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讓我覺得很有意思的是作者首先描述了童年這一概念的起源芙扎,至少從前的我真的沒有考慮過童年這一概念的由來逐抑,這個概念仿佛就是與生俱來的,但是從書中的闡述中我認識到在西方文明中童年是一種社會產(chǎn)物浓体。古羅馬人將孩子的成長與羞恥聯(lián)系在一起挤悉,他們認為沒有高度發(fā)展的羞恥心垦沉,童年便可能不復存在煌抒。出于羞恥心,童年需要回避很多問題乡话。例如性摧玫、死亡耳奕、疾病等绑青,這些也被稱作秘密诬像,而秘密在作者看來是成人與兒童的重要界限。印刷術(shù)的到來闸婴,閱讀成為了分水嶺坏挠,有閱讀能力的成年人和沒有閱讀能力的兒童,未成人通過識字學習走進印刷世界通過教育來逐步了解“秘密”邪乍。
在作者看來降狠,電視侵蝕了童年和成年的分界線,電子媒體迅速平等的揭示了成人世界的全部內(nèi)容庇楞,使得羞恥的概念被沖淡了榜配,不再神秘。兒童沉浸于一個充滿神秘的世界吕晌,心中充滿神秘和敬畏的情感蛋褥,他們會了解這個世界,但是要通過成人分階段的教給他們將羞恥心轉(zhuǎn)化成一系列的道德規(guī)范睛驳。電視等電子媒介的出現(xiàn)讓信息使得信息無法控制烙心,家庭和學校失去了作為兒童成長的管教統(tǒng)治地位。
事實上我認為兒童成人化最令人擔憂的不只是童年純真的消逝乏沸,還有兒童在尚未真正成熟未加引導之下能夠輕易的獲取很多成人世界的知識從而做出的一系列不成熟的表現(xiàn)淫茵。如作者在書中舉的例子,兒童犯罪比例的上升蹬跃,15到17歲少女的生育率的上升這些都是童年消逝的證據(jù)匙瘪,童年的消逝,消逝的是成人與兒童的邊界蝶缀。
波茲曼的書寫于20世紀80年代辆苔,經(jīng)歷了三十多年的發(fā)展,互聯(lián)網(wǎng)已成為主流的媒介扼劈,而網(wǎng)絡的發(fā)展進一步侵蝕著兒童與成人的邊界驻啤。網(wǎng)絡世界信息傳播更加透明對于受眾群體的要求也更低,一個幾歲的孩子都能輕易的接觸到互聯(lián)網(wǎng)帶來的巨大信息荐吵,更為可怕的是骑冗,當今網(wǎng)絡有很多黑暗的角落,兒童在觀看這些時缺乏引導和一定的自我判斷就會引發(fā)兒童的模仿以及降低家長等權(quán)威信任先煎。
這本書讓我回憶起了我身邊的一些現(xiàn)象贼涩。我的小侄女,一個7歲的小女孩對父母說要買口紅薯蝎,原因是看到電視里有人的涂口紅覺得好看遥倦,當哥哥和嫂子告訴她小孩子不能涂口紅時她卻反駁說動畫里的小女孩都在涂口紅;讀小學的一個外甥女竟然收到了小男生給寫的情書,這些都真實存在我的身邊袒哥,我知道早戀這種現(xiàn)象的存在缩筛,但是早戀到小學真的有點難以理解,這些孩子被過早的接觸到這些成人知識真的好嗎堡称?很多孩子的舉動言語成人化其實更多的是一種模仿瞎抛,本身對很多概念還很模糊不成熟,對法律和道德的認識還不夠全面却紧。
這種兒童成人化在當今真的很難避免桐臊,這是一個時代的大環(huán)境,我認為我們能做的是盡可能的去平衡這種關(guān)系晓殊。家長提高意識断凶,正確引導,多帶孩子出去游玩巫俺,接觸孩子所應該接觸的游戲和世界懒浮,學校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孩子去面對這種早熟,普及更多相關(guān)的法律和道德方面的知識识藤。
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意識到兒童的成人化和成人的兒童化這一問題砚著,哪怕我們不能做出多大的改變,哪怕我們所能做的微乎其微痴昧,但至少我們不會再糊里糊涂中迷失稽穆。最后,愿每個孩子都能有一個無憂無慮純真快樂的童年赶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