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媽媽發(fā)朋友圈說:“如今做媽媽太難了,我是尊重孩子溉瓶,卻被親朋好友指責是溺愛急鳄。請哪位大神告訴我,什么樣的愛是溺愛堰酿?”
其實疾宏,為人父母誰沒有這樣的困惑?嚴厲了触创,怕孩子變得膽小怕事坎藐。松懈了,又擔心調(diào)皮得無法無天。就這樣陷入兩難之境…...
01
可以說岩馍,80后90后的父母碉咆,是開始覺醒的父母。我們小的時候蛀恩,大都是被我們的父母用簡單粗暴又傳統(tǒng)樸實的方法教育的疫铜。
簡單說,就是做錯事情要挨罵甚至挨打双谆,被要求“一定要乖壳咕,要聽大人的話”。
被灌輸“爸爸媽媽為了你好辛苦顽馋,你長大了一定要孝順和報答父母”諸如此類的觀念谓厘。
成為父母之后,我們開始學習和自省寸谜,明白了“孩子是獨立的個體竟稳,也應該被我們尊重”等道理。不過熊痴,你真的懂得如何“尊重”孩子嗎他爸?
你帶五歲的兒子打預防針,雖然事先鋪墊鼓勵愁拭,打的時候讲逛,他卻還是哭得驚天動地。
打完針留觀的半小時里岭埠,他依然哭哭啼啼盏混,你耐著性子百般勸慰“好了好了不疼了啊”。
他都還在抽抽嗒嗒惜论,時不時還高一聲抽泣许赃。旁人對你側(cè)目,你覺得尷尬馆类,開始不耐煩混聊。
你皺著眉頭說:“行了行了,打個針該有多疼呢乾巧?男子漢勇敢一點啊句喜。”
孩子不買賬沟于,你繼續(xù)說:“看看人家女孩子都比你堅強咳胃,人家都不哭了,你就閉嘴吧旷太≌剐福”
耐心被磨光的你销睁,忍不住覺得自己的兒子不聽話,說不定還會生氣地威脅他:“再哭我就不理你了按嫜隆冻记!”
甚至是“再哭我就打你了”這樣的話。怎么樣来惧,類似這樣的場景熟悉嗎冗栗?
坦白講,這樣的媽媽已經(jīng)是很有耐心的媽媽了违寞,能做到鋪墊贞瞒、鼓勵偶房、勸慰這幾點趁曼。只不過對孩子“執(zhí)著”的哭泣,少了一點尊重棕洋。
是的挡闰,你沒看錯,是“尊重”掰盘。
尊重孩子的第一要點摄悯,首先就是尊重孩子的感受。也就是從孩子的角度出發(fā)愧捕,去理解他的感受奢驯。
你覺得打針不疼,那是你次绘。別的孩子能忍住哭泣瘪阁,那是別的孩子。
你的孩子邮偎,對打針的疼痛管跺,有他獨特的感受。不要覺得他小題大做禾进,不要覺得他不夠堅強豁跑,更不要理會別人的側(cè)目。
孩子的成長有快有慢泻云,不必要求他“堅強懂事”艇拍。你只需要緊緊把他摟住,很真誠地對他說:“打針好疼是不是宠纯?
孩子你受苦啦卸夕。”不必接著講大道理(因為打針前你已經(jīng)講過了征椒,別低估孩子的記憶力)娇哆。
只要想辦法轉(zhuǎn)移他的注意力就行了。尊重他的感受,尊重他對待疼痛的方式碍讨,這才是此刻對他最大的支持和安慰治力。
02
有一位父親講起孩子的故事,說那時候在老家勃黍,兒子常常跟奶奶一起午睡宵统。
有一天,他在房內(nèi)看書覆获,突然聽到兒子在對面屋內(nèi)大哭马澈。進去后發(fā)現(xiàn)。
原來是兒子在午睡時尿床了弄息。大概所有的小孩都避不開這件丟人的事……
奶奶沒有動手打他痊班,但是給他換褲子的時候,他卻吵著不穿那條綠色的褲子摹量。
這時奶奶就火了涤伐,邊罵邊給他套了進去,又被他自己給踹了出來缨称,踢到了地上凝果。?
這個父親了解自己的孩子,知道他其實是尿床了睦尽,本身就不好受器净,怕挨批評,想轉(zhuǎn)移大人們的注意力当凡,奶奶的斥責山害,讓他的情緒失控了。?
父親去抱他的時候宁玫,他還很抗拒粗恢。于是這位父親跟他說“尿床了沒關(guān)系,爸爸小時候也經(jīng)常尿床欧瘪。
有一次還被你奶奶打了屁股呢眷射,小孩子都是這樣,等你長大就好了佛掖⊙铮”兒子的情緒稍微緩和了一點。?
“來芥被,告訴我欧宜,為什么不穿這條褲子?”“痛拴魄,穿著不舒服”這位父親掀起他衣服看了一下冗茸,原來是褲頭的松緊帶太緊席镀,勒出了印子。
看到做父親的在柜子里找衣服夏漱,奶奶看不過去了豪诲,說:“就知道慣著他,我看你今后怎么管得了挂绰∈豪椋”
這位父親沒有說話,他覺得葵蒂,孩子這時候需要理解交播,需要安慰。
如果這也是溺愛践付,那就這樣愛著他秦士。
如果一定要給尊重和溺愛找一條界限的話。
我覺得有兩個參考點可以考慮:看父母是不是尊重“孩子還是一個‘孩子’”荔仁。
另外看孩子發(fā)脾氣或者需求時伍宦,是因為能力的限制還是故意地發(fā)小脾氣。?
這其實就是對父母的考驗了乏梁。
尊重“孩子還是一個孩子”,不是說“孩子小关贵,什么都不懂遇骑,以后再說”的放任不管,而是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他們的需求揖曾。?
我們見過太多被溺愛毀掉的孩子落萎,要么出于放任而沒有規(guī)矩的愛。
要么是父母被孩子控制炭剪,失去了原則和方向练链。其實,很多時候奴拦,孩子提的小要求并不過分媒鼓,那是他們內(nèi)心的期盼。
03
上次看了一篇文章错妖,講的是一家人去海邊玩耍的故事绿鸣。
回家的路上,孩子弄丟了貝殼而哭鬧不止暂氯。因為天色已晚潮模,媽媽并不想“寵溺”孩子而折返回去,想讓孩子接受“人生是充滿無奈的痴施∏嫦幔”
而爸爸卻答應陪孩子回去再撿一次貝殼究流。這時孩子喜笑顏開,開心地撿回了滿滿的一袋貝殼动遭。
這次經(jīng)歷梯嗽,讓媽媽感受到了心靈的震撼。因為孩子一直記得這件事沽损,還跟老師同學分享這個溫暖的故事灯节。
人生的確充滿了無奈,不是什么事都會順心順意绵估。但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炎疆。
父母為什么不多給孩子一些這樣的溫暖呢?孩子有時候真的只是一個孩子而已国裳,多給他們一次機會形入。
在養(yǎng)育孩子的路上,請一定多一點耐心缝左。?
一位母親在整理東西的時候亿遂,總會不小時弄丟孩子的小玩具。他就會哭著要媽媽給找回來渺杉。怎么辦蛇数?
于是就會經(jīng)常看到一家人翻開垃圾袋找東西的場景……無論最后找到與否是越,這都會讓孩子覺得在這個家庭里耳舅。
她是被尊重的獨立的個體,而媽媽也學會在丟東西前詢問一下小家伙還需不需要倚评。這就是小小的尊重吧浦徊。
瞧!看上去像極了溺愛天梧】裕可這都是孩子正常的表達和需求呀!反而讓父母得到了成長呢岗,學會尊重孩子冕香,學會如何去愛孩子。
告別溺愛敷燎,教他勤勞善良暂筝,正直勇敢,但也告別粗魯硬贯,父母的尊重和理解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條件焕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