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喜歡率性而為的人,我們歷史上有很多此類的風(fēng)流軼事森瘪。人要真誠牡属,人要做自己幾乎成為政治正確的選項。所以當看到有人試圖挑戰(zhàn)這個觀點扼睬,我著實興奮逮栅。這讓我想起《完美陌生人》〈坝睿《完美陌生人》講述的是七個好友因為玩一個手機游戲措伐,從而揭開了這七個人之間的秘密,從婚外情军俊、虛擬性游戲侥加、出柜、曖昧等等等等粪躬。電影獨到之處在于其構(gòu)建了另一個結(jié)尾:醫(yī)生以人的關(guān)系都是脆弱的為由担败,拒絕了這個游戲,于是所有的事情均未發(fā)生镰官。要真相氢架,還是要維持溫情脈脈的幸福,我一直有點猶豫朋魔。我傾向于選擇真相岖研,盡管殘酷,但這才是真的警检。然而我對這個選擇心存疑慮的原因也是因為:這就是真相孙援。人與人的關(guān)系就是這樣充滿了溫馨、誤解扇雕、謊言拓售、背叛。所以揭開面紗的意義何在镶奉?
最開始看到挑戰(zhàn)這個觀點的是《公共人的衰落》础淤,他通過對公共人的歷史進行梳理,闡述了一個關(guān)于親密性社會由來及其導(dǎo)致的問題哨苛。有意思的是看完之后鸽凶,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鄧曉旭的《人之鏡》、《靈之舞》建峭,這兩本書在另一個角度探討了真誠玻侥。(鄧曉旭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有時候會讓人覺得他的見解有點偏頗,不過就僅僅對他表達的點進行思考的話亿蒸,也會受益匪淺凑兰。)借助他們的觀點掌桩,我重新梳理了親密關(guān)系:
首先,夫妻作為一個共同體姑食,雙方是有一個共同的想象在波岛。而正是這個想象的存在,會導(dǎo)致雙方無休止的對對方是否滿足資格進行審查音半。朝夕相處構(gòu)成了時時刻刻的審視盆色。所以即使如同夫妻一樣的親密無間,卻并非可以無話不談祟剔。任何關(guān)系本身會成為我們的束縛隔躲。越是親密,束縛越深物延。這里的束縛是指阻止違背想象的事情宣旱。
其次,我們對真誠的美好想象叛薯,是基于一個幻想浑吟,對赤子之心的美好想象。然而真實的人性是:小孩從小就會撒謊耗溜,自私自利组力,同時他們也有最為真摯的愛和關(guān)心。這正是我們對率性而為最大的誤解抖拴。一個人肆意對周圍人的惡意的攻擊燎字,欺騙,本身也是率性而為阿宅,但我們更喜歡歸為真小人候衍,但兩者并沒有什么本質(zhì)區(qū)別。因此洒放,一個人如果真的真誠的話蛉鹿,他必須承認一點,他并不是真誠的人往湿。正是因為知道自己并不真誠妖异,他才能選擇真誠。也正是如此领追,他的真誠具有表演性他膳。也只有他的真誠具有表演性,才算真正的真誠蔓腐。這并不是說表演的真誠都是真正的真誠矩乐。而是只有當這個人把真誠當成表演龄句,才能像演員一樣回论,既自發(fā)地表演散罕,又能意識到自己不等同于角色,進而時時刻刻審視自己的表演傀蓉,意識到自己在某個瞬間欧漱,某個點上不自覺的說了謊。當我們面對一個真誠的人的時候葬燎,我們往往會忘記好人也會做壞事误甚,因為我們未曾意識到真誠的表演性。
第三谱净,只有當我們意識到真誠是一種表演的時候窑邦,我們才可能逐漸的真誠起來。因為只有這種情況下壕探,我們才會去內(nèi)省辨識我們的自欺欺人冈钦。這不是件簡單的事情,也不是一件有盡頭的事情李请。而正是人學(xué)會了表演瞧筛,人才可能擁有選擇的,擁有對自身人生的自主感导盅,擁有了對人生的創(chuàng)造可能较幌,才是更多人生可能的開始。正如相同基因的不同表達造就了沒有一個完全相同的我們一樣白翻。試想人若只是隨時呈現(xiàn)自身冒出來的情緒和念頭乍炉,如何能擁有選擇,與傀儡又有何區(qū)別呢滤馍?可能很多人對對真誠生活的想象類似于《月亮與六便士》恩急,然而現(xiàn)實或許更像榮格曾經(jīng)提過的例子:一個原始部落的父親釣魚一直沒釣到,很生氣纪蜒,然后回到了自己的家里衷恭。家里的男孩看到了父親很高興,就想跟父親玩纯续。但父親在盛怒之下随珠,兒子一直吵吵嚷嚷,讓他更加煩躁猬错,一氣之下窗看,順手就摔死了兒子。等怒氣過去之后倦炒,看到兒子死了显沈,又忍不住嚎啕大哭。沒有什么人生的升華,藝術(shù)的表達拉讯,不過是一堆無用的情緒涤浇。
第四,人既然可以選擇真誠魔慷,那么背叛只锭、欺騙是不是不可原諒?這讓我想起《一日浮生》里院尔,有一個來訪者講述了他跟他最好的朋友的故事蜻展。他一次去見他的朋友,他們一起愉快的度過了一段時間邀摆,后來他回去了纵顾,不久他的朋友就因為抑郁癥自殺了。他對此感到非常痛苦栋盹,因為他無法想象明明他們在一起的那段時間那么開心片挂,但他朋友內(nèi)心卻在受著抑郁的折磨。他不知道那一個才是真實贞盯,他認為他們快樂交融音念,他朋友內(nèi)心卻只在想著怎么自殺,快樂只是自己的獨角戲躏敢。他認為并不存在“我們”闷愤,自始至終,“我”是孤獨一人件余。當現(xiàn)實擊碎我們的想象的時候讥脐,我們比我們的父輩更加難以接受。因為在他們的年代啼器,多少都有角色扮演的意味存在旬渠。而唯真誠是論的我們,其破壞的是我們的信念基石端壳。唯真誠是論將我們引向一個深淵告丢,我們在付出我們的真誠的同時,希望獲得同等的真誠损谦。我們判斷真誠的標準是袒露自我的程度岖免。這種交換的真誠,很容易讓我們感到厭倦照捡。因為我們無話可說了颅湘,無法做出對等的坦陳。無論曾經(jīng)對方是多么真實栗精,在這一刻闯参,關(guān)系破裂,真實的他煙消云散。
我們該原諒背叛鹿寨、欺騙嗎新博?我無從決斷。背叛與欺騙的背后有無數(shù)的理由释移。而當我們創(chuàng)造出一個無法容忍任何背叛和欺騙的環(huán)境時叭披,那么背叛和欺騙總是會發(fā)生寥殖。我覺得或許我們對真誠的渴望是因為無能產(chǎn)生的恐懼玩讳。我們無法識別出這個出現(xiàn)生命中的人,會給我們帶來什么:傷害抑或幸福嚼贡?而真誠讓我們能獲得安全感熏纯,減輕恐懼。然而當我們不再逃避焦慮和恐懼粤策,放棄用一個人是否真誠來判斷他們的行為的好壞樟澜,不因人廢事,不因事廢人叮盘,我們或許更能看清真相秩贰,減少真相暴露出來的那一刻對我們的傷害。
然而以上不過是說說罷了柔吼,因為意氣用事比起理性給人感覺更真誠毒费。在這個時代,你總能遇到大量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愈魏,真誠地一次次上演葉公好龍觅玻。因此,謹以此文提醒自己:警惕那些理所當然的東西培漏,它們并沒有我以為的那么理所當然溪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