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首》016
秋登蘭山寄張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斥季,隱者自怡悅训桶。①
相望試登高累驮,心飛逐鳥滅。②
愁因薄暮起舵揭,興是清秋發(fā)谤专。③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午绳。④
天邊樹若薺置侍,江畔洲如月。⑤
何當載酒來箱叁,共醉重陽節(jié)墅垮。⑥
作者簡介
孟浩然惕医,名浩耕漱,字浩然,以字行抬伺。
多次進京應試螟够,多次落第,在王維(一說李白或張說)的幫助下面見唐玄宗峡钓,卻因一句“不才明主棄”徹底被唐玄宗放棄妓笙,從此過上了漫游隱居的生活,寄情山水之間能岩,成為唐朝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寞宫,和王維合稱“王孟”。
他也是李白的第一偶像拉鹃,李白曾專門為他作《贈孟浩然》一詩辈赋,開頭就寫道“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膏燕,堪稱追星族的模板钥屈,又有《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一詩,是中小學生必背篇目坝辫,國民度非常廣篷就。
一生白衣的孟浩然直到晚年才做了張九齡的從事,然不久便因病辭歸近忙,三年后友人王昌齡過襄陽竭业,兩人相約飲酒,卻因縱情宴飲及舍,引發(fā)背上毒瘡未辆,因病逝世。
題解
詩題又作《九月九日峴山及張子容》击纬,也作《秋登萬山寄張文儃》鼎姐。三個詩題三座山,孟浩然登的到底是哪座山呢?
蘭山:江蘇常州炕桨、山東沂州饭尝、四川資州等地都有蘭山,四川敘州有石門山献宫,也稱蘭山钥平,但是,孟浩然都沒去過姊途。
峴山:在襄陽以南涉瘾,孟浩然久居襄陽,不當不知捷兰。
萬山:在襄陽西北立叛,又名方山、蔓山贡茅、漢皋山秘蛇。
詩中云“北山”,所以題中蘭山顶考、峴山應該都是訛誤赁还,真正所在地應為萬山。
又驹沿,題中“張五”是誰艘策?
有人說張五就是張子容,但張子容在家行八渊季,稱張五不合適朋蔫,且孟浩然為張子容作詩很多,都稱之為“張八子容”梭域,有《晚春臥疾寄張八子容》斑举、《永嘉上浦館逢張八子容》等。
另說張五之張諲病涨,推斷理由是張諲與王維是好朋友富玷,王維曾為他作《戲贈張五弟諲三首》,可見張諲行五既穆,被王維稱作張五(弟)赎懦,而孟浩然與王維是好朋友,所以孟浩然與張諲也有聯(lián)系幻工。但并無其他佐證励两。
張五到底是誰,這不重要囊颅。
注釋
① 隱者:孟浩然自稱当悔。
② 登高:古代九月九有登高風俗傅瞻,寄托對遠方親朋好友的思念。
③ 興:興致盲憎;發(fā):激發(fā)
④ 沙行:在沙灘上行走嗅骄;渡頭:渡口。
⑤ 薺菜:一種野菜饼疙;洲:一作“舟”溺森。
⑥ 何當:何時。
賞析
這首詩寫重陽節(jié)登高懷友窑眯,眾所周知在重陽節(jié)這天登高宴飲屏积,懷念遠方的親人朋友,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非常重要而且有格調的習俗磅甩,詩詞史上也不乏描寫重陽節(jié)的佳作炊林,像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李清照的《醉花陰》更胖、還有我朝太祖的《采桑子·重陽》铛铁。
孟浩然這首重陽詩隔显,非常精妙地選取了薄暮這一時間點來抒發(fā)情感却妨,為什么呢?因為夕陽西下括眠,正是讓人斷腸的時刻彪标。
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起頭兩句是化用了近代陶弘景《答詔問山中何所有》詩句:“山中何所有掷豺?嶺上多白云捞烟。只可自怡悅,不堪持寄君当船√饣”同時,也借此點明了作者當時的心情“自怡悅”德频,以及登高的原因——懷友苍息。
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因思念而登山壹置,因登山而相望竞思,但是再高的山上相望,又怎可能望得見遠方的友人呢钞护?這句詩表明了詩人對張五急切的思念之情盖喷,有多急切呢,他說我雖然望不見你难咕,但我的心已經隨著大雁课梳,飛向了你距辆。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fā):從清晨到日暮望了好久好久暮刃,也沒有望到友人挑格,連大雁也已飛遠,心頭不禁升起了一股憂愁沾歪,這該死的落日捌!還好灾搏,清秋的山色能帶給我一絲安慰挫望,激發(fā)了我的詩興。愁與薄暮狂窑、興與清秋媳板,都是因果關系,若只有薄暮之愁泉哈,就顯得平淡了蛉幸,若只有清秋之興……明明是思念友人,你卻只知道興丛晦,是不是太沒良心了奕纫。有愁也有興,正是詩人的浪漫情懷烫沙。
時見歸村人匹层,沙行渡頭歇:當愁與興相融,那就一發(fā)不可收拾了锌蓄,眼中看到的一切升筏,都能讓人感到憂愁,又都能讓人詩興大發(fā)瘸爽,這不您访,在夕陽渡口,詩人看到急于歸家團聚的農人剪决,就愈發(fā)引起了他心中對朋友的思念和憂愁灵汪。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再向更遠處眺望昼捍,一直看到天邊识虚,那天邊的大樹啊,就如同細小的薺菜一般妒茬,那片沙洲担锤,在薄暮時分,似乎也蒙上了一層薄薄的月色乍钻。若洲作舟肛循,也能解釋铭腕,江畔停靠著的一葉孤舟多糠,不正如天上那一彎月亮嗎累舷?但初九是上弦月,月亮已經漸漸豐滿夹孔,且上弦月通常只能在半夜看見被盈,據詩中寫薄暮,似乎不大吻合搭伤。
這兩句詩也化用了隋朝詩人薛道衡《敬酬楊仆射山齋獨坐》中的句子:“遙原樹若薺只怎,遠水舟如葉”。
以上四句詩怜俐,是整首詩的精華身堡,不論寫人亦或寫景,詩人都沒有刻意地去描寫人物或景色拍鲤,而是用最樸素卻精練的語言贴谎,看似隨意而就,卻讓人打心底能體會到自然與人物的和諧靜謐季稳。這也符合孟浩然一貫的詩風擅这,你看他寫“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也是這般绞幌。
何當載酒來蕾哟,共醉重陽節(jié):好嘛,有薄暮之愁莲蜘、有清秋之興,俯瞰江畔帘营,歸人悠然票渠、沙洲如月,遙望天際芬迄,樹木如薺问顷,望友人卻望不見,像隨雁而去禀梳,大雁去了自己卻還在遠望杜窄,失望至極的詩人終于發(fā)出了最后的感嘆,什么時候我們才能一起在重陽節(jié)這天算途,把酒言歡塞耕?
這是失望的嘆息,也是對將來相見的希冀嘴瓤,詩人與友人張五的真摯情誼扫外,就在這情與景的交織中莉钙,躍然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