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海說73:君子做事三要素
告子篇:迎之致敬以有禮,言將行其言也,則就之;禮貌未衰,言弗行也,則去之群凶。
孟子接二連三的接待友人學生钳恕,縱論古今,橫談時事翻斟,不亦樂乎逾礁。
在為別人咨詢問題的同時,也是對自己思想的加固访惜,孟子師從子思嘹履,子思是孔子的親孫子,也是儒家思想的堅定擁躉傳承者债热,孔子提出了“君子之道”一說砾嫉,他說“君子務本本立道生”,他說“君子周而不比窒篱,小人比而不周焕刮。”墙杯,把《易經(jīng)》里未能說明的君子特征列出了些許具體標準配并,儒家學者對這一理論無限推崇,到孟子這里更是做人處事“非君不可”高镐。
孟子對齊國著名學者淳于髡說了“君子顧全大局如孔子溉旋,貪圖一己私利是小人”,淳于髡心領會神的回去嫉髓。
今天是一位姓陳的孟子粉絲來求見观腊,帶來了另一個關于君子的問題邑闲,說君子都是清高的嗎?都是不喜權利的嗎梧油?君子到底在什么情況下才可以做官呢苫耸?
孔子一生對官位相當渴求,所到之國都去競爭人家的國務卿大臣儡陨,只是政績不佳未能久留褪子,直到六十歲才徹底對政治失去幻想,放下一切開始教學迄委,從此誕生了《論語》傳世之作褐筛。
孟子一生更是高官厚祿榮華富貴,比孔子順利多了叙身,簡直是平步青云,他來回答這些問題自然輕車熟路硫狞,信手拈來信轿。
原文:
陳子曰:“古之君子,何如則仕?”
孟子曰:“所就三,所去三。迎之致敬以有禮,言將行其言也,則就之;禮貌未衰,言弗行也,則去之残吩。其次,雖未行其言也,迎之致敬以有禮,則就之;禮貌衰,則去之财忽。其下,朝不食,夕不食,饑俄不能出門戶。君聞之曰:'吾大者不能行其道,又不能從其言也泣侮。使饑餓于我土地,吾恥之'即彪。周之,亦可受也,免死而已矣”
陳姓人士問:“古代的君子在什么情況下才去做官呢?”
孟子說:“有三種情況可以去做官,也有三種情況可以拒絕或辭職活尊。首先隶校,領導恭敬地迎接自己,行為也都符合禮節(jié),并且說要實行自己的主張,尊重自己的原則理念,那就可以去做官了;相反蛹锰,對人的恭敬心是有,但不讓你實行自己的主張,與你的事業(yè)價值觀不符深胳,那就可以拒絕或辭職了。其次,說行事主張我們要商量著來铜犬,不能你說了算舞终,但待人接物對人很恭敬,行為又都符合禮節(jié),說明有恭敬心,這也可以去做官;相反癣猾,如果有一天連起碼的尊重都沒有了敛劝,你趕緊辭職。最后纷宇,如果對方?jīng)]有安排你的生活夸盟,早晚兩頓飯都沒有安排照顧,生活都不來照應一下,領導知道了說:“我雖然不同意你的主張,沒有聽從你的建議,但讓你在我的地盤上挨受這種委屈,真是我的恥辱呐粘÷祝”這種人是有道義的转捕,不注意小節(jié)而已,可以幫助他一段時間唆垃,不可深交五芝,不宜長久留任,以免最后更加難堪辕万∈嗖剑”
這就是孟子的“君子做官三要素”。
這個觀點大家讀過《孟子》已經(jīng)不陌生了渐尿,幾乎提到最多的就是“禮儀”醉途,為什么孟子對禮儀如此強調?因為這是孔子偉大人倫觀“克己復禮修恭敬”的重視砖茸,孟子不僅贊同這一觀點隘擎,還加深了意義,孟子說禮節(jié)是通過特定格式表達恭敬心的最好方式凉夯,他遠遠大于禮物內(nèi)容货葬,這在前一篇《禮節(jié)大于禮物》已經(jīng)講透。
我們求職做事或者請人辦事都應知道劲够,尊重人是第一震桶,尊重人家的理念價值觀是第二,人情世故的情感關懷是第三征绎,做到這三點蹲姐,全力以赴配合沒問題。如果不尊重人人柿,你一切免談柴墩,多大官多少錢老子不伺候;價值觀不同可以溝通顷扩,誰對聽誰的拐邪,如果詆毀你的理想抱負,你就無需委曲求全隘截;禮尚往來人情世故不可過扎阶,有則是潤滑劑,適量而止婶芭,如果過于冷漠不講究东臀,那說明人也不會有什么情義,離開他也不可惜犀农。
前面孟子說忠誠不是誓死相守惰赋,而是兩相情悅的長相廝守。今天說合作,也不是一味迎合攀求赁濒,而是互相尊重轨奄,相互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