應沒有多熱烈找蜜,還冷靜挑出了一些這道菜的毛病饼暑。
沒錯稳析,往滾油里倒醬油洗做、耗油這種滋味你們嘗過就知道了,滾燙的油花四濺帶著恐怖的嚓嚓聲彰居,頓時就把我嚇得手忙腳亂诚纸,所以其實,這個醬汁還是有點焦味的……
然后第一次做陈惰,其實生菜燙得有些過了頭畦徘,沒那么脆……味道的平衡也差了那么一點。
事實證明抬闯,老公的挑剔是有資本的井辆,等后來他做,那口感就更加接近飯館的口味了溶握。
而我總結經驗杯缺,今后再做就得把醬汁先調好,然后就能一起倒進去睡榆,這樣就不會在油花四濺的恐怖當口還得手抖抖地往里倒東西了……至于味道的平衡萍肆,我們家常做法,那還得憑感覺——做出來的大概也還會好一陣壞一陣胀屿,沒準~
不過塘揣,無論如何,這道菜還是成了我家常常出現(xiàn)的民星菜肴宿崭,又好做又好吃亲铡,關鍵是我兒子都喜歡。多吃蔬菜身體棒葡兑!就是這個理兒奖蔓!
以上兩圖是我最近做的一次生菜,品相不是很好(我得努力提高拍攝技術)铁孵,但是難得味道不錯锭硼,又脆,咸甜的平衡也挺好蜕劝,滿意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