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盧浮宮的認識版姑,我可以說是非常遺憾柱搜。雖然去過兩次,但每次都按照中文小冊子去參觀剥险。自己雖然也做了一些功課聪蘸,但當看到原作時,仍然不能體會那些雕刻和繪畫所表現出的藝術之美炒嘲。
盧浮宮免費發(fā)放給游客的小冊子宇姚,語言生疏蹩腳,介紹得也尤其簡單夫凸,只粗略介紹作品的名稱浑劳,作者的名字及生卒,幾乎沒有更多關于作品的信息夭拌。
這本《蔣勛的盧浮宮》是第二次從法國回來后買的魔熏。當讀到前言的時候,就被蔣老師的一段話打動:我學習“美術史”鸽扁,學習“美”蒜绽,只為能解開普通百姓對“美”的疑惑。我設想一個閱讀中文的游客桶现,可以帶著一本書躲雅,慢慢在盧浮宮里徜徉欣賞,不慌不忙骡和,但也不會遺漏最重要的作品……許多朋友知道我在巴黎的黃昏有一條穿越盧浮宮的“私密路線”相赁,我把這條“私密路線”寫在這本書里,給年輕朋友一個夢想慰于,在成年后可以實現钮科。
我想當初如果提前看了這本書,那么我參觀盧浮宮的時候婆赠,會更有目的性绵脯,更有重點,更能深刻地體會藝術之美。
利用幾天的時間蛆挫,整理出這個筆記赃承,為今后打算去盧浮宮的朋友,更為我自己璃吧,整理一條思路楣导。跟著蔣勛老師的“私密路線”認真地欣賞盧浮宮帶給我們的美的體驗。
通過「一起電腦版」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