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記得第一次去分水嶺時抵乓,還很懵懂。雖然之前偶爾會有騎行經(jīng)歷靶衍,但也只有過一次長距離經(jīng)驗灾炭,即國慶長假騎行周至老縣城來回400公里,平時也無非就是上下班代步而已颅眶。
印象中那是初秋的某個周末蜈出,幾個同事相約郊游,沿著G210國道從西安市區(qū)一路向南來到秦嶺山下涛酗,卻見到豐哉≡口聚集了一大幫騎友,五花八門的各類自行車應(yīng)接不暇商叹,一問才知道燕刻,是來挑戰(zhàn)分水嶺的。當(dāng)時的我剖笙,并不知道騎行分水嶺所代表的意義卵洗,只是猜想這么多人去的地方,一定很有趣弥咪。我們這個小團隊原本就無目的过蹂,略一商量便決定跟隨大部隊,一探究竟聚至。
當(dāng)時的我只有一輛自己親手組裝的山地菜車酷勺,其他小伙伴多半是差不多檔次的車,但其中一個女同事的車是老款的捷安特全鋼車架的代步車扳躬,人也不是經(jīng)常鍛煉的主脆诉,顯然她想騎上去是異想天開了勋功。不到1公里就開始推車步行,大約走到3公里處库说,我們便放棄了狂鞋。殊不知,我們離終點還十分遙遠(yuǎn)潜的。
于是骚揍,我的第一次分水嶺之行,就如此莫名其妙的開始和結(jié)束了啰挪。
回來后信不,一直對那個地方念念不忘,很想知道這條路線到底有多大的魅力亡呵,吸引如此多的騎友慕名前去抽活。上網(wǎng)一查,才明白這個地方原來如此有名锰什,被稱為陜西騎行者考駕照的必去路線下硕。原因就是難度太高,高到什么程度呢汁胆,可以看這張海拔圖梭姓。
這條路線全長大約33公里誉尖,海拔最低處豐裕口431米铸题,最高處分水嶺2024米铡恕,終點就是G210國道翻越秦嶺的最高點,整體拔高大約1600米丢间。如果你對這些數(shù)據(jù)沒什么概念探熔,那大家一般都聽說過自行車環(huán)法比賽吧,環(huán)法爬坡賽道被分為了下面幾個難度等級:
4級爬坡(最輕松):少于2公里的長度配約5%的平均坡度千劈;5公里的長度配2~3%的平均坡度祭刚。
3級爬坡:長度可能短至1英里(約1.6公里),但是坡度達到10%墙牌;長度達到6英里(約9.6公里),平均坡度在5%以下暗甥。
2級爬坡:5公里的長度配8%的平均坡度喜滨;15公里的長度配4%的平均坡度。
1級爬坡:8公里的長度配8%的平均坡度撤防;20公里的長度配5%的平均坡度虽风。
HC級爬坡(法語hors catégorie的縮寫,意為“級別之外”,表示特別艱難的爬升):可能是10公里以上的爬坡配起碼7.5%的平均坡度辜膝;連續(xù)25公里都是6%甚至更陡的平均坡度无牵。
行者APP專門邀請過A.S.O.賽道專家為分水嶺爬坡賽段進行坡度評級,法國賽道專家為分水嶺爬坡賽段的難度給出了明確的定義:HC級厂抖!也就是最高難度等級茎毁。目前該路段大眾選手中最快記錄是1小時34分鐘。
了解情況后忱辅,我就對此念念不忘七蜘,覺得不去一次,枉為騎行者墙懂,于是和另一個同事LC相約真正的去挑戰(zhàn)一次橡卤,時間就定在了2015年元旦假期。
LC是公司的運動健將损搬,當(dāng)年是個體能超好的歌者碧库,卻當(dāng)了個英文翻譯。曾經(jīng)有一次一同騎行一天超過180KM后巧勤,又緊接著踢了一場足球賽谈为,然后再去通宵喝酒唱歌,被我奉為超人附體踢关。唱歌也絕對是大眾選手中的一流水平伞鲫,擅長飆高音的搖滾歌曲,《死了都要愛》曾是KTV必點曲目签舞,似乎這些天賦和他的少數(shù)民族血統(tǒng)有關(guān)吧秕脓。可如今幾年儒搭,身體和嗓子都被煙酒掏空吠架,走了下坡路。而當(dāng)時的我搂鲫,還只是個剛減肥成功耐力不錯的小胖子而已傍药。
果然,整個過程我拼死拼活魂仍,尤其最后4公里拐辽,我?guī)缀趺?0分鐘就需要停下來休息一次。LC卻騎個小輪車擦酌,輕松寫意的陪著我登頂俱诸。完全不是一個檔次的選手,現(xiàn)在想想赊舶,他當(dāng)時應(yīng)該很無聊吧睁搭。雖然過程很虐赶诊,但至少上去了,并且一步未走园骆,無論如何算是拿到了駕照舔痪,開開心心回家去。
距離我上次通過考驗巍耗,不知不覺過去了兩年多。這兩年一直堅持跑步和健身渐排,我的體質(zhì)相比之前有了很大的進步炬太,但是自行車卻荒廢了許多,新買的公路車驯耻,估計只有500KM的行程亲族,大多數(shù)時間成了墻上的裝飾品。這段時間不時會想起當(dāng)初踏上分水嶺的成就感可缚,琢磨著近期應(yīng)該再重走一遍分水路霎迫,一是不要忘記騎行的感受,二是檢測一下身體素質(zhì)的提高對騎車水平大概會帶來多大的影響帘靡。
早在九月份就開始和朋友王師傅策劃分水嶺之行知给,無奈當(dāng)時備戰(zhàn)北馬,全心撲在跑步訓(xùn)練上描姚,之后的整個10月份涩赢,西安又一直陰雨綿綿。終于在11月初確認(rèn)了天氣轩勘,定下了11月5日這一天上山筒扒。
10-20度多云的日子,是個爬坡的好天氣绊寻,10點從山下出發(fā)花墩。
此次我的硬件軟件都已經(jīng)大大升級,車子是某寶的組裝碳架碳刀公路車(沒錯澄步,我就是喜歡走某寶路線冰蘑,連我家裝修建材都是某寶貨),還背了一個水袋包灌了兩瓶佳得樂驮俗。
按照每半小時休息5分鐘懂缕,每一小時休息10分鐘并吃個士力架的節(jié)奏,穩(wěn)步前進王凑。王師傅最近缺乏訓(xùn)練搪柑,明顯到后半段有些體力不支,所以這次換成了我守護別人索烹。
快到雞窩子工碾,休息了一段較長的時間后,最后也是最難的5公里距離百姓,為了檢驗我的能力渊额,無恥的甩開了我的搭檔,獨自按照我的節(jié)奏毫不停留的爬升而去垒拢,最終5公里耗時40分鐘旬迹,結(jié)果喜人,關(guān)鍵是登頂后仍覺得自己還有余地求类。
在石碑處排隊照相奔垦,等到王師傅后稍作調(diào)整便開始下山。
這輛公路車應(yīng)該不到10公斤尸疆,比山地車輕了很多椿猎,本次共耗時3小時15分鐘,成績比當(dāng)年有了一個質(zhì)的飛躍寿弱,尤其是體能的增長在坡度最陡的路段得到了驗證犯眠,不過這應(yīng)該還不是我最好的成績。
相對來說症革,該坡段公路車比山地車更輕更快筐咧,但下山的時候卻很遭罪了,長時間保持重心靠前的騎行姿勢噪矛,導(dǎo)致我的脖子劇痛無比量蕊。而在過減速帶時的高速震動,也讓我的手疼的快捏不住車把摩疑,想想還是山地車下坡的時候舒服危融。
如今我已經(jīng)在策劃下個月來一次真正的成績測試,確認(rèn)一下我最快究竟能達到什么樣的水準(zhǔn)雷袋。當(dāng)然比起金字塔頂尖的那些大神吉殃,我的差距不是一點半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