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網(wǎng)上看到一個故事贸诚,說的是一對夫妻結(jié)婚后,妻子發(fā)現(xiàn)丈夫遇到所有的問題都會找他的媽媽解決厕吉,妻子和婆婆發(fā)生任何矛盾酱固,丈夫不論原因永遠站在婆婆這邊,更別問“如果妻子和媽媽同時掉進水里头朱,會先救哪個”這種千古懸問了运悲。因為他的答案肯定是媽媽。多次之后髓窜,妻子終于發(fā)現(xiàn)了自己永遠也取代不了他媽媽的位置扇苞,自己永遠是一個外人,他和他媽才是真正的擁有親密關系的兩個人寄纵。
這樣的情況并不在少數(shù)鳖敷,中國的家庭模式最終都可以概括為一種:一個無處安放焦慮的媽媽,一個永遠缺席的爸爸程拭,以及一個失控的孩子定踱。上面的案例只是千千萬萬家庭中的一個小小的縮影罷了。
對于這類“什么事兒都以媽媽為主恃鞋,媽媽說什么都是對崖媚,什么都挺媽媽的話亦歉,什么都以媽媽為中心”的男人,社會上用一種新名詞稱呼他們——“媽寶男”畅哑。
“媽寶男”是怎么產(chǎn)生的肴楷?
1、在中國的家庭教育中父親的缺位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曾經(jīng)做過一份調(diào)查荠呐,在被問到“心情不好時赛蔫,誰最能理解、安慰你”時泥张,只有10.0%的少年兒童選擇了父親呵恢;在被問到“空閑時間,你和誰在一起的時間最長”時媚创,只有6.9%的人選擇了父親渗钉;在被問到“誰最尊重你,讓你感到很自信”時钞钙,只有15.5%的人選擇了父親鳄橘。
記得奇葩說上也有一集講單身媽媽的話題,羅振宇曾反問“你以為有丈夫的妻子在家里難道不是單身媽媽嗎歇竟?”這里也反映出在中國家庭中挥唠,爸爸形象的缺失十分明顯,在養(yǎng)育孩子過程中爸爸常郴酪椋“隱形”宝磨。
曾有人開玩笑說為什么都用“父愛如山”來形容爸爸的愛,是因為你需要父親時盅安,爸爸們都如山一樣杵在那兒一動不動唤锉。雖然不能一概而論,但這的確是一個常見現(xiàn)象别瞭,父親角色的缺位或許因為工作窿祥,經(jīng)濟壓力等外在原因,抑或因為夫妻感情問題蝙寨,家庭問題等內(nèi)部原因晒衩。
這種情況下,父親的缺失從而形成母子相依為命墙歪,于是母親也就成了“假性”單親媽媽听系。與父親將焦慮投向工作不同,母親會把自己所有的注意力和精力都傾注到孩子身上虹菲,讓兒子扮演或替代父親的角色靠胜,造成沒有邊界的、過分的、令人窒息的愛浪漠,同時對兒子的占有欲和控制欲可能變得非常強陕习,等同于母親在和兒子戀愛,會讓孩子難以形成健全的獨立人格址愿。
另一方面兒子成為媽媽“替代丈夫”的孩子该镣,必須要要承擔起母親對父親的情感需要,內(nèi)心不堪重負必盖,在心理學上稱之為“被吞沒”創(chuàng)傷拌牲。這種創(chuàng)傷會影響兒子成年后對親密關系的恐懼,情感越來越封閉歌粥,因為一打開心扉就會讓他感受到童年的沉重情感。還有些孩子若在這過程中學會了討好哄騙母親拍埠,會對母親產(chǎn)生極度的依賴性失驶,這也成為了現(xiàn)在的“媽寶男”,過度依賴母親枣购,而冷落妻子嬉探。
2、父親的缺位棉圈,對母親的過度依賴涩堤,使得戀母情結(jié)未得到有效處理。
“俄狄浦斯情結(jié)”分瘾,又稱戀母情結(jié)胎围,指出兒童在3-6歲的時期,正處于性心理發(fā)展的性器期(phallicstage德召。他們對于“異性”家長的性欲望(sexualwishes)白魂,及對“同性”家長的仇恨和恐懼的一種復雜情結(jié)(Auchincloss&Samberg, 2012)。但這種性欲望會隨著個體的發(fā)展而轉(zhuǎn)化上岗。兒子會逐漸把父親當做精神和理想的認同對象(Auchincloss&Samberg, 2012)福荸。并且對母親的強烈的性渴望會被個體拋棄,并升華為對母親的一種普遍意義上的愛肴掷。(朱迪斯·巴特勒認為敬锐,這個過程在人對于自身的性別認同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嬰兒在約6個月的時候,開始發(fā)展出關于“他人”的概念呆瞻,特別是母親作為一個分離而又必要的人台夺,當母親離開時,就會產(chǎn)生焦慮的情緒栋烤。到了0-2歲谒养,嬰兒的早期階段是母嬰一體的關系。到了3歲以后,孩子更需要父親的角色出現(xiàn)买窟,幫助他們社會化同時過渡對母親的性欲望丰泊。如果這個時期父親缺位,會使得母子分離變得困難始绍,很多孩子即使到了青春期甚至成年了瞳购,還是跟母親處于共生關系里,自我未得到分化亏推。
通常我們都認為“媽寶男”與母親的關系如此緊密学赛,是因為母親對他全然的愛。然而事實可能正相反吞杭,這些母親不一定具備愛的能力盏浇,正是因為嬰幼兒時期缺少母愛,所以執(zhí)著于母愛芽狗,長大后發(fā)現(xiàn)可以通過聽母親的話得到關注绢掰,于是對母親言聽計從。在“被吞沒”的創(chuàng)傷背后是更嚴重的“被拋棄”創(chuàng)傷童擎,這也是一切恐懼的源頭滴劲。
3、巨嬰媽媽培養(yǎng)出巨嬰寶寶
對于“媽寶男”現(xiàn)象顾复,心理學家武志紅曾提出“巨嬰心理”的概念班挖。
什么是巨嬰心理?
巨嬰心理指的是心理滯留在嬰兒水平的成年人芯砸。
典型的巨嬰心理分為3個特征:
1萧芙、共生心理
所謂共生心理,就是作為個體的成年人乙嘀,無法獨自生存末购,沒有生活能力,極度依賴他人虎谢,認為他們和自己沒有區(qū)別盟榴。
前文已有提到3歲以后父親的缺位,會使得母子分離變得困難婴噩,讓孩子無法順利社會化擎场,很多孩子即使到了青春期甚至成年,還是跟母親處于共生關系里几莽,簡單說就是孩子對母親過度依賴迅办,母親對孩子過度干涉和控制。
2章蚣、全能自戀
全能自戀是嬰兒典型的心理特征站欺,可以歸為兩點:1.我無所不能,所以我不能拒絕你的任何要求;2.我無所不能矾策,所以你也不可以拒絕我的任何要求磷账。
一般人在嬰兒時期都會有“全能自戀”的心理,通常會在青春期以前被修復贾虽。
“巨嬰心理”和母親的關系最大逃糟,特別是6個月以內(nèi),母親是他世界的全部蓬豁。1歲以后绰咽,孩子開始產(chǎn)生自我意識,發(fā)現(xiàn)除了媽媽還有別的東西地粪,這時他的世界分成了媽媽與非媽媽取募。非媽媽的事物,可能是玩具驶忌、食物等等矛辕,是能夠替代媽媽帶來的滿足。但是如果此時媽媽依然認為自己“無所不能”付魔,或特別焦慮不敢放手讓孩子自己體驗生活,非媽媽不能進入孩子的世界飞蹂,媽媽沒有跟孩子產(chǎn)生一個稍微分離的狀態(tài)几苍,孩子會覺得不管何時,母親都能滿足自己陈哑,“全能自戀”就產(chǎn)生了妻坝。他被媽媽所包圍住,無法產(chǎn)生自己的意識和思想惊窖。其實這個媽媽就是個巨嬰刽宪,然后又帶出了一個巨嬰的孩子谒府。
3瓜富、偏執(zhí)分裂
偏執(zhí)分裂是全能自戀的另一個極端,當所有的需要都沒有辦法得到滿足時合溺,巨嬰成年人就會轉(zhuǎn)向另一邊毁欣,也就是心理的偏執(zhí)和分裂庇谆。要么狂熱的追星或拜教,要么對現(xiàn)實世界的非常不滿凭疮,容易暴怒饭耳。
心理學家胡慎之說:“有‘巨嬰心理’的人一方面內(nèi)心很牢固,另一方面卻很脆弱执解。內(nèi)心的牢固是為了保護其脆弱寞肖,所以他們不能接受質(zhì)疑,一旦受到質(zhì)疑就會強烈抵觸;不能接受非自己預期的對待新蟆,一旦遇到這種情況就會陷入憂郁觅赊;不能接受挫折,一旦遇到挫折內(nèi)心就會破碎栅葡≤岳迹”
在這樣的家庭關系中,丈夫與婆婆的親子關系如何影響著伴侶間的親密關系欣簇?
影響的大小取決于他們母子間的依戀關系的類型规脸。
依戀這個概念最早是由英國精神病學家鮑爾比(John Bowlby,1969)提出的熊咽,他將依戀定義為“個體與具有特殊意義的他人形成牢固的情感紐帶的傾向莫鸭,能為個體提供安全和安慰”。鮑爾比提出依戀這個概念主要是用來解釋嬰兒與其養(yǎng)護者之間的情感聯(lián)系横殴,但后來的研究者們將之擴展到了成人之間被因。
成人有四種依戀類型:
第一種是安全型(secure)或安全—自主型(secure-autonomous),和兒童的安全型依戀基本相同衫仑。這種類型的人認為自己是值得愛的梨与,他人也是值得愛和信任的。
第二種癡迷型(preoccupied)文狱,是給予焦慮—矛盾型的新名稱粥鞋,因為這種類型的人若要感覺心安,就得過分地依賴于他人的贊許瞄崇,所以他們過度地尋求認同呻粹,沉溺于人際關系。他們認為自己是不值得愛的和沒有價值的苏研,但是他人是可接受的等浊,總是努力贏得他人的接納,并以此支持消極的自我形象摹蘑。
第三種和第四種依戀類型反映了兩種不同的“回避型”筹燕。
回避型依戀常常表現(xiàn)出懼怕親密關系和拒絕信賴別人的傾向。回避型依戀的人往往在關系未能向好的方向轉(zhuǎn)變之前就開始退縮纹蝴,他們對愛情多疑且冷淡庄萎,認為別人不可靠或過分急于對愛情做出承諾。結(jié)果是他們覺得難以完全相信和依賴別人塘安,只要有人試圖在感情上親近他們糠涛,他們就開始緊張。從根本上講兼犯,他們在回避親密的關系忍捡。
恐懼型(fearful)的人對自己和他人的態(tài)度都是消極的集漾,這種類型的成人可能出于害怕被拒絕而極力避免和他人發(fā)生親密關系。
而疏離型(dismissing)的人對個人的看法相對積極(自己是有價值的)砸脊,但是認為他人會拒絕自己具篇,和他人發(fā)生親密關系得不償失。這種類型的成人會以避免與他人發(fā)生聯(lián)系來作為保護自己不受傷害的手段凌埂。
媽寶男就屬于癡迷型母子依戀驱显,屬于一種不安全型的依戀類型。
在癡迷型母子關系中瞳抓,兒子對母親的過度依賴埃疫,母親對兒子的過度干預,直接影響到兒子與另一半的關系孩哑。另外由于母親把兒子當成“假想丈夫”栓霜,投射自己的欲望在兒子身上,導致另一半和母親一起在“搶”兒子這個男性横蜒,共享他的時間和精力胳蛮,兒子還常常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陪伴母親身上,招致另一半的不滿丛晌、嫉妒和憤怒仅炊。
同時受“完全自戀”和“共生關系”的影響,容易從母親的形象和行為去要求另一半澎蛛,當另一半無法達到期待時茂洒,便會遭到丈夫的貶低和指責“試試不如母親”,把對母親壓抑的情緒完全的發(fā)泄在另一半身上而不自知瓶竭。
了解到另一半的依戀關系,不難看出身處其中渠羞,他們也是受害者斤贰。
從某些心理治療理論來看,矛盾型依戀者最需要的是自己了解自己次询,真實地感受到自己的原生情緒荧恍,當內(nèi)心恐懼的時候不要假裝不怕,當需要愛的時候大方表達出來屯吊,這樣在與伴侶的相互的交往中才能少點誤會送巡,多些了解。
如何改善你們的關系盒卸?
紀伯倫曾寫下這樣的詩句:“愛從不知曉自己的深度骗爆,直到分離時刻”谓椋”
對于長期未分離的母子關系摘投,想要結(jié)束這種狀態(tài)并不是那么簡單和容易的事煮寡,需要時間和耐心。
或許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試試:
首先犀呼,可以告訴丈夫你的感受幸撕,引導他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并用鼓勵的方式讓他感受到你的幫助和陪伴外臂。
其次坐儿,讓他了解到和母親的病態(tài)共生關系,協(xié)助他一起處理母子關系宋光。
最后貌矿,接納自己和丈夫。在這個過程中跃须,雙方的良好溝通是處理沖突站叼、相互理解、包容接納的基礎菇民,更是形成親密關系中積極體驗所不可或缺的尽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