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象形文字之美,品中華文化史詩——記中國礦業(yè)大學夢啟支教團象形字課程
7月24日上午10時推捐,中國礦業(yè)大學夢啟支教團在貴州省金沙縣第九小學(金沙縣彩虹小學)開展象形字課程关筒,該課程意在使孩子們了解漢字發(fā)展演變的歷史牍白,欣賞象形文字的美首有,感受中華文化史詩的魅力。該課程由夢啟支教團成員李洋講授伍茄,夢啟一班全體成員參加栋盹。
首先,李洋老師向孩子們講解漢字的起源——結繩說敷矫,正如古語所言:“古者無文字例获,其有約誓之事,事大大結其繩曹仗,事小小結其繩”榨汤。李洋老師結合圖文,向孩子們展示“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的漢字發(fā)展演變過程怎茫。其中收壕,張梓涵同學驚奇地發(fā)現:“漢字是先在甲骨上書寫妓灌,然后在青銅器、鐵器上書寫蜜宪,接著再在紙張上書寫”虫埂。老師肯定并表揚張梓涵同學的說法。
接著圃验,李洋老師展示“人”象形字的形狀掉伏,鼓勵孩子們思考猜想這是什么字,引出對象形字的解釋:“象形文字是指純粹利用圖形來使用的文字澳窑,而這些文字又與所代表的東西斧散,在形狀上很相像,是最早產生的文字摊聋〖瑁”李洋老師帶領孩子們進行“象形字大闖關”,向孩子們展示“天”麻裁、“魚”箍镜、“山”等象形字,鼓勵孩子們通過仔細觀察字形特征等辨認出象形字悲立÷拐“象形字大闖關”游戲激起孩子們的好奇心和興趣,通過李洋老師的正確引導薪夕,這些象形字都被孩子們一一辨認出,課堂氛圍十分活躍赫悄。接下來原献,李洋老師展示一副“日月山河”象形字畫,并鼓勵孩子們運用本節(jié)課學習到的象形字知識埂淮,創(chuàng)作一幅獨一無二的象形字畫姑隅。最后,李洋老師強調:“用心感受身邊的漢字倔撞,用心感受中華文字的魅力吧讲仰!”
通過本次課程,孩子們不僅了解到漢字的起源及發(fā)展演變過程痪蝇,也體會到象形字的獨特魅力鄙陡,更促進孩子們對中華文化的認可,增強孩子們的文化自信和愛國之情躏啰。
作者:余功和
攝影:張奕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