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元宵節(jié)枫攀,都是在外婆家過的,是熱鬧喜慶的株茶。
我外婆家所在的灘頭大隊,有街上图焰、中房启盛、鴻門樓、上房技羔、程家坊五個自然村僵闯。這里的人們共同供奉一個祠堂,名叫“盧氏宗祠”藤滥,祠堂里供著三尊菩薩鳖粟。
每年元宵節(jié),隊上都有一場熱鬧:迎菩薩拙绊,便是將祠堂里的菩薩神像請出來向图,走街串巷泳秀,保佑來年一帆風(fēng)順。
為了這項盛事榄攀,在元宵節(jié)的前幾天嗜傅,每個村的話事人便會聚在祠堂,共同商議整個計劃檩赢,包括擬定誰來吹拉彈唱吕嘀、誰來敲鑼打鼓、誰來抬菩薩贞瞒、誰來舉牌匾偶房、誰來收禮金等等。
除了這些大事項军浆,每個村的話事人還會領(lǐng)到一定數(shù)量的彩旗棕洋,假如哪個小孩想在元宵節(jié)這天撐旗,家里的大人便要去和本村的話事人反映瘾敢,話事人便會給這個小孩發(fā)上一面彩旗拍冠。
所謂撐旗,便是把彩旗套在一根竹子的一頭簇抵,在元宵節(jié)這天庆杜,菩薩走到哪,便要撐著旗子跟在后面碟摆。因為新鮮又是好兆頭晃财,很多人家搶著去。我記得我小時候典蜕,每年都想去撐旗断盛,但我不是本隊的人,是沒有資格去的愉舔,所以只能在我的小伙伴玩累了的時候钢猛,接替下過過手癮。
請菩薩出迎轩缤,大約是很早的命迈。
爆竹聲中,鑼鼓喧天火的,兩個大約十三四歲的男孩分開兩邊壶愤,共同舉著紅色大橫幅走在最前面。后邊接著便是舉牌匾的馏鹤,一般是十六七歲的少年征椒。后面跟著的是舉大傘的。再后面便是三尊菩薩湃累,四個人抬一尊勃救,前后各兩人碍讨,旁邊跟著替補(bǔ)的,以備換班歇息剪芥。吹拉彈唱的垄开、敲鑼打鼓的便緊緊跟在菩薩旁邊。那些撐著彩旗的小孩走不過五分鐘税肪,便東一隊溉躲,西一堆,散了開去益兄。
龐大的隊伍會按照街上锻梳、中房、鴻門樓净捅、上房疑枯、程家坊的順序,路過每一家每一戶蛔六。愿意請菩薩落座的人家荆永,便會早早地在家門口擺上三對貼上了紅紙的板凳,板凳下通常會放一個臉盆和一把火鉗国章。家里面也會裝上一盤供物具钥,并點上香火和準(zhǔn)備好爆竹,菩薩在家門口落座的還要準(zhǔn)備紅包液兽,以示誠意骂删。
待一切準(zhǔn)備妥當(dāng),人們便不時在家門口等待或去村口張望四啰,互相打趣道:到哪了到哪了宁玫?
當(dāng)菩薩到了鄰里人家,收禮金和發(fā)餅的人便提前到了柑晒,他們會拿走供盤里的禮金并發(fā)放一定數(shù)量的餅來回敬欧瘪。只消這一眨眼的功夫,菩薩便到了匙赞。
待菩薩走近恋追,大人便將備好的爆竹點燃,噼里啪啦聲中罚屋,抬菩薩的大漢便將菩薩輕放在準(zhǔn)備好的板凳上。待菩薩坐定嗅绸,大人拉著小孩便拜脾猛,祈求平安多福。待這家爆竹快要響盡鱼鸠,幾個壯漢便又將菩薩抬去另一家猛拴,此時另一家的爆竹便響了起來羹铅,如此綿綿不絕。便在這時愉昆,這家人便將菩薩坐過的板凳放倒职员,意味著福到了。
迎到上房村時跛溉,便到了中午焊切,抬菩薩的、敲鑼打鼓的這些大人便在定好的地方吃上幾碗熱面芳室,稍作歇息专肪,其他小孩子便回家吃飯。待約定的時間一到堪侯,便又繼續(xù)前行嚎尤,大約要到五點鐘才能走完五個村,最后回到祠堂伍宦。
這個時候的祠堂是熱鬧的芽死,每個參與的人都按功領(lǐng)賞,抬菩薩的次洼、敲鑼打鼓的等干大事的人領(lǐng)到的東西自然多一些关贵,有餅、煙或者其他生活用品滓玖。撐旗的小孩子則要靠彩旗去換餅坪哄,通常是一面旗換八個餅。
當(dāng)喧囂散去势篡,夜色已上墻頭翩肌,再往后,便只依稀地傳來飯桌上的歡聲笑語禁悠。
而明日念祭,又各自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