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建東
青山庵,是一個小山村的名字蝌衔,因一座古老的庵堂而得名榛泛,坐落在群山環(huán)抱的南山腹地塔石鄉(xiāng)井上村境內(nèi)。樸的村名噩斟,讓人產(chǎn)生無限遐想曹锨。
一個小山村,怎么會延用尼姑庵的村名剃允?這里會有怎樣的傳奇故事沛简?趁著周末齐鲤,我和青山庵的朋友福賢一起,一路登坡爬坎椒楣,前往這個小山村给郊。
一?
福賢是青山庵長大的山里娃,大山給了他純樸捧灰、憨厚的秉性淆九。然而,綿綿群山?jīng)]有阻擋著他向往山外的腳步毛俏。
早在十多年前吩屹,他就走出大山,在金華創(chuàng)業(yè)拧抖,后來又輾轉(zhuǎn)到江蘇徐州煤搜,一路風雨,一路艱辛唧席,在商海中跌打滾爬擦盾,且小有業(yè)績。而今在金西開發(fā)區(qū)創(chuàng)辦來料加工基地淌哟,也算是在山外站住了腳迹卢。
隨著國家惠民政策的實施,居住在高山上不通公路的村莊徒仓,都將異地搬遷腐碱,讓山民實現(xiàn)下山脫貧,青山庵也在搬遷之列掉弛。
于是乎症见,我想趁這個小山村沒有搬下山之前,前往做一次探訪殃饿,也算是對這個小山村作最后的懷想谋作。
福賢是我的好兄弟,雖然居住山外多年了乎芳,在青山庵老家的房子早已破敗不堪遵蚜,但他聽說我想上青山庵走走時,欣然表示奈惑,要全程陪同我前往吭净。
青山庵是井上村的一個自然村,距井上村還有兩三里山路肴甸。
早在二十多年前寂殉,福賢還居住在山里時,我曾經(jīng)騎著自行車到過青山庵雷滋。當年不撑,我從龍游縣境內(nèi)騎自行車進山文兢,到達上陽村后晤斩,用肩背著自行車焕檬,爬了十多里山路,硬是把這個“鐵家伙”扛進了井上村澳泵。
令人想不到的時实愚,自行車在山里根本用不上,到井上村的山路兔辅,幾乎沒有一段是平坦的腊敲,清一色全是步步登高的石階。
當?shù)厝顺鲂形Γ仓挥袘{借一雙大腳板丈量大地碰辅。由于山里人長期習慣于登坡爬坎,造就了他們走路重板落地的習性介时,以至于山里人到山外走路没宾,照例有重心前傾的姿態(tài)。
由于生活的需求沸柔,山里所需的貨物循衰,都要從山外挑進去,山里所產(chǎn)的農(nóng)副產(chǎn)品褐澎,也要靠人工挑出山会钝,由此還產(chǎn)生了一種行業(yè):擔反腳。
擔反腳的人工三,靠一個肩膀和一雙大腳板迁酸,為店家或商鋪充當馱夫,也幫村民挑些大豆俭正、包谷以及杉木毛竹之類胁出,從中賺取勞務費。從事這種行當?shù)亩紊螅际悄贻p力壯全蝶,并很是勤勞的人,一般偷奸怂峦鳎滑之輩抑淫,根本吃不了這種苦。
當年姥闪,我把自行車存放在井上村后始苇,爬坡過坎登上青山庵。這個僻靜的小山村物產(chǎn)豐富筐喳,村民生活自給自足催式,所有人都有一種安逸自得的感覺函喉。
雖然人口不多,但村里設置了碾米荣月、碾粉的機械管呵,除了油鹽醬醋等生活必須品之外,山民都能自產(chǎn)自足哺窄。在改革開放初期捐下,這樣富足的生活,著實令人羨慕萌业。
二
井上村很大坷襟,有一千多人口。但由于不通公路生年,離村莊最近的公路也要爬十多里山路婴程,以至于這個一千多人口的大村竟沒有一輛自行車。自行車進不了井上村抱婉,更扛不上青山庵档叔。
當年添谊,井上人也有自行車搬泥,但他們把自行車寄放在離村十多里路的山坑村,每每要出行索赏,就爬十多里山路到山坑侵贵,再騎車去塔石或湯溪届搁。
這種日子,山外人也許無法想像窍育,老一輩飽受無路之苦的山民卡睦,或許習慣了這種生活,但年輕一代對修路的渴望年甚一年漱抓。
進出井上村的路表锻,是一條逐層登高的石階梯臺路。漫長的十里山路乞娄,對村里人來說瞬逊,無疑是一種煉獄般的磨勵。而青山庵比井上村的位置更高仪或,通往青山庵只有一條一腳板寬的羊腸小道确镊。
我們很難想像,在經(jīng)年的歲月中范删,青山庵人是靠什么樣的一種信念蕾域,堅守在山頂,延續(xù)著生命的年輪到旦?
也許在計劃經(jīng)濟年代旨巷,山區(qū)獨有的物產(chǎn)巨缘,讓山里人產(chǎn)生自足和驕傲,物質(zhì)匱乏年代采呐,吃飽穿暖若锁,應該是人的最基本需求懈万。
青山庵人就是依賴著山林田地帶來的豐富物產(chǎn)拴清,才把這個小山村當作世外桃源靶病,世世代代延續(xù)下來会通。他們安逸于自給自足的生活,把一方小天地比喻為山中“小蘭溪”裳涛。每每提及“小蘭溪”的雅號鹃彻,井上乃至青山庵人都是一臉的自豪蛛株。
后來欢摄,隨著國家惠民政策的普及,農(nóng)村公路村村通工程得以實施,井上村終于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通上了公路东涡,山民從此結(jié)束了“擔反腳”的日子凸舵,他們與外界的聯(lián)系和交往也頻繁起來。
山外的世界很精彩薯鼠,公路打開了山民的另一個窗口,他們迎接了更多的現(xiàn)代信息暇仲,從而讓山村更加接近現(xiàn)代生活。自行車、摩托車佑颇、小轎車,一輛一輛接著擁進了井上村移袍。
而地處高山之巔的青山庵觅够,因村小人少,地勢高峻巷嚣,至今依然未能通上公路喘先,村民們還得忍受肩挑背扛的日子。因而涂籽,青山庵村還保持著清幽苹祟、僻靜的生活環(huán)境砸抛,民風純厚评雌,古樸依舊。
改革開放近四十來了直焙,青山庵和山外世界相比景东,似乎成了被遺忘的角落,依然沉寂在群山環(huán)抱當中奔誓。
三
我們把汽車開到井上村后斤吐,徒步上山。這次青山庵之行厨喂,我也是有備而往和措,穿著平底鞋,除了手機和相機之外蜕煌,一切輕裝上陣派阱,以減輕爬山的勞累。
從青山庵到井上村斜纪,全是一路婉延贫母、拾階而上的羊腸小道。走在林木叢中的山道上盒刚,斜陽從茂密的竹林隙縫間鉆下來腺劣,在山徑上投下斑駁陸離的色彩因块,人穿行其中橘原,頗有些曲徑通幽的感覺。
青山庵雖然同屬井上村趾断,但離井上村還要翻過一道山崗,通往青山庵的路就是從農(nóng)田邊延伸到山頂上的一條小徑歼冰。
而且越往山上路就越窄靡狞,靠近山沿的路也就一腳板寬隔嫡,腳下便是幾十米高的山崖。就是這樣狹窄的山徑腮恩,還是山民為了上山勞作從巖石邊開劈出來的梢杭。
我們想像不到秸滴,這在個山旮旯里武契,竟然也會居住著一群山民荡含。當年咒唆,或為了躲避戰(zhàn)亂,或為了耕種裹腹释液,青山庵的先祖幾百年前從福建遷居于此全释,把青山庵修建得嚴然是方外世界,過著“采菊東蘺下误债,悠然見南山”的生活浸船,這種與世無爭的生活狀態(tài),更是一種灑脫寝蹈。
時值陰歷五月李命,兩旁的農(nóng)田已經(jīng)蓄水待耕。我們從山腳邊緩緩向山頂移動箫老,兩側(cè)茂密的山林濃蔭覆蓋封字,延伸的樹枝垂垂倒在路的上方,小徑就如同一條天然的通道槽惫,行人得貓著腰才能鉆過周叮。
經(jīng)過一座石拱橋之后,上山的路便陡了起來界斜,沿路而上的石階都是從巖石上雕琢而成仿耽,山路九曲十八彎,水蛇腰般扭動著身子向山頂延伸各薇。
從山腳下的雜木林到半山腰的翠竹林项贺,翻過一道山崗之后君躺,我們的眼前豁然開朗起來:竹林掩映的山岙間,顯現(xiàn)著一排泥墻瓦房开缎,這就是青山庵村棕叫。
站在村口,看著青山環(huán)抱奕删、翠竹掩映的小山村俺泣,幾間泥墻瓦房,錯落在高低不平的山岙中完残。僻靜伏钠、安祥之中,多少給人有些落沒的寂廖谨设。
走進村子熟掂,我們碰不到一個村民,也聽不到雞鳴犬吠之聲扎拣,整個村子顯得過于孤寂赴肚。就連村口的小路上,都長滿了青草二蓝,一看就是少有人跡踐踏的緣由誉券。
現(xiàn)在的青山庵村,總?cè)丝诓贿^三十來人侣夷,但由于年輕人都在山外打工謀生横朋,留守在村中的只有四五個年紀七八十歲的老人。
這些老人或因腿腳不便百拓,或因不適宜山外面的生活,終于成了山村的最后守望者晰甚。子女們都到山外謀生了衙传,留守的老人們生活,就顯得單調(diào)而簡樸厕九。
他們除了一日三餐之外蓖捶,更多的時候就是坐在門檻邊,目睹著飛進飛出的山雀扁远,以及東山的日出和西坡的夕陽俊鱼。
四
青山庵村不大,但村莊四周環(huán)抱著群山畅买,山上到處是搖弋的翠竹并闲,從山中流淌而出的清泉,從家家戶戶門前經(jīng)過谷羞,整個村莊猶如世外桃源般僻靜溜徙。
村中的房屋犀填,基本上都是土木結(jié)構(gòu)蠢壹,因為不通公路图贸,外面的鋼筋水泥磚塊運不進來,村民們就地取材求妹,用山腳邊的黃土壘擁成墻佳窑,房屋基腳則采用當?shù)氐那嗍r砌,這也讓簡陋的房子有了牢固的基礎神凑。
在村口處,我們見到一幢水泥鋼筋結(jié)構(gòu)的三層小洋樓溉委,房主名叫福泉,是一位在外闖蕩多年的能人瓣喊。
二十年前,他用在山外賺來的錢洪橘,硬是靠人工搬運,把一塊塊磚瓦和一根根鋼筋熄求,抬進了青山庵。在沒有公路運輸?shù)臈l件下弟晚,在山頂上修筑一幢小洋樓逾苫,這在當時無疑是一個奇跡。
由于村里人都在外面謀生铅搓,我們在青山庵轉(zhuǎn)了好多圈,竟沒碰到一個村民狸吞。許多農(nóng)舍的門前指煎,都已經(jīng)是芳草凄凄便斥,一片綠蔭,足見人跡荒蕪像街。
在一間破敗的泥墻瓦房前,福賢告訴我镰绎,這就是青山庵,里面曾經(jīng)也有尼姑居住畴栖。后來八千,因為時局變遷,庵堂里的尼姑就不知去向了恋捆,空留下這間泥瓦房,孤寂落沒地呆在深山之中沸停。
據(jù)說,青山庵建于雍正年間瘟滨,庵堂的房梁上,也寫有雍正年間建造的字樣室奏,只可惜,庵堂鐵鎖把門,我們無緣入內(nèi)得見昌简。
我站在昔日的庵堂門前,目睹著古老而陳舊的泥墻纯赎,看斑駁的陽光碎片投射在烏黑的木板門上,無法想像青山庵曾經(jīng)過有的香火縈繞的鼎盛與風光念恍。
在這間遠離凡間的空門之中六剥,有多少善男信女疗疟,為了心中的一種寄托和希望,不惜攀爬幾十里山路前來進香策彤,這種信念的支撐足以讓人感動。
惑許店诗,這就是信仰的力量音榜,是一種深藏內(nèi)心的動力,支撐著人們不惜爬山涉水頂禮膜拜赠叼。
而今,庵堂猶在梅割,尼姑何尋?整個青山庵也已處在荒涼空寂之中户辞。只有偶爾從空中飛過的山雀,留下幾聲青翠的鳥鳴刃榨,才會給這個小山村增添一絲生氣。
在村后的拐彎處枢希,有一處二十多平方米的平臺朱沃,這兒是青山庵人的曬谷坪。昔日農(nóng)忙時節(jié)逗物,人們把剛收割回的稻谷、玉米翎卓、大豆,搬到坪上翻曬失暴,一塊坪就足夠供給全村人使用微饥。
而今古戴,整個曬谷坪已長滿了茅草和荊棘,荒漠和空廖允瞧,充斥在每一個角落。唯有四周蒼翠的竹林痹升,仍堅定地圍護在曬谷坪邊,守護著這一方江南稻米文化中特有的圣地疼蛾。
五
經(jīng)過福賢的引見,我們終于在一戶人家找到了居住于此的村民察郁。主人名叫樟明,子女都在山外謀生了转唉,因為家有八十多歲的老母要照顧,夫妻倆不得不留守在家中赠法。
樟明家住著四五間泥瓦房,盡管房屋簡陋砖织,但主人收拾的非常整潔,門口還種著梔子花侧纯、桂花和各式不知名的藤蔓。
梔子花開的正旺眶熬,清香飄蕩在空中,似乎有一種甜美的味道晾浴。主人用山泉沖泡的清茶,帶著獨特的香味,喝在口中抖棘,細細品味狸涌,余香不止最岗。
在我們坐著喝茶之際帕胆,男主人在廚房張羅著中午的伙食懒豹,小筍燉肉的香味從廚房一直飄到中堂驯用,讓我們食誘不已。
女主人不善言辭蝴乔,坐在門檻上收拾著一種不知名的野草,聽說是一種中藥薇正,可以治療結(jié)石之類的病癥。后來得知挖腰,在山中,花花草草都是寶物猴仑,只要識貨,隨便上山一拔断国,就是一大摞中藥材。
所以稳衬,山里人很少上醫(yī)院配藥坐漏,偶有傷風感冒薄疚,大多抓一把野草街夭,用水煎了服用躏筏,第二天就能見效。不像我們,一聲咳嗽猖辫,就得花個四五百元。
看來砚殿,居住在山里,對無欲無爭的人來說辛萍,也不失為一種明智的選擇羡藐。
也許山里難的有外人進來,男主人很是好客传睹,中午吃飯時,拿出了珍藏五六年的野果浸泡的米酒睛藻。就著山里獨有的野菜,喝著農(nóng)家自釀的米酒店印,別有一番滋味。
席間倒慧,男主人談興正濃,談論最多的話題炫贤,便是打聽什么時候可以搬遷下山付秕,畢竟沒有路太不方便了。
原本井上村建起了居家養(yǎng)老中心询吴,年滿八十的老人猛计,可以免費就餐奉瘤,但他的老母親已經(jīng)八十多了勾拉,因為到井上要爬二三里山路,甚是不便苛秕,也不安全找默,只好作罷吼驶,老人也就享受不到這一惠民福利。
這時蟹演,一直坐在邊上不說話的老母親也開口了,她說骡技,你們是山外人羞反,見識的多,認識的人也多昼窗,能不能幫忙打聽一下,什么時候可以讓他們也搬到山外居住澄惊,結(jié)束這種原始人的生活。
她說肛搬,她居住在青山庵一輩子了毕贼,年輕時,還會走到山外看看帅刀,近幾年來,年紀大了扣溺,走山路不便,就再也沒下過山了腹纳,如果能早日搬遷下山,或許能讓自己再看看山外的世界嘲恍。
下山脫貧,整村搬遷佃牛,這是政府正在極力推崇的事,塔石許多地質(zhì)災害村象缀、危房改造村都在實施異地搬遷爷速。
之前我也向相關(guān)部門打聽過,說青山庵已經(jīng)列入異地搬遷名單序列惫东。聽了肯定的話,主人一家都很開心颓遏,他們也許期盼了很久废封,實現(xiàn)下山居住,即將圓夢今朝漂洋。
六
雖然已是正午時分,門口的陽光正烈演训,但山里卻絲毫沒有躁熱的感覺。與我此次同行的井上村友人逢亭兄說样悟,青山庵比井上村地勢高庭猩,綠化植被好,更顯清涼震糖,夏天幾乎不用電風扇,晚上還得蓋被子趴腋。
炎炎酷暑论咏,當山外人無處躲避炎熱侵襲時颁井,青山庵人卻獨享著這份涼爽,這里難道不正是避暑的好地方嗎雅宾?
離開青山庵時,小橋流水依舊单寂,蒼松翠竹依舊吐辙,面對這個不久的將來就要異地搬遷的小山村蘸劈,我還是有些不舍和留戀。行走在下山的山路上贤惯,我想起了盛唐詩人孟浩然的《過故人莊》:
故人具雞黍棒掠,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烟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雾袱,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毒坛,還來就菊花。
青山庵美麗的山村風光和平靜的田園生活煎殷,不正是孟浩然所描寫的場景嗎?這個即將消失的小山村腿箩,留給我們更多的是古樸鄉(xiāng)村生活的留戀與懷想豪直。
要想富,先筑路度秘。飽受無路之苦的青山庵人顶伞,得知政府將推行下山脫貧的喜訊后饵撑,個個都心存期待,盼望著惠民政策的早日實施唆貌。
故土家園不管如何清幽僻靜,總有著與世隔絕的味道锨咙。青山庵的年輕一代紛紛走出大山酪刀,在山外尋找發(fā)展空間了,對于今后的小山村來說眼滤,搬遷下山是必然的選擇诅需,山下的路或許更寬更長荧库。
以后,青山庵人仍會帶著子女场刑,回到這個祖祖輩輩居住過的地方牵现,回憶一下曾經(jīng)有過的艱難歲月屎勘,這也許是對生活的一種回味,更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丑慎。
我們期待著瓤摧,青山庵人也同樣期待著腻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