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節(jié)過后潦匈,秋意漸濃,走在路上赚导,已有絲絲涼意。在長假的末尾赤惊,我給家做了一次大掃除吼旧。整理的過程是不斷與自己對話的過程,也再次印證了外在的物像都是內心的投射未舟。我們總能在每天居住的環(huán)境圈暗、職場的環(huán)境中捕捉到內心狀態(tài)的蛛絲馬跡。
衣櫥里的衣服裕膀,都是我喜歡的嗎员串?如果我穿上這些衣服去工作,是我想要呈現(xiàn)的職場狀態(tài)嗎昼扛?我的工位是干凈有序的嗎寸齐?我可以快速找到想要的資料嗎?
推薦給大家兩本非常知名的整理收納類書《斷舍離》和《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抄谐。趁夏秋換季渺鹦,給居住、工作的環(huán)境以及你的內心來一次大掃除吧蛹含!
一毅厚、不用收拾的收拾法
收拾在大多數(shù)人的印象里是即浪費時間又很累的體力活,特別是對于被“煙火氣”充斥的家里浦箱,這是一個不斷整理又馬上混亂的過程吸耿。當然,確是有人喜歡整理酷窥,喜歡收納咽安,我就有朋友因為熱愛成為了知名的家居博主,但這畢竟是少數(shù)竖幔,對于要面對生活各種挑戰(zhàn)的我們來說板乙,即使是喜歡整理,也沒辦法長久保持熱愛拳氢。
我原本以為《斷舍離》的作者山下英子女士是個特別喜歡整理收拾的人募逞,讀了書才發(fā)現(xiàn),她和大多數(shù)的我們一樣馋评,并不喜歡收拾放接。因為不喜歡收拾,便重新思考整理這件事留特,提出了斷舍離的新思路纠脾,讓大家從過去的整理模式中解放出來玛瘸。山下英子女士認為:
斷=斷絕想要進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東西
舍=舍棄家里到處泛濫的破爛兒
離=脫離對物品的執(zhí)念,處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的空間
斷舍離是一種不收拾的收拾法苟蹈。在斷舍離里糊渊,所謂收拾是“篩選出必須的東西”。在大多數(shù)的整理術慧脱、收納術中渺绒,“掃除”的意義都是含糊不清的。但在斷舍離里菱鸥,“掃除”明確地指上面所說的那種收拾宗兼,需要用利用收納術的整理,以及表現(xiàn)為掃氮采、擦殷绍、刷的打掃。因此鹊漠,我們平時認為的收拾其實大部分是整理主到、打掃的環(huán)節(jié)。其實贸呢,在斷舍離的概念里镰烧,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收拾是最重要的,如果收拾這步做好了楞陷,剩下的整理怔鳖、打掃環(huán)節(jié)就輕而易舉了。
二固蛾、無法丟棄的理由
剛剛已經(jīng)提到结执,收拾是最重要的,但也是最難的艾凯。因為面對堆滿各種物品的家或者工作場所献幔,我們時常無從下手,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不需要的東西在生活中到處泛濫呢趾诗?
第一是物質過度泛濫的社會蜡感。畢竟我們生活在一個不斷產生新東西的社會里,商家各種促銷活動恃泪,讓眼花繚亂的我們時刻有想掏腰包的沖動郑兴,不自覺地陷入折扣的陷阱。社會因素令物質不斷涌進來贝乎,而由于個人和社會的某些原因情连,這些涌進來的東西卻出不去,永遠就堆在自己這個空間里览效。
第二是家庭/工作環(huán)境却舀。假如你的家里有一家四口人虫几,那么四口人都擁有屬于各自的物品,而負責收拾屋子的卻只有你一個人挽拔,也就是說一個人要處理四個人的東西辆脸,所以處理不好很正常。有的人會說篱昔,我自己一個人住每强,就沒有這個家庭的困擾了。其實并不是州刽,請環(huán)顧一下你的家里,有沒有一些東西是萬里之外的父母覺得好浪箭,而你完全不喜歡穗椅?這些都是隱形的來自家庭的影響。當然如果你是在職場奶栖,不可避免的也要受公司氛圍的影響匹表。
第三點就是自我。顧名思義宣鄙,就是因為你自己內心的某些需求袍镀,導致囤積。針對自我冻晤,山下英子女士總結了三種扔不掉東西的人苇羡。
1.逃避現(xiàn)實型--總之我就是不想待在家里(如果是不想面對工作,那每天必須去的工作單位可就讓你更加內心煎熬了)鼻弧。
2.執(zhí)著過去型--那些回不去的幸福時光设江。
3.擔憂未來型--沒有了就會很不安。
大家打開衣柜攘轩,或者環(huán)視一下自己的家/辦公室叉存,分析一下那些“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物品度帮,自己是什么類型歼捏,對某些物品的執(zhí)著是什么,便一目了然笨篷。
三、從整理頭腦開始
針對最難的收拾這一個環(huán)節(jié)冕屯,山下英子女士給出了解決方案寂诱,那就是從整理頭腦開始。斷舍離是一種非常簡單的方法安聘,間而言之就是在行為上痰洒,先學會“舍”瓢棒,也就是把不需要的東西全都扔掉就行了。至于“舍”的秘訣丘喻,就是完全地以自己為中心脯宿,并且以當下為時間軸
??一個是我與物品的關系這條關系軸,即一切以“我”為軸心泉粉。
“自我軸心”的竅門--注意提問時的主語连霉。物品原本是因為“我用”才有價值,那么提問時就用“我喜不喜歡嗡靡,我用不用”而不是“眼鏡有用”跺撼、“筷子有用”作為主語。主語到底是“我”還是“物品”讨彼?請養(yǎng)成經(jīng)常如此自問的習慣吧歉井。
斷舍離與一般的整理收納術最大的區(qū)別就在于,斷舍離并非絕對要以把房間弄干凈為目的哈误,而是要通過收拾的過程了解并喜歡上真正的自己哩至,實現(xiàn)自我肯定感。斷舍離的主角蜜自,不是物品菩貌,而是自己,考慮的是“我自己”還需不需要它重荠。“扔了很可惜箭阶,還是留下來吧”,“這個買的時候很貴呢晚缩,還是留下來吧”尾膊,這些想法就是拿物品當主角。
??另一個是當下這條時間軸荞彼。
時間軸的定義就是選擇對“當下的我”來說最必要冈敛、最喜歡的物品。這個“我”鸣皂,即不是“過去的我”抓谴,也不是“未來的我”,而是“當下的我”寞缝。“當下的我”的需要癌压,是判斷物品去留的標準。這一點用在紀念品的取舍上最為直觀荆陆,一件存在箱底的紀念品滩届,可能曾經(jīng)是非常珍貴的禮物,現(xiàn)在已經(jīng)完全不需要了被啼,是否還要留著帜消?大家一定都有那么幾件掛在衣櫥里很久的衣服棠枉,一直想著以后可能會穿,可是一直沒有穿過吧泡挺。
四辈讶、行動中培養(yǎng)感知力
斷舍離是一個過程÷γǎ“斷”和“舍”都是doing贱除,也就是行動,action媳溺。不斷重復doing之后月幌,就能抵達感覺世界,也就達到being的狀態(tài)悬蔽。行動是與思考同時進行的飞醉,可從思考的狀態(tài)轉移到感覺的狀態(tài),這是一個重大的突破點屯阀。《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中篩選物品標準就是“怦然心動”轴术。這一點难衰,對剛剛開始做整理的人們來說并不容易,跟隨感覺逗栽,首要的是給自己一些時間盖袭,重新找回內心的感知力。
通過一次又一次行動彼宠,不斷的向自己發(fā)問鳄虱,不斷篩選,奪回被占據(jù)的空間和能量凭峡。也通過篩選物品的行為拙已,斬斷內心的拉扯,實現(xiàn)自我的完善摧冀。在這個過程中逐漸訓練自己的覺察力倍踪,磨練內在的感應力,慢慢讓自己沉浸在自己喜愛的物品中索昂,慢慢輕松快活起來建车。
徹底地篩選物品才是斷舍離的核心。但是快速篩選能力的養(yǎng)成唯有在一次又一次的行動中培養(yǎng)出來椒惨。
五缤至、實踐的方法
雖然斷舍離是一個不斷行動,逐漸培養(yǎng)的過程康谆,山下英子女士還是提供了一些具體可行的方法领斥,支持大家實踐嫉到。我選取了一些供大家參考。
??提高收拾動機的方法
面對雜亂無章的家/工位戒突,很多人無從下手屯碴,山下英子女士在實踐中總結出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聚焦于某一個場所。根據(jù)當天能把多少時間用在斷舍離上膊存,找出今天想要進行斷舍離的場所导而。這樣的話效率更高,而且人也更愿意付出努力隔崎。因此今艺,就算再忙,也可以從今天就開始斷舍離爵卒。比如利用十分鐘整理一下塞滿各種物品的包虚缎。
另外考慮一下我想通過斷舍離達到什么目的,選擇進行斷舍離的最初場所钓株,干勁就會增加实牡。
想實現(xiàn)的目的+需要的時間/當下有的時間+場所,這樣就能時時發(fā)現(xiàn)最適合斷舍離的時間和地點了轴合。比如创坞,現(xiàn)在到了換季的時候,我想實現(xiàn)有應季的適合的衣服受葛,那么我需要整理的就是衣櫥题涨;所有的衣服,這個工作量比較大总滩,那我需要的時間很長纲堵,我需要放在休息日進行。
只集中于一點做到完美闰渔,就能不知不覺地打開收拾的突破口席函。
??扔掉怎么看都是垃圾的東西
山下英子女士特別強調的是,減少物品=只要能徹底地收拾澜建,就根本不需要整理向挖、收納了。說到底炕舵,目的還是為了能夠減少物品何之。這其中最關鍵的就是要下狠心,而且還需要勇氣和覺悟咽筋。一切從扔東西開始溶推。
扔東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從最討厭的東西開始,一步一步篩選是通過大量實踐證實的可靠的方法蒜危。
??扔的時候要說“對不起”和“感謝”虱痕;把東西送給別人時,要說“請收下”辐赞。
我們都知道一切皆能量部翘,事實上垃圾是被放錯地方的物品,那我們要做的就是對這個物品曾經(jīng)帶給我們的便利表達感謝响委,并且充滿感恩的送到當下需要它的地方去新思。
??取舍選擇剩下的物品
接下來就是整理和收納的環(huán)節(jié)。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最重要的是三分法赘风。對不同場所的物品簡單進行分類夹囚,然后在分成的一類中開始新一輪的三分類,然后根據(jù)實際需要繼續(xù)分類下去邀窃。不斷地重復三分法荸哟,可以避免整理物品時造成的混亂。
??七瞬捕、五鞍历、一原則
看不見的收納空間只放滿七成;看得見的收納空間只放滿五成肪虎;給別人看的收納空間只放一成堰燎。同時實行總量限制的替換原則,每增加一項笋轨,相應的就要減少一項。通過限制總量赊淑,更加嚴格地篩選出自己喜歡的物品爵政,自然而然地提升了品位。
??打造物品外觀形態(tài)的兩個原則
只需一個動作原則--一個動作就能完成陶缺。拿出物品所需要的動作钾挟,充其量只有打開柜門、取出物品這兩個動作饱岸。
自立掺出、自由、自在法則:有意識地讓收納工具里的東西不管任何時候都能“立”起來苫费。物品的擺放方式是否便于選擇汤锨,是整理的標準。
六百框、從信息過多到知行合一
中國有“相”的概念闲礼,斷舍離中也有“相”的概念,就像我們常說的相由心生,人的住所狀態(tài)柬泽、工作場所的狀態(tài)往往會呈現(xiàn)出本人的一些問題慎菲。更多地了解看得見的世界,以讓自己變得更好锨并,就是斷舍離的宗旨露该。
大家熟知的冰山理論認為,在人的意識中第煮,只有4%到15%屬于外顯意識解幼。剩下的則是水面下看不見的巨大冰山。假設斷舍離中“看的見的世界”也占這樣的比例空盼,我們要做的就是通過僅占4%到15%的“看得見的世界”的變動书幕,讓“看不見的世界”一起變化。通過不斷持續(xù)的行動揽趾,扔掉那些多余的信息台汇,只需選擇自己能夠付諸行動的信息。訓練自己感知外界的能力篱瞎,同時讓外在的呈現(xiàn)越來越符合心意苟呐,實現(xiàn)內外統(tǒng)一,知行合一俐筋。
后記:斷舍離后牵素,眼前呈現(xiàn)的一切像是一面鏡子折射出當前我的狀態(tài),也梳理了自己想要呈現(xiàn)的狀態(tài)澄者。似乎是通過這個過程為我之后想要去到的方向按下了確認鍵笆呆,這是整理帶給我的收獲。希望大家在整理的過程中粱挡,能逐漸撣去困擾內心的塵埃赠幕。
山下英子女士的《斷舍離》是對原理的解釋以及對難以取舍的“篩選”部分的指導磕潮;近藤麻理惠女士的《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更像是一本工具書撤师,對具體方法進行了細致的講解。大家可以根據(jù)需要結合看季研。
祝你在整理中遇見更好的自己嫌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