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笑來《通往財富自由之路》讀書筆記之十三:其實這個世界是有生命的
人類學家與心理學家們發(fā)現(xiàn):
如果一個概念在某個文化里并不存在嘿般,那么魂仍,這個概念標示物的“客觀存在”在那個文化里“主觀上并不存在”,即那個文化里的人對那個“客觀存在”無任何感知磁滚。反之佛吓,如果一個概念存在宵晚,即使這不是一個客觀存在,人們還是可以從主觀上感知得到维雇。
很多客觀上并不存在的事物淤刃,由于主觀上存在一個概念,于是就好像那東西“真實存在”一樣吱型。
比如逸贾,以前人們不知道物體燃燒是空氣里的氧氣起了主要作用,只是認為能夠燃燒的屋子里有一種看不見的東西津滞,叫“燃素”耕陷,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存在這個概念了。還有据沈,我們經(jīng)常會聽到某人說“上火”了哟沫,上什么火?自燃了锌介?這其實是我們能夠感知到一種事實上不存在的東西嗜诀,在西方文化中是不存在這個概念,也沒有這樣的實體孔祸。
李笑來因此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概念:
我們所生存的這個世界隆敢,并不只是冷冰冰的客觀存在。這個世界是有生命的崔慧,甚至可能是有靈魂的……你如何對待它拂蝎,它就如何對待你。并且惶室,它竟然可以做到這樣一個奇跡:它總是能夠向你證明你是對的温自,即使是在你事實上錯得離譜的情況下。
認可掌握了這個概念之前皇钞,你的世界好像對你全然無動于衷悼泌;在此之后,你的世界是鮮活的夹界,對你隨時有所反應馆里。神奇吧?可柿!沒什么奇怪的鸠踪,因為這是一個有生命、有靈魂的世界复斥。
法國作家薩克雷說過营密;“生活是一面鏡子,你對它永票,它就對你笑卵贱;你對它哭滥沫,它也對你哭侣集〖悖”
這個說法應用到人際關系上就是,你周圍的人對你的反應世分,其實是你在他們身上的投影编振。
李笑來舉了個例子,他的朋友金光年輕的時候出國當船員——這是一件苦活臭埋,兩年后回來踪央,從他嘴里就成了“周游世界的傳奇經(jīng)歷”。李笑來和羅永浩也注意到瓢阴,金光一路上都遇到好人的經(jīng)歷畅蹂。在一連幾次的聚會上,金光都能再講出另一個令人震驚的遇到好人的經(jīng)歷……
與此相反荣恐,李笑來和羅永浩還有另外一個朋友液斜,也出國打工,也是上了船周游世界叠穆,回來給他們講的卻是一路遇到了無數(shù)無法想象的壞人……此人和金光其實是一前一后少漆,走的其實是同一條航線呢!
什么樣的人硼被,生活在什么樣的世界示损。你若是好人,這世界就對你好一點嚷硫;你若是壞人检访,這世界就對你壞一點。這種現(xiàn)象其實就是“自證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的實現(xiàn)——人會不自覺的按已知的預言來行事仔掸,最終令預言發(fā)生烛谊。
自證預言其實很容易理解,當你有了一個先入為主的觀念以后嘉汰,在今后的行事中這個觀念會影響你的判斷丹禀、指引你的想法和行為。比如鞋怀,你家里丟了東西双泪,懷疑是鄰居老王偷的,這時候你
看老王是帶著批判密似、認為他“有罪”的眼光去看的焙矛,怎么看怎么像。
其實残腌,客觀存在的那個世界村斟,你是無論如何也無法改變的贫导,它只會自顧自地按照既定的規(guī)則運轉(zhuǎn)下去。而你自己的世界卻變得可以改變了蟆盹,只要你改變對待它的態(tài)度孩灯,你的世界就會馬上隨之改變。
利用這個概念和原理逾滥,我們在決定做一件事件的時候峰档,可以賦予這件事物重大意義,刷新自我的觀念寨昙,激活自身的新行動讥巡,以正念正行來適應這個事件完成之后的情形。如果你想將來成為一個實現(xiàn)財富自由的人舔哪,那么確定了具體的目標和方向后欢顷,剩下的就是讓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圍繞著這個目標行事,讓自己在言行上逐漸適應財富自由人的感覺捉蚤。
你希望活在什么樣的世界抬驴,那就先按照那個世界應有的規(guī)則去行動。自然而然你就會慢慢向那個世界靠攏外里,最終真的活在那個世界里怎爵。這其實就是一種實現(xiàn)“活在未來”的方法。
文章在最后提出了一個哲學性的問題:
你的世界里有哪些不美好的地方盅蝗?其中鳖链,有多少其實可能是你自己的選擇?
既然是自己的選擇墩莫,那么就可以調(diào)整芙委;運用心力去調(diào)整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并外化到行動上狂秦,這相應的得到這個世界的善待灌侣,不是嗎?
我們在生活中善待我們的世界裂问,世界就會給我們足夠的善待侧啼;寬容這個世界,這個世界就給我們足夠的寬容堪簿;若我們是個非常認真生活的人痊乾,我們的世界也會非常認真地對待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