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四大名著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21四大名著</title>
</head>
<body>
<h1>中國四大名著</h1>
<ul>
<li>
<h3><img src="images/水滸傳.jpg">《水滸傳》</h3>
<p>作者:施耐庵(1296年—1370年)矾兜,《水滸傳》的作者究竟是誰具有爭議,目前最廣泛認可的說法認為作者是施耐庵礁竞。歷史上還有其它幾種觀點,包括了羅貫中說靖苇,施惠說席噩,郭勛托名說,宋人說等贤壁。
介紹:《水滸傳》的故事源起于北宋宣和年間悼枢,出現(xiàn)了話本《大宋宣和遺事》描述了宋江、吳加亮(吳用)脾拆、晁蓋等36人起義造反的故事馒索,成為《水滸傳》的藍本。
金圣嘆所評“第五才子書”《水滸》
金圣嘆所評“第五才子書”《水滸》
《水滸傳》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用古白話文寫成的歌頌農(nóng)民起義的長篇章回體版塊結(jié)構(gòu)小說名船,以宋江領(lǐng)導的起義軍為主要題材绰上,通過一系列梁山英雄反抗壓迫、英勇斗爭的生動故事渠驼,暴露了北宋末年統(tǒng)治階級的腐朽和殘暴蜈块,揭露了當時尖銳對立的社會矛盾和“官逼民反”的殘酷現(xiàn)實。
由于《水滸傳》版本眾多迷扇,流傳甚廣百揭,其中也出現(xiàn)不同的故事,可大體分為“文簡事繁本”和“文繁事簡本”兩個系統(tǒng)蜓席,“文繁事簡本”較為細致器一,也流傳最廣,主要分為七十回本(無聚義后情節(jié))厨内,一百回本(招安后祈秕,有征遼、征方臘等情節(jié))和一百二十回本(在一百回本基礎(chǔ)上增加征田虎雏胃、征王慶情節(jié))请毛。其中一百二十回本也被稱為《水滸全傳》 ,是水滸故事最完整的一個本丑掺。</p>
</li>
</ul>
<ul>
<li>
<h3><img src="images/西游記.jpg">《西游記》</h3>
<p>作者:吳承恩(1501年-1582年)获印,字汝忠述雾,號射陽山人街州。中國明代杰出的小說家。他生于一個由學官淪落為商人的家族玻孟,家境清貧唆缴。吳承恩自幼聰明過人,《淮安府志》載他“性敏而多慧黍翎,博極群書面徽,為文下筆立成。”但他科考不利趟紊,至中年才補上“歲貢生”氮双,后流寓南京,長期靠賣文補貼家用霎匈。晚年因家貧出任長興縣丞戴差,由于看不慣官場的黑暗,不久憤而辭官铛嘱,貧老以終暖释。
西游記
西游記
《西游記》作者也存在一定爭議,但目前普遍認為作者為吳承恩墨吓。
介紹:西游記以民間傳說的唐僧取經(jīng)的故事和有關(guān)話本及雜勄蜇啊(元末明初楊訥作)基礎(chǔ)上創(chuàng)作而成。
《西游記》前七回敘述孫悟空出世帖烘,有大鬧天宮等故事亮曹。此后寫孫悟空隨唐僧西天取經(jīng),沿途除妖降魔秘症、戰(zhàn)勝困難的故事乾忱。書中唐僧、孫悟空历极、豬八戒窄瘟、沙僧等形象刻畫生動,規(guī)模宏大趟卸,結(jié)構(gòu)完整蹄葱,并且《西游記》富有濃厚的佛教色彩,其隱含意義非常深遠锄列,眾說紛紜图云,見仁見智×谟剩可以從佛竣况、道、俗等多個角度欣賞筒严,是中國古典小說中偉大的浪漫主義文學作品丹泉。
《西游記》在明代剛出現(xiàn)時曾被列為禁書,因為書中充滿了崇佛抑道的思想鸭蛙,與當時的明朝皇帝所信奉的道教思想有沖突摹恨。</p>
</li>
</ul>
<ul>
<li>
<h3><img src="images/三國演義.jpg">《三國演義》</h3>
<p>三國人物圖集(張硯鈞 作)
三國人物圖集(張硯鈞 作)(17張)
全名:《三國志通俗演義》
作者:羅貫中( 約1330年—約1400年),名本娶视、才本晒哄,字貫中睁宰,號湖海散人。元末明初作家寝凌,戲曲家柒傻。羅貫中生于元末社會動亂之時,有自己的政治理想较木,不茍同于流俗诅愚,曾參與反元的起義斗爭。明朝建立之后劫映,專心致力于文學創(chuàng)作违孝。著有小說《隋唐兩朝志傳》《殘?zhí)莆宕费萘x》《三遂平妖傳》《粉妝樓》《三國演義》,施耐庵合著《水滸傳》泳赋,另著有劇本《趙太祖龍虎風云會》《忠正孝子連環(huán)諫》《三平章死哭蜚虎子》雌桑。
介紹:《三國演義》是綜合民間傳說和戲曲、話本祖今,結(jié)合陳壽的《三國志》校坑、范曄《后漢書》、元代《三國志平話》千诬、和裴松之注的史料耍目,以及作者個人對社會人生的體悟?qū)懗伞,F(xiàn)所見刊本以明嘉靖本最早徐绑,分24卷邪驮,240則。清初毛宗崗父子又做了一些修改傲茄,并成為現(xiàn)在最常見的120回本毅访。
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小說。
《三國演義》故事開始黃巾兵起義盘榨,結(jié)束于司馬氏滅吳開晉喻粹,以描寫戰(zhàn)爭為主,反映了魏草巡、蜀漢守呜、吳三個政治集團之間的政治和軍事斗爭,展現(xiàn)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一百年的歷史風云山憨,并成功塑造了一批叱咤風云的英雄人物查乒。
</p>
</li>
</ul>
<ul>
<li>
<h3><img src="images/紅樓夢.jpg">《紅樓夢》</h3>
<p>原名:《石頭記》《金陵十二釵》《風月寶鑒》等
紅樓夢
紅樓夢
作者:曹雪芹(約1715-約1763),名沾萍歉,字夢阮侣颂,號雪芹,又號芹溪枪孩、芹圃。清代小說家、詩人蔑舞、畫家拒担。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寧織造府親歷了一段錦衣紈绔、富貴風流的生活攻询。至雍正六年(1728)从撼,曹家因虧空獲罪被抄家,曹雪芹隨家人遷回北京老宅钧栖。后又移居北京西郊低零,靠賣字畫和朋友救濟為生。曹雪芹素性放達拯杠,愛好廣泛掏婶,對金石、詩書潭陪、繪畫雄妥、園林、中醫(yī)依溯、織補老厌、工藝、飲食等均有所研究黎炉。他以堅韌不拔的毅力枝秤,歷經(jīng)多年艱辛,終于創(chuàng)作出極具思想性慷嗜、藝術(shù)性的偉大作品——《紅樓夢》宿百。
高鶚(1758年—約1815年),字云士洪添,號秋甫垦页,別號蘭墅、行一干奢、紅樓外史痊焊。中國古典小說《紅樓夢》出版史、傳播史上首個刻印本忿峻、全璧本——程高本的兩位主要編輯者薄啥、整理者、出版者之一逛尚,清代漢軍鑲黃旗內(nèi)務府人垄惧,籍貫沈陽三臺子,亦自署鐵嶺高鶚绰寞、奉天高鶚到逊,其先世清初即寓居北京铣口。
高鶚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中舉,乾隆六十年(1795年)進士及第觉壶,歷官內(nèi)閣中書脑题、漢軍中書、內(nèi)閣典籍铜靶、內(nèi)閣侍讀叔遂、江南道監(jiān)察御史、刑科給事中等職争剿。有《月小山房遺稿》《硯香詞·簏存草》等作品傳世已艰。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至五十七年(1792年),高鶚應友人程偉元之邀協(xié)助編輯蚕苇、整理哩掺、出版《紅樓夢》程甲本、程乙本捆蜀。自胡適作考證疮丛,紅學界長期認為《紅樓夢》后四十回系高鶚續(xù)成。進入21世紀辆它,這一說法遭到越來越強烈的批判誊薄。2007年始,人民文學出版社新版全本《紅樓夢》停止使用“高鶚著”“高鶚續(xù)”等字樣锰茉,更新為“無名氏續(xù)呢蔫,程偉元、高鶚整理”飒筑,標志著“高鶚續(xù)書說”發(fā)生動搖片吊。紅學家俞平伯臨終遺言:“程偉元、高鶚是保全《紅樓夢》的协屡,有功俏脊!”中國紅學會會長張慶善指出:“高鶚不應該是《紅樓夢》續(xù)作者,他應該是《紅樓夢》最后出版的整理者……《紅樓夢》能夠流傳肤晓,高鶚是第一功臣爷贫。”
紅樓夢人物(張硯鈞 作)
紅樓夢人物(張硯鈞 作)(15張)
介紹:《紅樓夢》是一部章回體長篇小說补憾。早期僅有前八十回抄本流傳漫萄,八十回后部分未完成且原稿佚失。原名《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盈匾。程偉元邀請高鶚協(xié)同整理出版百二十回全本腾务,定名《紅樓夢》。亦有版本作《金玉緣》削饵。
《紅樓夢》講述的是發(fā)生在一個虛構(gòu)朝代的封建大家庭中的人事物岩瘦,其中以賈寶玉未巫、林黛玉、薛寶釵三個人之間的感情糾葛為主線通過對一些日常事件的描述體現(xiàn)了在賈府的大觀園中以金陵十二釵為主體的眾女子的愛恨情愁担钮。而在這同時又從賈府由富貴堂皇走向沒落衰敗的次線反映了一個大家族的沒落歷程和這個看似華麗的家族的丑陋的內(nèi)在橱赠。
《紅樓夢》還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長篇小說尤仍,以上層貴族社會為中心箫津,極其真實地,生動地描寫了十八世紀上半葉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全部生活宰啦。充分運用了書法苏遥,繪畫,詩詞赡模,歌賦田炭,音樂等各類文學藝術(shù)的一切優(yōu)秀傳統(tǒng)手法,展示了一部社會人生悲劇漓柑。
《紅樓夢》在思想內(nèi)容和藝術(shù)技巧方面的卓越成就教硫,不僅在國內(nèi)成為"中國小說文學難以征服的頂峰"。而且在國際上也受到許多國家學者的重視和研究辆布。更是成立了中國紅學會以深入了解《紅樓夢》瞬矩。
</p>
</li>
</ul>
</body>
</html>
image.png
- 效果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