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的后門,就是東湖.考研期間,我最喜歡去的地方就是:從凌波門出去,到以前武大的東湖游泳池中的平臺上,看不同的東湖之景.
雨天的東湖之景,可能更加讓我記憶深刻.或許因為雨天的東湖,從它上面吹過的狂風(fēng),伴著傾盆大雨,我偏于這湖中的一角,聽風(fēng)吹過的呼嘯,總能感受自己的渺小和卑微.
遠(yuǎn)處的雨幕正好遮著整個校園,雨大時,連湖旁的環(huán)校公路都看不清楚.我被這樣的天氣隔離在一個可能被人遺忘的水泥平臺的一角,所有的疲倦,不安,亦或是快樂,都交給了一片風(fēng)雨交加之中的寧靜.后來聽見雨聲,總能讓我更加平靜.夜晚的雨聲,會讓我睡得更安穩(wěn).或許就因為時常去傾聽過這樣一種大自然的聲音,讓我對這種聲音產(chǎn)生了良性條件反射.
在這樣的雨天,除了有一兩次遇到比較瘋狂的熱戀男女,和我一樣傻傻享受這雨,幾乎是沒有其他人打擾這份寧靜了.而當(dāng)雨下得很大,舉目都是大浪和白色雨幕,隨著時間的流逝,會讓人有置身于另一個星球的錯覺.特別是波浪起伏中,夾雜著閃電撕破低黑的天空,連一點點另外生命的氣息都不能感受到時,那種孤獨中莫名的恐懼,足夠讓人覺得自己是多么脆弱.而這時偶然能看到一個隨波飄蕩的小小綠點,足能讓人感到生命的存在,孤獨感會減少許多.人有時候真的很奇怪,本來是平時不起眼的小小浮萍,因為不同的境遇,竟然會讓人產(chǎn)生親切.
浮萍的飄蕩,總有種逆來順受的無助感.隨波逐流,恰到好處,感嘆古人的精確和生動.或許,生存所表現(xiàn)出的智慧,總能讓人--一種善于思索的物種為之感嘆.對于浮萍來說,人類的憂愁,有時的多愁善感,是多么的可笑.范仲淹所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雖說是曠達(dá),但是他同樣承認(rèn),人可以喜,可以悲.只是感情觸動的條件有所限制罷了.但是,推測范仲淹是否也曾為情所困,也曾為國家現(xiàn)實所悲?更可能,當(dāng)他說出這樣一句話,只不過是一句立志的言語,而在物,在己,不由自主的情感表現(xiàn),或許一樣表現(xiàn)得酣暢淋漓.過于豐富的情感,有時候讓人類否定自己存在的可能.
其實,類比于浮萍,些許人的生存不就是漂于古之稱"江湖"現(xiàn)在稱為"社會"之中.可能遠(yuǎn)離家鄉(xiāng),隨著各種交通工具,拖著疲憊的身體,奔波,忙碌.或許是為了"理想",或許為了"現(xiàn)實",去拼搏心中期待的更美好.但是當(dāng)最困難時刻的來臨,就如浮萍面對這樣一場傾盆大雨,外加雷電交加,狂風(fēng)大作,唯一能夠堅持的或許就剩下"活下去"的信念和無助的承受吧.而這樣的境遇,總能讓我們明白,我們唯一擁有的是對機會的把握.時間總是有限的,生命也不完全屬于我們,這就注定了我們必須在一個特定的時間,好好把握我們所擁有的這一點點東西.偶爾有過放棄的猶豫,想到浮萍,或許它永遠(yuǎn)都不會明白有一個放棄和不放棄的選擇方式吧.
在困難的際遇,我們可以把這樣的際遇想到最糟糕的境地.捫心自問,唯一剩下的只有堅持和對生存的渴望.連美好的憧憬都不曾留在身邊.
或許,浮萍也會和我們一樣感到無助和孤單的時候吧.不過它有也許只是那么短短的不到一秒的時間.對于這個科學(xué)命題的闡述,還是留給未來吧.我們可以大膽假設(shè),在1/2秒里,浮萍感到了無助和孤單,它該怎么辦?呵呵...超幼稚的問題,相對于它長長的生命周期,1/2秒足夠讓它忽略這樣一個"事件"的發(fā)生.而人類持續(xù)的孤單和無助,特別是"江湖"或"社會"環(huán)境下,逆境或過大的壓力是可能不止持續(xù)一天,兩天,三天,而是比較長的一段時間.這就需要一些人,更加有藝術(shù)性去面對這樣的壓力.
不管怎樣,既然自己都明白和浮萍一樣,為什么不能和浮萍一樣有韌勁和對生存最基本的渴望呢?也許,有一天,我要輸在時間面前,我會很有些狼狽地放棄現(xiàn)在的寶貴生命.但是,當(dāng)我擁有它的時候,我就應(yīng)該珍惜能給予我的時間和對未來美好憧憬的"奢侈品".做一些值得的選擇,和事情,會是一個比較好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