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最近鄒小兵教授在星兒守望者平臺舉辦的公益講座直播《再談為自閉癥兒童搭建社交發(fā)展階梯》的朋友們應該還記得坡慌,鄒教授推薦了一本書——
《More Than Words》(來自加拿大Hanen中心)黔酥。
鄒教授在講座PPT中,展示了部分《More Than Words》中的插圖洪橘,便于家長們理解各種關于自閉癥家庭干預中的方法和場景跪者,因此很多家長對這本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后臺留言或私信詢問我們關于這本書的信息熄求。
目前還沒有《More Than Words》的中文譯本渣玲,在購買和閱讀上有一定的困難。
不過沒關系弟晚,我們會和大家分享讀書筆記忘衍,并且選取書本中的重點內容展開講解逾苫,幫助大家先淺淺認識一下這本書。
*僅憑讀書筆記是無法替代書本閱讀的枚钓,其中肯定會有一定的信息流失和理解偏差隶垮。如果有條件,建議大家還是閱讀原書哦秘噪!
首先,呈上《More Than Words》第一章的讀書筆記勉耀。
那么接下來指煎,我們就展開說說第一章中提到的孩子溝通的4種階段,以及父母孩子溝通中扮演的5種不同角色及其作用便斥。
我的孩子處于
哪一種溝通階段
為了便于大家理解至壤,我們用一個場景舉例:
爸爸買了一串新鮮個大黃燦燦的香蕉回家,放在餐桌上枢纠。小明很愛吃香蕉像街,他看到了香蕉很想吃,就——
A.直勾勾看著香蕉晋渺,走到餐桌邊伸手去拿香蕉镰绎,但是夠不著,他很焦急木西,盯著香蕉努力伸出小手嚶嚶嚶
B.拉著正在玩手機的爸爸往餐桌走畴栖,指使爸爸去拿香蕉給他吃
C.站在爸爸面前,看看香蕉八千,看看爸爸吗讶,指著香蕉對爸爸說:“吃!吃恋捆!”
D.對爸爸說:“爸爸拿香蕉給我吃~”吃著香蕉時照皆,還對爸爸說:“真好吃!”
您的孩子大概會做出哪種反應呢沸停?
ABCD這4種情況膜毁,對應了《More Than Words》中孩子溝通交流的4種階段:
A.自我議程階段(前意圖溝通階段)
B.需求發(fā)起階段
C.早期溝通階段
D.伙伴階段
以上階段,并不是指所有孩子都會完全遵從它們的前后順序依次發(fā)展愤钾,但確實有很多孩子都是從自我議程階段開始爽茴,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能力的提升,最終達到伙伴階段绰垂。
如果我們可以準確地評估孩子的溝通能力處于哪個階段室奏,就能更好地為孩子接下來的發(fā)展出謀劃策。
不過劲装,單單靠一個“吃香蕉”場景我們是無法準確判斷的胧沫,我們還得知道更多關于各個階段的行為特征昌简。
A.自我議程階段(前意圖溝通階段)
處于這個階段的孩子,顯示出一種“獨立性”和“封閉性”绒怨。他們往往自己玩得很愉快纯赎,對周圍的人滿不在乎。
他們會做出一些帶有“溝通意義”的事情南蹂,但是他們其實不知道這是在溝通犬金,不知道這會對其他人的行為產生影響。
在我們舉例的A場景中六剥,小明“伸手拿香蕉”的行為有一定的溝通意義晚顷,但是他不懂直接向爸爸求助,需要爸爸去“觀察和解讀”他的行為疗疟。
該階段孩子的一些行為特征:
●短暫地和你互動该默,幾乎從來不和其他孩子互動
●喜歡自己一個人做事情
●看著或伸手去拿想要的東西
●無意中和你交流
●以不尋常的方式玩
●發(fā)出一些聲音讓自己平靜
●用哭泣和尖叫抗議
●微笑
●大笑
●幾乎聽不懂任何詞匯
B.需求發(fā)起階段
與上一個階段的孩子不同,需求發(fā)起階段的孩子開始明白了:
他的行為會對別人產生影響策彤,通過做一些事情(比如眼神栓袖、微笑、聲音店诗、肢體動作等)可以滿足他自己的需求裹刮。
該階段孩子的一些行為特征:
●與你簡單互動
●用聲音或重復幾個詞匯來使自己平靜或集中注意力
●伸手去拿想要的東西
●溝通主要發(fā)生在他有需要的時候,他會拉著你或引導你
●用眼神庞瘸、微笑必指、肢體動作或聲音來要求你繼續(xù)玩某個身體游戲,比如撓癢癢或追逐游戲
●有時候如果他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恕洲,就按照熟悉的流程去做
●理解熟悉的常規(guī)活動流程
C.早期溝通階段
進入早期溝通階段的孩子塔橡,交流更具目的性(當然主要目的還是指使您去滿足他的各種需求),他學會了用一些特定的手勢霜第、聲音葛家、圖片或語言來溝通。
而且泌类,孩子可能會開始和你產生雙向交流癞谒,理解你說的簡單的話,指給你看一些他感興趣的東西(共同注意)等等刃榨。
該階段孩子的一些行為特征:
●在熟悉的情況下與你和熟悉的人互動
●輪流玩互動游戲弹砚,并且想和你玩更長時間
●每次都用相同的動作、聲音或語言來請求你繼續(xù)玩某些他喜歡的游戲枢希,比如撓癢癢和躲貓貓
●有時候用仿說來發(fā)起需求或回應
●用圖片桌吃、手勢或語言,有目的性地提出需求(如食物苞轿、玩具茅诱、身體游戲逗物、幫助)
●開始用同樣的動作、聲音或語言表示抗議和拒絕
●偶爾用肢體動作瑟俭、手勢翎卓、聲音或語言來引起你的注意,或者向你展示一些東西
●理解簡單摆寄、熟悉的句子
●在沒有視覺提示的情況下理解熟悉的物品名稱或人名
●會打招呼和說再見
●能夠回答“是/否”失暴、做出選擇和“那是什么”的問題
D.伙伴階段
這時期的孩子更像一位可以有效溝通的“伙伴”了,可以進行簡單的對話微饥,談論發(fā)生過的事情和還沒發(fā)生的事情逗扒,比如今天在學校做了什么,或者下個星期過生日想要什么禮物畜号。
“小伙伴”孩子喜歡和你玩,也喜歡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允瞧。但在他不知道該做什么說什么的時候(比如玩假想游戲時)简软,他還是會選擇一個人玩。
該階段孩子的一些行為特征:
●和你進行更長時間的互動
●和其他小朋友在他熟悉流程的游戲中玩得最好
●用語言或其他溝通方式去提出需求述暂、抗議痹升、問候、吸引你的注意力畦韭、提問和回答
●開始用語言或其他溝通方式去談論發(fā)生過和沒發(fā)生過的事疼蛾、表達情感、假想
●可以自己造句
●進行簡短的交談
●有時候艺配,當別人不理解他時他會調整自己說的話
●能理解一些更復雜的詞匯
進入伙伴階段的孩子察郁,也并不是說在溝通上就“萬事大吉”了,他仍然可能會面臨一些困難转唉,需要在長期的引導和訓練中逐步提升皮钠,比如:
●當他不知道要怎么玩的時候會拒絕和別人一起玩(比如假想游戲,需要語言和假裝)
●當他聽不懂別人在說什么赠法,或者自己不能組織語言的時候麦轰,就仿說
●當他很難參與對話時,他可能:
——回應別人而不是主動發(fā)起
——試著把談話內容集中在他自己最喜歡的話題上
——犯一些語法錯誤砖织,尤其是代詞如“你我他”
——當談話很復雜款侵,別人不直接和他對話時,他會很困惑
●當他很難把握談話規(guī)則時侧纯,他可能:
——不知道怎么開始結束對話
——不聽別人說的話
——不能圍繞主題
——不能以恰當的方式跟進別人說的話
●不會察言觀色新锈,不能覺察到他人通過表情、肢體動作表達的微妙的社交暗示
●因為他只能理解別人話語的字面意思眶熬,所以不懂諷刺壕鹉、幽默等話外音
我是哪種
角色的家長
雖然說我們與孩子的互動方式取決于我們和孩子各自的個性與能力剃幌,但有一些角色是家長們的“共性”,有意無意地會扮演這些角色晾浴,推動或阻礙著孩子的溝通發(fā)展负乡。
幫助者/老師
識時務者方為好幫手
家長們往往很樂于做孩子的老師,但作為對孩子提供幫助的人來說脊凰,“識時務”很重要抖棘。
有時候,孩子需要我們的幫助狸涌,比如當他處在前意圖溝通階段時切省,需要我們去觀察解讀,幫助他表達帕胆;有時候朝捆,我們需要適當地放手,如果我們總是為孩子做這做那懒豹,孩子就沒有機會去鍛煉自己芙盘、展示自己。
包辦毀人不倦脸秽,我們應該先詢問試探孩子是否需要幫助儒老,然后等待回應,然后再詢問记餐,最后提供幫助驮樊。
“不打擾”者
別讓孩子獨自閑著或獨自忙著
有些孩子對互動沒有興趣,也不要求父母陪著玩片酝。家長可能會誤以為這是孩子“很獨立”“很乖”囚衔。
雖然孩子們確實需要獨處的時間,但是他更需要學會如何互動雕沿,這是他無法獨自辦到的佳魔。
所以我們不要做一個“不打擾”者,看到孩子獨自玩著就放任不管晦炊,而是要嘗試去加入他鞠鲜,和他一起做些事情,產生互動断国,讓孩子漸漸明白:
有你的世界更好玩贤姆!
賽跑者
慌慌張張,匆匆忙忙稳衬,干預其實不必這樣
對于很多家長而言霞捡,自閉癥干預之路似乎是一條和時間賽跑的跑道。為了抓緊時間薄疚,為了不浪費一分一秒碧信,把日程塞得滿滿當當赊琳,拉著孩子按照安排做很多很多事情。
但是孩子是慢慢成長的砰碴,我們要有意放慢一下速度躏筏,給孩子多一些時間去反應、接受呈枉、理解趁尼。
對孩子有耐心一點兒,穿衣猖辫、吃早餐酥泞、準備出門等這些活動都是可以利用起來的,在每個環(huán)節(jié)多花幾分鐘啃憎,去引導孩子芝囤、和孩子互動、等待孩子的反饋辛萍,都會讓他學到更多悯姊。
好伙伴
大手拉小手,讓孩子在前面走
和孩子一起玩游戲叹阔,引導孩子在游戲中學習各種溝通技能挠轴。
隨著孩子能力的提升传睹,我們的“指導力”就越來越弱耳幢,我們可以讓孩子說得多、做得多欧啤,作為“好伙伴”睛藻,我們常伴左右,跟隨孩子的引導邢隧,積極回應他就好了店印。
啦啦隊長
愛我你就夸夸我
做孩子的“溝通鼓勵師”,像他的頭號粉絲啦啦隊長一樣倒慧,當他對溝通做出嘗試按摘、付出努力的時候,為他加油打氣纫谅,為孩子提供自信和良好氛圍炫贤。不過要注意的是,贊美要走心付秕,要用夸獎來引導孩子繼續(xù)做出溝通兰珍。
比如,當孩子說“我喜歡車”時询吴,如果我們說“你說得真好”掠河,孩子可能會滿頭問號亮元,疑惑極了,不知道怎么接話唠摹,我們可以說“我也喜歡爆捞,等下我們出去坐車玩”,這樣就是在真正回應孩子的交流跃闹,可以和孩子繼續(xù)聊下去嵌削。
《More Than Words》的第一章,強調家長要學會通過觀察和分析孩子望艺,掌握他的偏好苛秕,根據孩子的交流表現評估他所在的溝通階段,以此作為基礎來提供相應的幫助找默。
同時艇劫,家長們也可以“對號入座”看看自己在孩子的溝通中扮演著什么樣的角色,如何更好地去幫助孩子成長惩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