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株洲所視頻:馬角壩的故事探尋株洲所成長的秘訣,探尋上世紀國產第一代電力機車科研攻關歷程。正是樓修力著名軌道機車專家的親身經歷轴踱!
樓修力講好馬角壩的故事,回憶片段系列
回憶片段之一
傅院士用人不疑
1973年1月谚赎,傅志寰院士(時任株洲所生產組組長)是將材淫僻,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壶唤,單派青年技術員樓修力去馬角壩機務段雳灵,樓修力帶著親自設計的三個方案(原件保留),只身前去征求意見闸盔,這是株洲所講馬角壩故事的序幕悯辙。通過講課介紹三個方案的工作原理,這三個方案分別是:33位方案迎吵,17位方案和9位8段調方案躲撰,馬角壩段領導和技術人員經過反復研究和討論,最后與樓修力一起正式確定用第三方案钓觉,即9位8段調晶閘管級間平滑調壓方案茴肥。
1973年8月15月在韶山1型31號機車上改造成功,但正式名稱還沒有定下來荡灾,直到1975年3月27~31日瓤狐,召開鐵道部鑒定會,樓修力向會議作設計工作匯報時批幌,幾經修改后才正式確定下來(保留原件)础锐,晶閘管級間平滑調壓名稱第一次刋登在《機車電傳動》1975年No2期(總第14期)SS1031機車專輯上。
株洲所探尋上世紀國產第一代電力機車攻關歷程拉開序幕荧缘!
回憶片段之二皆警,
1976年電力機車質量研討會;
1976年1月7日至13日截粗,在株機廠由鐵道部工總局技術處副處長蔣之驥主持召開信姓。整整5天鸵隧,鐵道部內領導和專家,(包括株洲所傅志寰意推,樓修力豆瘫,株機廠靳占林和劉友梅等)約40人出席,研討電力機車如何提高質量適應鐵路輪乘制的需要菊值,會上以機務局內電處處長許國強為代表的領導和專家提出將韶山1型新車生產改為晶閘管級間平滑調壓外驱,即SS1031號機車方式。
同年12月蔣之驥建議:考慮當前電力機車發(fā)展的急需和我國電子技術發(fā)展的實際情況腻窒,提出了先將韶山1型電力機車改為晶閘管級間平滑調壓(后來的韶山3型電力機車)昵宇。此建議得到鐵道部的采納,1977年下任務書儿子,1978年落成瓦哎。這就是韶山3型采用韶山1型31號晶閘管級間平滑調壓成果的全過程。
回憶片段之三
出色完成丁所長交給的任務
1979年全國開展質量月活動典徊,株洲所黨委書記劉誠帶隊去馬角壩機務段訪問杭煎,段方反映1973年8月開始已改造的小批量晶閘管級間平滑調壓機車,還存在工作可靠性問題卒落,回所后由科研科帶隊派員去解決問題羡铲,去了幾次,無功而返儡毕。當時株洲所所長丁愛國想到了已在情報室工作的原設計人樓修力去現(xiàn)場解決問題也切,我接受任務后立即開展工作,了解情況腰湾,分析和查找資料雷恃。根據當時所長介紹的情況、提供的資料和我多年從事晶閘管系統(tǒng)控制技術的經驗:提出先在所內進行地面試驗费坊,提高系統(tǒng)擾干擾的能力倒槐,地面試驗通過后,再到馬角壩段去解決問題附井。終于地面試驗很成功讨越,我們情報研究室包括我一起共4個同事,帶著符合要求的晶閘管備品永毅,總共前后不到半個月把跨,徹底的解決了韶山1型晶閘管級間平滑調壓的系統(tǒng)可靠性問題。株洲所探尋上世紀第一代國產電力機車科研攻關的歷程大功告成沼死!
回憶片段之四
許處長盛贊樓修力
在1988年6月15日在株洲召開韶山4型電力機車鑒定會着逐,會議由鐵道部科技局局長傅志寰主持,鐵道部屠總、全路領導耸别、專家和教授參加健芭,株洲所由丁愛國、樓修力等8人出席秀姐,在6月15日下午會議上吟榴,機務局電內電處長許國強在發(fā)言中提到:當初設有樓修力這樣搞那樣搞我們是不會也不敢下達韶山3和韶山4的設計任務書的。
韶山1型31號電力機車囊扳,是1975年3月在成都局馬角壩段務段鑒定的,在會上我代表聯(lián)合攻關組作設計改進匯報兜看,時間已過去了13年锥咸,這位鐵道部電力機車主管領導還記得我的名字,值得慶佩细移,他用最樸素的語言搏予,表達對株洲所在韶山1型31號機車采用晶閘管級間平滑調科研攻關的肯定,也是對株洲所敢為人先為電力機車提供晶閘管自主核心技術的贊揚弧轧!網頁鏈接
回憶片段之五
我與趙小剛一起講好馬角壩的故事
我為什么如此敬佩南車董事長趙小剛雪侥,是多次接觸和共同開創(chuàng)過程中形成的。是他首先在他的著作《與速度同行一一親歷中國鐵工業(yè)40年》第36頁中寫道:1973年精绎,這種(500安)晶閘管被應用到韶山1型31號機車的級間調壓改造工程上速缨,大獲成功,是中國第二代晶閘管相控電力機車實現(xiàn)技術替代的開始代乃。這正是株洲所探尋上世紀國產第一代電力機車科研攻關的序幕和最強音旬牲!一個共產黨員毫不隱瞞自己的觀點,使我非常佩服搁吓!正是韶山1型31機車晶閘管級間平滑調壓大獲成功原茅,從此晶閘管作為電力機車的“機芯”一直運行在電氣化鐵路上,開啟了中國電力機車自主快速發(fā)展新時代堕仔。
小剛同志是一位與時俱進的學習型領導擂橘,從工人成長為企業(yè)管理專家,並擔任南車董事長摩骨。
曾在50年前的1973年通贞,聆聽過我在株洲所車間關于晶閘管級間平滑調壓的講課,課后唯一提問題的正是他仿吞。
十年后滑频,在我主編《韶山1型電力機車》開始的1983年,他主動提供一本巜可控硅應用》的書籍唤冈,希望我寫入更多電子技術原理和株洲所在電力機車上應用電子技術的內容峡迷。
1994年小剛已是株洲所黨委書記,主管營銷副所長,當微控制裝置訂單面臨丟失風險的關鍵時刻绘搞,他在北京彤避,要在戚墅堰工廠接聽他電話的營銷工程師李東林〈現(xiàn)任中車株洲所董事長)將電話轉給我接聽,征求我的意見夯辖,我告訴他可按原計劃生產十套琉预,競爭對手暫時生產不了,聽了我的話蒿褂,書記就放心了圆米。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他作為株洲所黨委書記兼副所長啄栓,親自帶領十多位年輕人赴馬角壩娄帖,利用8k車引進技術將韶山3型123號機車改為晶閘管相控的機車,他領導并親自實踐昙楚,推動電力機車技術的進步(詳見沖出“圍城”當鯰魚的日子)近速,這是株洲所講好馬角壩故事的續(xù)篇,馬角壩的故事圓滿結束堪旧。
樓修力作為株洲所團隊的一員削葱,能為中國電力機車提供關鍵核心技術,是株洲所領導和科技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結果淳梦,是值得自豪的析砸,其典型事跡將被戴入史冊,株洲所老一輩科研攻關的首創(chuàng)精神和成事精神爆袍,將一代一代傳承下去干厚,永續(xù)株洲所的輝煌,從而為中國式現(xiàn)代作出應有的貢獻螃宙![/cp]
后記
樓修力1965年上海交大電力機車畢業(yè)蛮瞄,到株洲所后去工廠勞動二年。不到六年的電子技術應用實踐谆扎,就成為電力機車晶閘管級間平滑調壓的首創(chuàng)人挂捅,技術水平與原引進國蘇聯(lián)處于並跑狀態(tài)。這充分說明知識青年是最有首創(chuàng)精神和能力的堂湖,科技強國闲先,希望在青年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