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我家孩子進入2歲以后贸桶,我的關注點就在2歲寶寶身上了,經常關注其他人家的2歲寶寶桌肴,其他人家是怎么和2歲寶寶相處皇筛。
在此期間,發(fā)現(xiàn)了一些問題坠七∷祝或許這些問題在別人看來不是問題旗笔,或許即便有這些“問題”孩子也能長大得挺好≈糇伲或許我這樣評價別人給人以居高臨下自以為是的感覺蝇恶,但這里不就是我發(fā)表自己主張的地方嗎?
我按著我們認為正確的方式帶孩子惶桐,并記下我們認為不那么理想或正確的方式撮弧,一是留給以后看,那一定是一份很特別的記念姚糊;二是加強自己的帶娃方式贿衍。因為有時我看以前寫的文章,會想“原來我曾經這么想叛拷,還是蠻有道理的”舌厨。
寫帶娃文章的最初動機是“我看了這么多資料,得記下來忿薇,免得以后生老二時還得重新查資料裙椭,而且說不定我的孩子以后也用得著∈鸷疲”
寫著寫著揉燃,我開始想著賺點收入(當然有收入更好),不過為了符合別人的審稿需求我必須違心筋栋,有時甚至不走心炊汤,這種寫稿還是算了吧!記下帶娃的一切弊攘,本身就應該是快樂的抢腐,并且以后讀起來十分幸福的一件事!
好襟交,言歸正傳迈倍。
對于2歲的孩子,我發(fā)現(xiàn)大人的一個很大問題就是:
太聒噪了
比如捣域,2歲寶寶玩電子琴啼染,她雙手劃來劃去、點來點去焕梅,不亦樂乎迹鹅。她的小臉帶著笑意,她的眼睛閃閃發(fā)光贞言,她的身體準備跟著跳舞斜棚。可是,突然弟蚀,來了一個大人脂新,他是來告訴寶寶“知識”的:你要這么彈,你看:do粗梭,re,mi级零,fa断医,so……
我的天哪!為什么要破壞寶寶這份幸福和寧靜奏纪?寶寶這么小鉴嗤,不需要別人告訴她該怎么彈。
我有一把尤克里里序调,我有空就彈著玩玩醉锅,配合唱《you are my sunshine》。寶寶看多了发绢,她總是抱著尤克里里硬耍,學我的樣子,邊彈邊唱边酒,她唱的是《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经柴。我肯定不會教她該怎么放手指、怎么配合雙手墩朦。寶寶的神經發(fā)育沒到這個地步坯认,她現(xiàn)在,快樂就好氓涣。
而且牛哺,大人忍住別教寶寶,等寶寶自己發(fā)現(xiàn):咦劳吠,音階有高有低引润,還有規(guī)律!那時候赴背,智慧在她心頭升起椰拒,她因靠著自己的內心掌握了一項發(fā)現(xiàn)而異常欣喜,她不停地嘗試自己的發(fā)現(xiàn)凰荚,這激發(fā)了她對世界更大的好奇燃观,她的臉蛋因此而閃閃發(fā)亮,而不是被人“灌輸”便瑟、被動接收的那份茫然缆毁、懵懂、困惑到涂。
2歲的寶寶在拿著小車脊框,沿著沙發(fā)的斜扶手劃來劃去颁督。大人握著她的手,告訴她“你松手浇雹,松手后沉御,小車自己就能滑下去”。
為什么大人不能讓寶寶自己發(fā)現(xiàn)呢昭灵?她偶爾一松手吠裆,會發(fā)現(xiàn)小車自己也在滑,會發(fā)現(xiàn)斜坡和平面不一樣烂完。寶寶自己的發(fā)現(xiàn)试疙,才能帶來智力的真正提升。
蒙特梭利:做一件事情時要持之以恒抠蚣,這可以說也是一種精神上的準備祝旷。我們必須讓兒童完成自己的行為。不管我們認為兒童所做的事情是聰明的還是愚蠢的嘶窄,甚至與我們的意愿相違背(當然不能是傷害兒童的事情)怀跛,我們一定不要進行干涉,因為兒童必須經常能夠做完某件事情护侮,這是兒童的心理要求敌完。
成人總以為孩子是來接收東西的,所以從一出生開始就要給她灌輸羊初。比如滨溉,一出生,“你就自己好好躺著长赞,不要要求抱抱”晦攒,這樣說的大人,是因為害怕孩子以后抱習慣了得哆,總要抱脯颜。可是,孩子只有在1歲以前抱得足夠贩据、愛得足夠栋操,才會在1歲以后自發(fā)離開大人的懷抱,有足夠安全感饱亮,能夠自己去探索周圍的世界矾芙。
比如,孩子想探索近上,大人總想制止或教導什么剔宪,因為大人怕麻煩,或大人看著孩子那么做,覺得太別扭葱绒。大人不能安靜和謙卑感帅,讓孩子自己去完成。他們不愿只做一個觀察者和保護者地淀。
比如失球,孩子到了學前年齡附近時,大人開始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帮毁。我們有個朋友她倘,給孩子報了鋼琴班、圍棋美術班作箍。這些都不是出于 孩子的需要,而是大人的需要和不安全感:到了孩子某個年齡前硫,大人一合計胞得,就給孩子報班了。孩子沒有任何主動權屹电,也無法在這個過程中鍛煉出選擇和控制的能力阶剑。各種比賽琳瑯滿目,這也催生了父母的虛榮心和輔導班的推波助瀾危号,把父母們的焦慮放得越來越大牧愁。
我在街上見過一個5歲左右的男孩。他背著大大的書包外莲,耷拉著腦袋猪半,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他對周圍的世界漠不關心偷线,和媽媽保持距離走著磨确。他剛從輔導班走出來,腦子里裝滿了老師添加的各種符號声邦。這哪里是5歲孩子該有的樣子乏奥?
這個朋友,從孩子四歲開始教認字亥曹,走到街上到處認字邓了,爬山時也認字。一個孩子認字媳瞪,不應該是在父母營造的氛圍里骗炉、逐漸產生興趣和好奇,并且認字以后產生欣喜和歡呼嗎材失?不應該是這個四歲孩子蔫頭耷腦被媽媽帶著認字時的樣子痕鳍。
這種“灌輸”的背后,忽視了孩子天生就有學習的強烈動機。他從出生起笼呆,大自然就引導他努力學習坐熊响、站、走诗赌,這個過程一點不用大人教汗茄。孩子到了1歲多以后,開始擺弄各種小物件铭若,研究他們的性能洪碳,樂此不疲,不用大人教叼屠,也不用大人指揮瞳腌。孩子說話也一樣,在醞釀了一年多以后镜雨,孩子內在的能力彰顯了出來嫂侍,他就說話了。
大人能做的荚坞,就是給孩子創(chuàng)造條件挑宠,保護他們的安全。認字方面也是同理颓影。大家可以參見蒙特梭利的《童年的秘密》一書各淀,她是如何引導班上那群來自貧困家庭的孩子自發(fā)自動地愛上認字、學習認字的诡挂,也可以參考《培養(yǎng)孩子的英文耳朵》一書碎浇,作者的孩子是如何在常年聽了英文故事書后,自覺對文字產生興趣璃俗,并過渡到開始自己讀的南捂。
孩子比大人想的要聰明。給他時間積蓄智慧和力量旧找,他有一天會厚積薄發(fā)溺健。如果大人太著急,要按著自己的節(jié)奏“灌輸”钮蛛,那會破壞掉孩子最重要的鞭缭、無形的、也無法量化的一些東西:對知識的熱忱魏颓,對生命的熱情岭辣,這才是一個人最寶貴的、能支撐一個人走更久的東西甸饱。
言歸正傳沦童,我看到的第二個問題是:
父母不夠重視親子關系
有的父母對孩子疾言厲色仑濒,有的父母對孩子的需求視而不見,有的父母從不關注孩子心靈偷遗,有的父母甚至打罵孩子……別小看這些墩瞳。這些都在塑造2歲孩子的腦神經。他在5歲以前氏豌,大腦神經在時時刻刻工作喉酌,生活中的各種事件,都讓他形成了一定的神經回路泵喘,這些回路會決定他怎么思考泪电、感覺,還有怎么看待你纪铺。
孩子不聽話相速?孩子容易受其他孩子影響?孩子不好好和父母說話鲜锚?日后的種種問題和蚪,都可歸溯到親子關系上。我曾在公車上見到一對老夫妻的對話:
妻:我進孩子房間烹棉,他說“出去!這是我的屋子怯疤!”
夫大怒:“你為什么不說‘房本上寫的是我的名字浆洗!’”
能說出“出去!這是我的屋子集峦!”伏社,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老夫老妻尚不知反省塔淤,居然以為問題焦點在于房本名字摘昌。
那天在小區(qū)和一媽媽對話,她說:“唉高蜂,孩子上了學聪黎,容易被其他孩子帶壞啊备恤!”
能說出這句話的媽媽稿饰,和自己的孩子關系一定不夠親密,而且對孩子的心靈也沒有了解露泊。一個孩子離開父母喉镰,被其他孩子影響,那說明親子關系本來就有問題了惭笑。
如果孩子在父母身邊侣姆,靠著父母獲得智識上的提升以及由此產生的快樂生真,又能做自己,被父母尊重捺宗,形成好的品格柱蟀,他到了外面會和相似的孩子彼此吸引,也會和父母交流內心的感受偿凭,且不被評判产弹。他不會輕易受外面的影響。
老家有個孩子弯囊,親戚聚會時看著很乖痰哨,叔叔嬸子叫得很好,大家交口稱贊匾嘱。這都是表面斤斧。我們知道,他和父母的關系已經極其破碎惡劣霎烙。他不用離開父母撬讽,即使在家,都會受到網友的不成熟言論的影響和誘惑悬垃。等他離開父母游昼,更變本加厲。親戚們總結道“孩子到了外面真容易受影響俺⑷洹烘豌!”實際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我看到的第三個問題是:
太注重專家言論看彼,而忽視內心直覺廊佩。
有個媽媽看我看書,說“看書多了沒用靖榕,反而更困惑标锄。”這要么是你看得不夠多茁计,不能融會貫通料皇,要么是你過于信書,忽視了自己內心的直覺星压。
每個父母都有帶孩子的能力瓶蝴,需要向內挖掘自己的智慧∽饽唬可是舷手,在 專家鋪天蓋地的情況下,父母常常不知所措劲绪。尤其是各家言論矛盾時男窟,父母更是發(fā)出“專家們?yōu)槭裁床荒芙y(tǒng)一觀點”的感慨盆赤。可是歉眷,誰讓你那么信專家呢牺六?
父母最了解自己的寶寶,最能洞察寶寶的需求汗捡。專家應該幫助父母獲得這種洞察力和養(yǎng)孩子的內在智慧淑际、個性化方式。但很多專家只是教你很多細節(jié)扇住,分條縷析春缕,把父母搞得更迷惑。
我在 孩子小時候艘蹋,因為睡眠問題讀過大名鼎鼎的《嬰幼兒睡眠圣經》和網上有名的睡眠專家的言論锄贼。我發(fā)現(xiàn)這些雖然講得詳細,但破壞了我內心對寶寶的直覺女阀。有些關鍵性的東西不是靠知識宅荤。我后來清零了所有獲得的“知識”,自己觀察寶寶浸策,后來寶寶的睡眠問題解決了冯键,我也就此寫了文章。
這也是為什么我取消了很多公眾號庸汗。很多公眾號知識零碎不說惫确,還有誤導之嫌。比如有個百萬粉絲的叫大什么的公眾號夫晌,似乎巴不得父母什么都不懂,完全按部就班照他們教的做昧诱,連怎么訓練嬰兒爬行都長篇大論晓淀,順便販賣焦慮忽悠粉絲買他們的產品……當然里面也夾著真貨,但假貨都是這么流行起來的盏档。
今天就想到這些凶掰,先先到這里吧,下回見蜈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