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朋友或者親人在他鄉(xiāng)相遇,把相遇的情景記下來俏险,唐詩里寫得好的严拒,盛唐如杜甫的《贈衛(wèi)八處士》里的“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竖独。 今夕復(fù)何夕裤唠,共此燈燭光∮。”中唐有司空曙的《喜外弟盧綸見宿》种蘸,詩里間情間景:“雨中黃葉樹墓赴,燈下白頭人”。其實航瞭,中唐詩里還有一首類似的詩值得一提诫硕,就是今天這首李益的《喜見外弟又言別》,全詩如下:
十年離亂后刊侯,長大一相逢章办。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滨彻。別來滄海事藕届,語罷暮天鐘。明日巴陵道亭饵,秋山又幾重休偶。
(別來滄海事,語罷暮天鐘)
李益(約750-約830)辜羊, 字君虞踏兜,祖籍涼州姑臧(就是現(xiàn)在甘肅武威市涼州區(qū)),后來遷至河南鄭州只冻。大歷四年(769)進(jìn)士庇麦,初任鄭縣尉,久不得遷喜德,建中四年(783)登書判拔萃科山橄。后來因仕途失意,棄官在燕舍悯、趙一帶漫游航棱。以邊塞詩作名世,擅長寫絕句萌衬,尤其擅長寫七絕饮醇。中唐的第一波詩人里,李益算有名的秕豫,也有一說朴艰,李益是“大歷十才子”之一。但李益出名混移,主要是因為唐傳奇小說里一篇《霍小玉傳》祠墅,小說記載了李益負(fù)心薄幸,辜負(fù)妓女霍小玉的故事歌径。這篇是唐傳奇的名篇毁嗦。要知道,蔣防是唐憲宗時期的人回铛,寫這篇小說時李益還活在世上狗准,因此造謠的可能性不大克锣。
(霍小玉傳連環(huán)畫內(nèi)頁)
回過頭來說這首詩∏怀ぃ“十年離亂后袭祟,長大一相逢”,在戰(zhàn)亂年間饼酿,分離多年的表親忽然相遇了榕酒,李益的生平年間,從八歲始故俐,就是安史之亂,之間藩鎮(zhèn)混戰(zhàn)紊婉,唐政府不斷借后外族又遭外族欺凌药版。因此,他跟自己的表弟二人分手于幼上喻犁,長大之后槽片,兩人終再相聚,十年的時光肢础,人的面容早已大改还栓,因此,才會有后面的內(nèi)容传轰。
“問姓驚初見剩盒,稱名憶舊容”,兩人乍一相見慨蛙,互問姓名辽聊,問到姓時,還以為是一個陌生人期贫,待到雙方說出姓名跟匆,才知道原來就是少時的玩伴,雙方一邊呼喚著對方的名姓通砍,一邊端詳對方的相貌玛臂,腦海里浮現(xiàn)的是兩個人小時候結(jié)伴玩樂時的情景,回想當(dāng)年對方的樣子封孙。
(詩意圖)
經(jīng)過戰(zhàn)亂又再相逢的人當(dāng)然有說不完的話迹冤,別來的情由,各自的遭遇敛瓷,所以說“別來滄海事叁巨,語罷暮天鐘”。見過的人呐籽,遇到的事锋勺,經(jīng)歷過的挫折蚀瘸,遇到的高興事……千頭萬緒,十年間個人庶橱、親友贮勃,社會的種種變化,一時間怎么說得完苏章,這一談寂嘉,就是從白天說到晚上,兩人早就忘了時間枫绅,“滄海事”當(dāng)然指滄海桑田的變遷泉孩,“暮天鐘”既指天暮,又間接由鐘聲悠遠(yuǎn)并淋,聯(lián)想到別情悠長寓搬。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幾重)
既有見面县耽,自然就有分別句喷,跟《贈衛(wèi)八處士》的“明日隔山岳,世事兩茫猛帽校”一樣唾琼,這首詩的收束,也以分別為終澎剥∥荩“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幾重”肴裙,聚散匆匆趾唱,聊了一天的表兄弟,第二天就要分別了蜻懦,表弟就要往巴陵郡(就是湖南岳陽)去了甜癞,“秋山又幾重”,即將到來的分離宛乃,又將把兩個人的空間距離拉遠(yuǎn)了悠咱,為什么是“秋”山呢,顯然征炼,這里的秋析既,不僅指兩個人相聚的時令,還指由秋傳遞出來的悲秋情緒谆奥,由此一別眼坏,又是關(guān)山萬重,下次相逢酸些,不知又到何時何地了宰译,親戚情意檐蚜,家國動亂、聚散有時沿侈、人生無常闯第,沉重的如一聲無可奈何的嘆息,只化作“秋山又幾重”一句缀拭。
(秋山又幾重)
在語言上咳短,這首詩的好處在于樸素,詩人全詩都只用白描蛛淋,正因只用白描咙好,才顯得情景真切、細(xì)節(jié)生動铣鹏。淡到極致最濃烈敷扫,越是平淡的語言,越是足以表達(dá)復(fù)雜醇厚的情感诚卸。其實這種風(fēng)格的詩,不是李益擅長的绘迁,李益寫邊塞詩聞名合溺,詩風(fēng)豪放明快,中唐邊塞詩的代表詩人缀台,邊塞詩并不比他的內(nèi)兄盧綸(就是寫“林暗草驚風(fēng)”和“月黑雁飛高”的那位)寫得差棠赛。但此一首平淡以極的詩,其意境與老杜的《贈衛(wèi)八處士》差相仿佛膛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