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nèi)經(jīng)》對肝的描述是“肝者,將軍之官浸踩,謀慮出焉”叔汁。再推演到生命體上,也存在一個類似“肝”的將軍的角色检碗,它的作用是謀慮据块。那這里謀慮的內(nèi)容是什么呢?這里可以分開解讀折剃,“慮”的是生命體的需要和生克關系瑰钮,“謀”的是如何趨利避害,并且滿足需要微驶。
所以從謀慮的角度來評估生命體的時候浪谴,就知道生命體自己會不斷的去為自己而謀慮,考慮其面對的生克關系以及自身的需要因苹,并且要考慮如何來趨利避害苟耻,并且滿足需要。這樣在這里就有很重要的問題扶檐,也就是生命體如何能夠更好的來謀慮呢凶杖?因為很多時候生命體自身所以為的需要,并不一定是真正的需要款筑,它所面對的生克關系智蝠,也不一定就是表面的生克關系。
比方說從生克關系來評估的時候奈梳,老子有一段話很深刻杈湾,是“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攘须,熟知其極漆撞,其無正也”。也就是說福禍本身不是絕對的于宙,看似是禍的可能潛藏著福的機會浮驳,看似是福的也可能有禍事。同樣生克關系也是這樣捞魁,表面的生并不一定是真的生至会,表面的克也不一定是真的克,兩者是有可能相互轉化的谱俭,最根本的還是取決于生命體自己的認知奉件。這也是能斷金剛中“空性”的奧秘所在宵蛀,萬事萬物具有無限潛能,不存在一個客觀的好或壞擺在那里瓶蚂。
再比方從需求來評估生命體的時候,表面的需求下可能還潛藏著更深層次的需求宣吱。所以在評估的時候就是要能夠從表面看到深層的需要窃这。
在合理的判斷了生克關系以及需求之后,也就知道要如何來趨利避害征候,以及滿足自身的需求了杭攻。
對于生克關系,所有的事物的發(fā)生疤坝,不管對我們是生還是克的關系兆解,其實都是為了幫助生命體更好的自我完善。所以就不存在絕對的好或壞跑揉,而是要問這些事物的發(fā)生對我們有什么樣的指示锅睛?當我們能夠從中去解讀到宇宙給我們的指引時,那的確所有事物的發(fā)生就都是好事了历谍。生命體就在自我完善的過程中不斷茁壯生長现拒。
對于需求,滿足需求的方法就不是向外界去索取望侈,而是通過不斷往外給予的方式印蔬,讓宇宙以因果的方式來滿足我們自身的需求。
通過這樣的解讀脱衙,就再次把“將軍”對于生克關系和需求的謀慮侥猬,聯(lián)系到了“空性”和“因果”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