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會看這本書,我最近發(fā)現(xiàn)我的情緒總是不知覺被被人牽著鼻子走未桥,莫名的焦慮笔刹、煩躁,很影響工作效率和家庭關系冬耿,所以就翻開了這本書舌菜。
以下我是讀書的筆記和感悟:
當遇到外界不好(也有可能是出乎意料、超出掌控)的人或事時亦镶,我們可能變得過分煩躁酷师、過分生氣、過分抑郁染乌,或者過分內疚,這是四種我們最常見的情緒反應懂讯。作者認為荷憋,一個人的情緒反應跟誘發(fā)性事件,也就是一些不好的褐望、倒霉的人或事勒庄,有一定的關聯(lián),但真正起決定性作用的是這個人對誘發(fā)性事件的看法或者說信念瘫里。這個理念就是著名的ABC法則:
A:誘發(fā)性事件(特定情形和特定人)
B:你對誘發(fā)性事件的信念?(看法实蔽、思考或者判斷)
C:你的感受和行為
ABC法則包含了行為、認知和情緒三個要素谨读,并且這三個要素是緊密結合局装、相互影響的±椭常“任何情緒都是合理且正常的铐尚,從情緒到行為如何建立連接是情緒控制的關鍵”《咭觯看似平淡的文字卻力量無窮宣增,把情緒和行為拆解開,接納情緒矛缨,認知事實爹脾,然后等情緒平緩之后帖旨,用理性去解釋闡述去重新定義行為。
通常我們會通過嘗試改變A,來改善C灵妨,這是慣性思維解阅,就好像小孩子一頓沒有好好吃飯,父母就很焦慮闷串,似乎不吃了這頓飯瓮钥,就不能夠好好長身體,然后喂飯烹吵、哄騙碉熄、利誘各種法子都用上。其實我們細細思考一下就知道餓一頓沒有什么關系肋拔,這一頓餓了锈津,下一頓孩子必定就會主動吃飯。所以關鍵在于B——在A處發(fā)生的事是否真實不重要凉蜂,你在B處的所思所想才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你在C處的感覺和行動琼梆。
在明確了B是關鍵之后,那么那些產生不好的過激反應窿吩,都有怎么樣的B茎杂?文中給了三種最常見的非理性思維:
1. 恐怖化:刻意放大誘發(fā)性事件的危害,“萬一……怎么辦纫雁?”我最近就是常常陷入這種思維:最近受疫情影響收入大幅減少煌往,我就會時不時萬一到了下個月還不能恢復原本工作,家庭完全失去經濟來源要怎么辦轧邪?然后這種情緒會讓焦慮刽脖、暴躁。
2.應該化:絕對論思維忌愚,就是一種“我必須……”曲管、“我(或者他人)一定……”。在戀愛中硕糊,就很容易產生一種他就應該對我好院水,百依百順,這樣子的期望過高癌幕,就很容易導致失望或者不滿情緒衙耕,從而影響到關系。
3. 合理化:若反應話的思維勺远,把很多不合理的事情自我解釋為合理的橙喘。“就那樣子吧……”胶逢、“能怎么樣呢厅瞎?”總是在回避饰潜、掩蓋或者否定事件產生的影響,不能夠直面面對困境和簸。
那除了這三種非理性思維方式之外彭雾,有沒有更好的思維方式,讓我們有更好的選擇锁保?(這里我想到了《第三選擇》這本書薯酝,也是前不久才看過的)關于“更好的選擇”的思維模式——放下執(zhí)念,接受結果爽柒,作者給了四個步驟:
步驟1:反思自己的C:我的感覺/行為是不是過激了吴菠?是不是合適的?
步驟2:認真審視導致自己情緒失控的B是什么浩村?是自己做葵、他人和事情的?
步驟3:挑戰(zhàn)自己的B心墅,對現(xiàn)在的處境質疑酿矢,反思,尋求方法
步驟4:“更好的選擇”是什么怎燥?然后從這個出發(fā)瘫筐,代替非理性思維。
通篇看完下來铐姚,我認為其實和情緒和解的關鍵點在于挖掘到情緒背后的需求點严肪,并用正確的溝通方式表達出來,向相關的人表達自己最真實的感受谦屑。我在焦慮家庭收入的背后,內心真正的感受是另一半的不滿和不信任篇梭,怕他的無作為要讓我獨自承擔家庭經濟的支出和孩子的教育氢橙,在這種情緒下,我唯恐失去目前的工作恬偷,給自己過大的壓力悍手,在家庭溝通中不經意將不滿、埋怨無緣由的表達出來袍患,導致親密關系失衡坦康。那有沒有更好的選擇呢?有的诡延,攘外必先安內滞欠,我想是時候梳理一下面臨的問題和內心的顧慮,將真實的想法與家庭成員進行溝通肆良,共同尋求更好解決方法筛璧。
junyu
202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