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看似非常努力憎妙,不斷的切換各種工作壶唤,你以為他真正高效利用了時間嗎稳诚?其實他已經浪費了一半的生命而不自知杨拐。
我看到朋友圈很多人喜歡曬自己如何努力工作和敬,一張清單上列滿了密密麻麻的各種任務目標,甚至有人能一個小時做好幾件完全不同的事戏阅。
但是我們身邊卻總有一種人,表面上看不怎么“努力”啤它,但是在關鍵時刻奕筐,卻總是會在不經意間就化解各種難題,“輕松”游刃于工作與生活之間变骡。
那些把自己的時間安排的滿滿的人离赫,他們初衷或許是為了最高效率的利用時間,但殊不知這種工作方式其實已經犯下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塌碌。
致命錯誤是什么呢渊胸?這個問題先擱一擱,我們先來看看人類的大腦是如何工作的台妆。
我們的大腦有兩種思考方式:一種很慢翎猛,被稱為“顯意識”,也就是大多數情況下接剩,你認為的你自己切厘;另一種很快,被稱為“潛意識”懊缺,大多數情況下你都覺察不到它的存在疫稿,當你突然出現直覺判斷的時候,通常都是它給你的一個判斷。
也就是說遗座,潛意識會幫助我們思考問題舀凛,而且據說它思考的速度幾乎是我們的二十倍。比如途蒋,我們在做夢的時候其實就是我們的潛意識活動猛遍,夢境中過去二十分鐘,現實里才過去一分鐘碎绎,原因就是我們潛意識的計算速度大大高于我們的顯意識螃壤。
拿計算機來舉例,我們的大腦就像一臺電腦筋帖,它的cpu是雙核的奸晴,一個“核”計算速度慢,但是很有邏輯日麸,這個核就是通常情況下的我們自己寄啼;另一個“核”計算速度超級快,但是邏輯性不強代箭,這個核就是指我們的潛意識墩划。
當我們有意識去思考的時候,比如老板問你一個問題嗡综,這個時候你就會開動你的顯意識去計算問題乙帮,既然要計算,當然就要去“長期工作記憶”里去調用相關的模塊了极景,而因為短期工作記憶的容量有限察净,所以一次最多只能調用四個模塊。
你的腦海里有多少個模塊盼樟?多的浩如煙海氢卡。如果你的記憶模塊比較小,數量就更多了晨缴,這個時候译秦,你顯意識面對如大海般浩瀚的記憶模塊,很可能絞盡腦汁想了幾個小時這個問題击碗,都沒有檢索到相關的記憶模塊筑悴。
但是,過了幾天稍途,當初冥思苦想半天都想不出的答案雷猪,在一個不經意地下午,你正悠閑地喝著咖啡聽著音樂呢晰房,突然腦海中靈光一閃求摇,就這么無緣無故的想到了問題的關鍵所在射沟,再進一步一思索,整個問題就豁然開朗了与境。
你可能猜到了验夯,原因就是我們剛剛說的潛意識幫了你大忙。挨了批評后的這幾天摔刁,你真的沒有再去思考這個問題嗎挥转?
表面上看也許真沒有,你照常吃飯睡覺共屈,照常工作娛樂绑谣,再也沒有刻意花時間在當初那個讓你糾結的問題上了。你以為你永遠也想不出來了拗引,你也以為你真的放棄解決這個問題了借宵。
但是,你的潛意識卻沒有矾削,它可能一直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壤玫,用你覺察不到的方式,持續(xù)地幫你檢索與那個問題有關的記憶模塊哼凯。直到有一天欲间,它找到了那個最關鍵的記憶模塊,然后它就立刻把那個記憶模塊一下子丟進你的顯意識里断部,于是就出現了剛才的一幕猎贴,在一個不經意地下午,當你還在悠閑地喝著咖啡蝴光,聽著音樂嘱能,腦海里突然靈光乍現,一個現成的答案就憑空出現了虱疏。
所謂的靈感,其實就是這么一回事苏携。要想讓我們的靈感來的更頻繁做瞪,就得高效利用我們的潛意識來幫我們工作。
那么怎么做才算高效利用了潛意識呢右冻?根據我自己的親身實踐装蓬,我總結了以下三個步驟:
第一步:種下一顆問題種子。
在正式開始一項需要創(chuàng)意的工作之前纱扭,我們不妨先預習一下它的內容牍帚,預習并不能讓你獲知問題答案,但是能讓你熟知問題無法貫通的點在哪里乳蛾,你只要知道哪里是你想的通的暗赶,哪里是你想不通的就行了鄙币。
其實我們每個人在獲取新知識的時候,從你探知到這些新知識時起蹂随,事實上你就種下了一顆種子十嘿,可能從此以后,你再也沒去想它岳锁,但是一旦遇到合適的養(yǎng)分绩衷,也就是那些能觸發(fā)你聯想到種子的事物,它會偷偷的在你的潛意識里不斷的生長激率,直到有一天等你頓悟的時候咳燕,它才從潛意識里面破土而出,出現在你的顯意識里乒躺。
舉個大家最熟悉的例子招盲,小時候讀書的時候啊,語文老師總是這樣教導我們聪蘸,卷子發(fā)下來之后宪肖,先翻到最后一頁,把作文題目認真讀一遍健爬,再去從第一題開始做控乾,這樣等你做到最后作文題的時候,說不定你的靈感就會瞬間涌現出來娜遵。其實蜕衡,當你的顯意識在做前面的題目的時候,你的潛意識已經在思考那個被種在你心里的作文題了设拟。
我們小時候背的唐詩也是這樣慨仿,當時覺得每一句話都是不明覺厲的,但是一旦有一天我們遇到了千百年前詩人們遇到過的相似情景纳胧,也許你就會突然頓悟了那句在你心里塵封已久的詩句镰吆,就像穿越時空一樣與當時的詩人心意相通。
這種美妙的頓悟其實就是“種子的力量”跑慕,它落地就能生根万皿,見風就能生長,一旦等它枝繁葉茂核行,它就變成你完全不認識的樣子了牢硅。
種子大家都會種,但是種的是深還是淺就需要下功夫了芝雪。種種子的時候减余,有兩個關鍵點需要格外注意:
一是,種種子時惩系,你的大腦要進入到心理學上的“心流”狀態(tài)才行位岔;因為每一次深入思考如筛,都會有一個熱身期,如果熱身期還沒過赃承,你就匆忙結束妙黍,那么你的種子實際上就種的淺了。
“心流”狀態(tài)實際上就是你的顯意識與潛意識合二為一瞧剖,共同思考問題的狀態(tài)拭嫁,進入到這種狀態(tài),你才算真正把種子種進了你的大腦深處抓于。
二是做粤,種種子時,必須要給自己一個壓力捉撮,這樣才能逼迫你的潛意識最高效率的去為你工作怕品。
壓力可以是時間上的限制,也可以是虛榮心的渴望巾遭,必須要讓你的潛意識明白肉康,這個任務很迫切,很重要灼舍。
做到了以上兩點吼和,你才算是種下了一顆很深的種子,而且還為它澆灌了“壓力之水”骑素。
第二步:醞釀一段時間炫乓。
種下了種子之后,我們就必須立刻放下跟這項任務有關的所有思考献丑,開始醞釀“種子”了末捣。
醞釀“種子”的過程,就像一個后臺運行的程序创橄,表面上你看不到它箩做,但其實它正大量占用著你的cpu(潛意識)資源。
這個時候妥畏,很多焦慮的人邦邦,覺得潛意識醞釀它,但我自己不能浪費時間咖熟,得立馬開始去干別的工作。
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qū)柳畔,如果你去干別的工作馍管,剛剛那個正在醞釀的種子就像一個隱藏進程一樣,會時不時的跳出來提醒一下你薪韩。
這樣不僅會打亂你顯意識的正常工作确沸,無法讓你的大腦發(fā)揮出最大的效能捌锭,更槽的是你目前的工作如果很費腦子的話,它會讓你的潛意識從種子醞釀任務中抽身而出罗捎,去幫助你思考這個眼前的新工作观谦,如果這樣豈不是等于沒有醞釀了。
正確的做法是豁状,醞釀過程中,盡量不去做費腦子的事倒得,讓你的潛意識飛一會兒泻红。不去做費腦子的工作,那去干嘛呢霞掺?你可以去喝咖啡谊路,吃飯,聊天菩彬,看電影甚至一個人去健身都行,你的目的就是不要去打擾那個醞釀的過程。
醞釀的時間是多久呢客税?一般的任務不用很長時間系草,幾個小時到一兩天即可,除非你是想寫《三體》那種規(guī)模宏大的小說矿卑,不然再長就不劃算了喉恋。
第三步:重啟任務進程。
醞釀的時間也差不多了母廷,即使靈感沒有自發(fā)涌現轻黑,你也得重新啟動那個未完成的任務進程了。
要想讓你的大腦長時間處于滿負荷運轉的“心流”狀態(tài)琴昆,就必須讓自己長時間處在不受外界干擾的狀態(tài)氓鄙。
比如你剛剛連續(xù)寫了2個小時的文案,腦子里與之相關的知識全部都處在活躍狀態(tài)业舍,也就是說你的長期工作記憶里與這些知識對應的神經網絡都被激活了抖拦,要達到這種“心流”狀態(tài)一般需要十分鐘以上的專注熱身時間。
如果一旦這種狀態(tài)被打斷舷暮,比如接到爸媽一個電話态罪,想要再恢復剛剛的狀態(tài),浪費的時間不僅僅是十分鐘下面,也許壓根你就再也沉不進去了复颈。
所以要想讓自己的顯意識與潛意識,長時間專注于一件事沥割,就必須騰出大段且不受打擾的時間耗啦,去獨處凿菩,去忘我的沉浸其中。
在思考的時候還有一點需要強調帜讲,一個道理靈光一閃衅谷,想通了,光這樣還遠遠不行似将。你必須要重復剛剛思考的過程获黔,你每思考一次就是讓電流重新走一遍原來的網絡路徑,走的次數多了玩郊,你的神經細胞也就長在了一起肢执,甚至你每走一次都會發(fā)現一個新的“岔路口”,這樣你的思考就更深入了一層译红。
這個時候你的靈感就是你每次重走思考路徑時预茄,不經意間發(fā)現的那個“岔路口”,這種靈感產生的密度之高侦厚,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清晰感知到的耻陕。
以上就是我高效利用潛意識的方法論,在不增加你記憶模塊的前提下刨沦,讓你最大限度的使用自己已有的知識诗宣。
第一步:種下問題種子——在遍歷問題詳情的前提下,專注到“心流”狀態(tài)想诅,才能把種子種進大腦深處召庞;還有,必須要給自己一個壓力来破,讓你的潛意識明白篮灼,這個任務很迫切,很重要徘禁。
第二步:醞釀一段時間——醞釀過程中诅诱,盡量不去做費腦子的事,讓你的潛意識飛一會兒送朱。
第三步:重啟任務進程——創(chuàng)造大段的獨處時間娘荡,讓你的大腦長時間處于滿負荷運轉的狀態(tài);還有驶沼,必須要重復思考的過程炮沐,每走一次你可能都會發(fā)現一個新的“岔路口”。
其實我每次寫文案都是這樣一個過程回怜。決定要寫什么了大年,我就會思考好一個初步框架(種種子),然后我就去該健身健身、該看電影看電影去了(醞釀過程)鲜戒,通常是第二天(時間壓力),我就會焚香禁欲抹凳、沐浴更衣開始一大段獨處的寫作期(“心流”狀態(tài))遏餐。
事實上,這樣做確實是比上來就寫文字赢底,要流暢的多失都,寫作期間靈感如泉涌,文章仿佛不是你寫的幸冻,而是像“天才”一樣妙手偶得的粹庞。這個方法可以運用到幾乎所有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上。
相信我洽损,你也可以像“天才”一樣靈感乍現庞溜。
我是大錘,
你負責秒懂碑定,我負責錘煉
帶你用理工科思維看世界
讀完這篇文章流码,你有沒有靈感乍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