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村沒什么玩耍的地方以政,小時候碰上辦一些節(jié)日習(xí)俗之類的活動就特別開心,除了熱鬧還有東西可吃伴找∮回想起來,它們給我貧乏的童年增加了頗多的趣味技矮。
印象最深刻的當屬新年抖誉,從年前開始就會陸續(xù)辦一些習(xí)俗把過年的氣氛渲染的特別濃厚。
對于農(nóng)家而已衰倦,過了臘八就是年:
小孩小孩你別饞
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喝幾餐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炸豆腐
二十六燉羊肉
二十七宰公雞
二十八把面發(fā)
二十九蒸饅頭
三十晚上鬧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從臘月二十三開始就要開始忙到過年袒炉,每一天都有特定要做的事情,那時我覺得最有意思的就是吃“廿四夜飯”
“廿四夜飯”卻是吃在臘月二十三樊零,祭灶是當天一個重要的習(xí)俗——傳說灶神原是一個很善良的人我磁,因貧困而死。玉皇大帝哀憐他淹接,封他為“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十性,派他到人間作督善之神,負責(zé)管理各家的灶火塑悼。而在臘月二十三這天劲适,灶神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匯報人間的情況。家家戶戶都要在這一天打點一下君厢蒜,“二十三糖瓜粘”說的就是有些地方會用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涂在灶王爺嘴的四周霞势,等讓他上天了說好話。
??????????????????????????????????????????????????????????????????▲小時候貼的灶君像
而我家在祭灶時斑鸦,我爸媽通常會在灶君前點上兩支大紅蠟燭愕贡,然后供灶君享用的祭物逐一擺上,有糖巷屿、赤豆飯和卷銀包固以。
赤豆飯和卷銀包是“廿四夜飯”的主角,赤豆飯無須多說嘱巾,卷肉包是一道比較特別的美食憨琳,通常是用百葉包上茨菰豆腐、青菜豆腐等菜肴成長條形食用旬昭。
???????????????????????????????????????????????????????????????????? ▲青菜豆腐
??????????????????????????????????????????????????????????????????? ▲卷銀包
除了“廿四夜飯”篙螟,另一個很喜慶的習(xí)俗也是和吃有關(guān)——?“十二朝(zhao)”
所謂“十二朝”,即小孩出生第十二天问拘,主人家要招待親朋好友聚餐遍略。通常還要染許多紅蛋惧所,送給親友鄰居報喜和回禮,稱為“送紅蛋”绪杏。
?????????????????????????????????????????????????????????????????????????? ▲紅蛋
紅蛋的染料一般主要是紅曲米下愈,雞蛋煮熟后趁熱在紅曲米的水里浸泡,然后撈出來擱在竹籃子里晾干后寞忿,姑婆妯娌便趁著新鮮驰唬,挎著裝滿尚有余溫的紅蛋的籃子風(fēng)風(fēng)火火分頭去送。
其實以上兩個習(xí)俗算不得稀奇腔彰,讓我現(xiàn)在還疑惑的是一個叫“看死人”的習(xí)俗叫编,不知道是否算得上崇明”特產(chǎn)“。
所謂看死人霹抛,看只是死者穿什么衣服搓逾,但重點其實是在于聽——聽死者的親人哭,看誰哭的更傷心杯拐,看誰能邊哭邊說出死者一生品行霞篡,為人,對家庭的貢獻端逼。三看媳婦與兒女誰哭的傷心朗兵。甚至偶爾去看的人看到或聽到傷心處,還會陪著掉眼淚顶滩。
大抵是傳承了喜歡看熱鬧的傳統(tǒng)余掖,我媽現(xiàn)在依然保留著這個“看死人”的愛好。但凡聽到附近哪家死了人礁鲁,總會約上鄰居好友就吃完晚飯后趕去看盐欺。
而我對于看死人并無什么印象,反而懷念的是白事時辦的“吃素飯”仅醇,大概是因為小時候喜歡素飯現(xiàn)場的軍鼓隊吹喇叭冗美、賣糖、玩具的各色商人和來來往往的賓客所營造的熱鬧感析二。
???????????????????????????????????????????????????????????? ▲吃素飯
其實“吃素飯”也是有肉的粉洼,因為以前以素菜待客的,所以叫“素飯”,而且必定吃豆腐,所以也叫“豆腐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