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不是一個新詞畅哑,卻在今年大火。于是乎知举,關于人工智能是否會最終取代人類的討論層出不窮。我也躍躍欲試一把,先拋出我的觀點:人工智能不會取代人類圆到,但可能會取代你。
可能有人會笑說仰税,這個話題有意義嗎构资?反正我們在有生之年也不會遇到。神經如此大條的人陨簇,一定沒有觀察過科技在人類歷史上吐绵,尤其是近代歷史的發(fā)展速度。有一個很經典的比喻河绽,250年前的人己单,如果穿越到今天,看到今天的世界耙饰,一定會瞠目結舌纹笼。今天我們所看到的重大科學成果比如蒸汽革命、電氣革命苟跪、信息革命廷痘,幾乎全部發(fā)生在最近的250年蔓涧。相比較,如果500年前的人笋额,穿越到250年前元暴,嗯,好像不過如此兄猩,也就是換了個朝代茉盏。只有拿2500年前和250年前相比,科技的進步才算明顯枢冤,人類學會了使用鐵器鸠姨、銅器等金屬。而再往前推淹真,就要拿2萬5千年前和2500年前相比讶迁,漫長的歲月中,人們僅僅學會了如何使用石頭核蘸,所以我們把它稱作新石器時代添瓷。按此推論,未來25年會發(fā)生些什么變化值纱,一定會讓現(xiàn)在的我們感到瞠目結舌鳞贷。
其實對于什么是人工智能,一直是一個充滿爭議性的話題虐唠。我對人工智能的理解是:能模擬人類的行為搀愧,并且能不斷學習、越做越好疆偿。模擬人類的行為是目標咱筛,不斷學習是過程,越做越好是結果杆故。按照這個定義來想象迅箩,人工智能能干的事情可就多了。最典型的應用場景之一就是自動駕駛处铛。事實證明饲趋,自動駕駛的事故率已經低于人類駕駛。阻礙自動駕駛進一步發(fā)展的并不是技術本身撤蟆,而是配套的法律法規(guī)和輿論的態(tài)度奕塑。舉個簡單的例子,萬一機器把行人給撞飛了家肯,那應該負責的是誰龄砰?生產機器的廠家嗎?銷售機器的零售商嗎?使用機器的消費者换棚?還是機器自己式镐?
換個角度,也許我們應該反過來問自己固蚤,什么工作才是未來25年碟案,機器不會取代人類的?趁我們還年輕颇蜡,我們理應向那些不容易被機器取代的領域靠近。對此辆亏,我認為有兩種工作值得考慮风秤。
第一種,創(chuàng)新性的工作扮叨。以前缤弦,我們覺得下圍棋是人比機器具有優(yōu)勢的領域,我們以為機器再聰明彻磁、運算速度再快碍沐,也不可能把圍棋那么復雜的情況考慮周到。阿爾法狗的出現(xiàn)證明衷蜓,只要是一項規(guī)則說得清楚的事情累提,機器遲早會擊敗人類。筆者曾經在一家世界500強公司負責世界上最復雜的運營商模擬網(wǎng)絡的環(huán)境搭建磁浇、集成與驗證斋陪。網(wǎng)絡雖然復雜,但是規(guī)則一樣是說得清楚的置吓。因此在工作的數(shù)年間无虚,A項目自動化、B項目自動化衍锚、C項目自動化一個個拔地而起友题。但終歸,機器是按照規(guī)則運行的程序戴质,不會自己創(chuàng)造規(guī)則度宦。反觀人類,欲望無窮無盡告匠,為了達成欲望斗埂,總會有新的點子、新的產品凫海、新的服務出現(xiàn)呛凶。在這種訴求下,機器永遠是人類的左右手行贪,而非大腦漾稀。
第二種模闲,與人溝通的工作。我在公眾號的上一篇文章曾經舉過一個例子崭捍,如果進入一家零售門店尸折,我希望出現(xiàn)的,是一位美女殷蛇,而不是一臺機器实夹,這是出于人的本性。推開來說粒梦,放眼整個服務業(yè)亮航,看似很多低端崗位,實則不必擔心被機器取代匀们。一個餐廳服務員缴淋,會被機器人取代嗎?我個人認為是不會的泄朴。仔細想想重抖,餐廳服務員的工作,只是送菜祖灰、收盤子嗎钟沛?且不說全人類都無法阻止的海底撈服務員了,就算是一個普通餐廳的服務員局扶,能充分理解顧客需求讹剔、處理各種突發(fā)意外,就已經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了详民。當然了延欠,與人溝通的工作遠不止是服務業(yè),這里僅僅是拋磚引玉沈跨。
我相信我們這一代人是幸運的由捎,我們所經歷的科技發(fā)展速度,可能遠超過整個人類歷史饿凛。但換個角度狞玛,我們也是不幸的。機器人大規(guī)模代替人類的工作將不可避免涧窒。那會是一個怎樣的世界心肪?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