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閱讀》是日本藤原和博的作品盐固。讀此書緣起于它的名字和封面上赫然印著的“風靡日本,暢銷10000000+”字樣闰挡,好奇如我,認真數(shù)了1后面的一串0溪北,本著“暢銷書自有其暢銷的道理”理念夺脾,開始快速翻頁。就我而言咧叭,觸動較大的是書中關于“幸福論”的探討。
書中提到了“成長社會”和“成熟社會”2個概念吉挣。作者認為婉弹,日本已由20世紀型的成長社會所象征的“千篇一律”的時代變了21世紀型的成熟社會所象征的“各不相同”的時代。
成長社會的幸福論
在成長社會镀赌,幸福論是模式化的,也就是大家都認為正確的“千篇一律”的幸福論喉钢。大致是這樣的:
乖乖聽爸爸媽媽和老師的話,只要當一個能夠“盡快地”“好好地”得出正確答案的“好孩子”幔戏,就可以進“好高中”或者是“好大學”税课。
只要能進“好大學”,我們就可以進入諸如上市公司或者有名企業(yè)之類的“好公司”伯复,或是當上公務員邢笙,有個鐵飯碗。只要我們能想辦法進入那些地方叮雳,少說也能當個部門的什么什么“長”妇汗,收入雖算不上很高,但月月準時到賬杨箭,年年呈一定幅度增長,所謂“旱澇保收”捣郊,只要你不攀比或追求奢侈生活慈参,基本也是吃穿不愁、生活寬裕驮配。
只要不發(fā)生什么太大的問題,我們就能一路工作到退休琐旁。退休工資月月有躯保,醫(yī)保社保來加持,一定程度上并不用擔心老無所依验懊、老無所養(yǎng)。
退休后义图,每天期待自己的兒女帶著孫子孫女來家里玩,但不久后誰都不來了娃承。因為兒女忙于工作怕篷,孫子孫女忙著學習和琳瑯滿目的興趣班。
這樣一來廊谓,為了排解寂寞我們可能會開始養(yǎng)寵物,應該會養(yǎng)成早晚帶著寵物去散步的習慣吧春弥。之后叠荠,就是享盡天年,壽終正寢榛鼎。
看完上述描述的圖景借帘,你是否覺得似曾相識呢?反正我是覺得好像就在說我周圍絕大部分人肺然,包括自己。
在成長社會中拾碌,只要跟著周圍的人一起追求普遍的幸福模式街望,70%的人不需要太注重自己的人生規(guī)劃都可以變得幸福。
當年灾前,相當有“個性”的那部分人,要被大眾承認估計就難了那么一丁點兒蔫敲,比如說,一個有表演才能但對學習毫無興趣且數(shù)學從不及格的孩子貌虾,大概率是考不上大學的裙犹,若家境一般無法提供好的支撐和平臺,那么這個孩子基本就與大眾眼中的“好”和“優(yōu)秀”無緣啦叶圃。
成熟社會的幸福論
在成熟社會中,每個“各不相同”的人必須自行以社會動向和自己的人生為鑒赫舒,確立屬于自己的幸福論闽瓢。
“幸福分為哪些種類?有幾個階段缺猛?”
“怎樣做才能獲得幸福椭符?”
“用錢買得來幸福嗎?”
“到底要有多少錢才能獲得幸福有咨?”
“如果不能用錢買幸福蒸健,還有什么手段能讓我們獲得幸福?”
“要獲得怎樣的地位才能變得幸福起來似忧?”又或者說,“幸福與地位和名譽是沒有關系的嗎淳衙?”
這些問題都需要自己去尋找。
在宗教發(fā)揮作用的社會箫攀,是由宗教創(chuàng)造故事,告訴我們何謂幸福埂材。而我們不信宗教汤求。但,人都需要信仰竖独,否則精神世界將是無盡的空虛和飄搖挤牛。我們可以通過閱讀和探索來形成屬于自己的信仰或是“幸福論”。
就我而言墓赴,可能還沒辦法準確判斷現(xiàn)所處的環(huán)境是否已進入成熟社會,亦或是還處于過渡期坦辟。但至少章办,我感受到了思想和文化的多元化,選擇的個性化挪蹭,以及曾經休偶,精神世界時不時的空虛和搖擺,“人活著的意義是什么踏兜?”“此生,值得计技?不值得山橄?”我反復地問自己……
到現(xiàn)在我也沒有答案,但隨著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睡雇,以及在現(xiàn)有條件下創(chuàng)造平臺不斷地去探索新的事物,“拓展生命的寬度”它抱,這種空虛和搖擺地時刻不知不覺變得越來越少,我想混移,我應該是變得更加幸福了吧侮穿。
想起連岳曾經的一篇推送,他說回铛,只要認真工作克锣,對家庭和家人有責任心……(具體是啥忘記了),普通人大概率也能幸福袭祟。我覺得他想表達的,應該是成功并不一定就是“功成名就”、“呼風喚雨”想鹰、“億萬富翁”药版,我們也可以去探尋其他幸福的摸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