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是孩子的模板
行動的人總會擊敗不行動的人!
在上一篇的【《富爸爸窮爸爸》帶著孩子去賣書‖實踐篇1】中講到:我和兒子把他看過的部分書籍經(jīng)過五折的價格售了出去庐橙。其一:對于大人們來說出于同情的心理也好,出于實惠的價格也罷攀痊!他們最終還是愿意為知識付費的忿等。其二:對于孩子們來說,他們在學校中閱讀的習慣形成了蝴蝶效應蝌戒。這樣一來,一場多米諾骨牌式的閱讀方式勢必蔚然成風沼琉。這也是為什么我們的書能賣出去的原因北苟!
我和兒子靠彼此富有思考的頭腦為他自己掙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為此:一手握著賬本打瘪,一手攥著自己掙的錢的他友鼻,終于嘗到了自己親自掙錢的喜悅感和成就感!這是他自己創(chuàng)業(yè)和靠給別人打工的最大區(qū)別闺骚。我讓他明白了:如果他為錢工作彩扔,他就把力量給了他的雇主;如果讓錢為他自己工作僻爽,他就能控制這種力量虫碉。讓他較早的明白并且擺脫“老鼠賽跑”的怪圈,為他最終進入“快車道”打下良好的經(jīng)濟基礎(chǔ)和思想基礎(chǔ)进泼。
即使是一個有著安穩(wěn)工作的雇員乳绕,如果沒有財務頭腦绞惦,任然躲不開財務上的陷阱。
這是目前為止學校所不能教給他的知識洋措!
那么問題又來了:如果我們把現(xiàn)有的存書一股腦的都賣出去(當然是品相好的)以后济蝉,我們又將何去何存?
經(jīng)過我倆的思考與對比后我們一致認為菠发,我們售出去的書其實是我們賠出去的錢王滤。
以一本十元錢的書為例:
可要是不賣的話,那就是存有多少書就會賠有多少錢滓鸠。前者是我們目前能想到的最好的二手書處理方法雁乡!
這樣一來我倆的營銷手法就和羅伯特-清崎所說的“讓錢為自己工作”的理論背道而馳了。
于是糜俗,我倆在想:“即然我家有很多書踱稍,那么別人家也是同樣的道理。他們也一定為家里的書多而發(fā)愁悠抹,拿我自己來說十元錢買的一本書看過一遍以后珠月,依然嶄新如初。要我當破書廢紙以稱斤論兩去賣掉楔敌,實屬于心不忍啤挎。那么:我們能不能以高于廢品收購的價格,低于我們五折售出的價格收購它們呢”卵凑?一來可以解決別人書多無地兒堆放的狀況庆聘,二來可以從中賺取差價。
我倆最終決定以一折的價格收購少兒類勺卢,無涂鴉掏觉,七成新以上的二手書。
同樣以一本10元錢的書為例:
這樣一來值漫,我們就“扭虧為盈”了澳腹。實現(xiàn)了錢掙錢,錢生錢的良性循環(huán)杨何。真正做到了用別人的書掙自己的錢酱塔!套用一句比較流行的廣告語那就是:我們不生產(chǎn)書,我們只是書店的搬運工危虱!
由于有了上一次賣書的經(jīng)歷羊娃,所以收書的行動我倆也是說干就干。我把他上個禮拜掙的錢全部換成一塊的埃跷,剩下的事情就是他自己的了蕊玷。
兒子整合了“資源”邮利,把這個消息告訴給了和他一起玩耍的小伙伴,在征得家長的同意后垃帅;兒子實行了我倆事先制定好的方案延届。他們很樂意可以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兒子則更愿意一塊換四塊贸诚。這樣一來我倆就解決了沒書可賣的囧境方庭!
不管是賣書也好,收書也罷酱固!既鍛煉了兒子的膽識械念,也檢驗了他的運算能力;既讓他明白了“創(chuàng)業(yè)”的艱辛运悲,也讓他感受了掙到錢后的甜蜜龄减。
現(xiàn)在,在兒子眼里他的一塊錢就是經(jīng)過他變了戲法的四塊錢班眯。
我會努力讓他明白資產(chǎn)與負債的區(qū)別欺殿。即:資產(chǎn)是能給自己帶來財富的東西,負債是把錢從自己口袋里拿出去的東西鳖敷。比如房子脖苏、車子。把房子當資產(chǎn)的想法和那種認為錢越多就能買更大的房子或更多東西的理財哲學就是今天這個債臺高筑的社會的基礎(chǔ)定踱;車子毋庸置疑是消耗品棍潘。在你還不能用資產(chǎn)項為你生產(chǎn)出來的錢購買你想要的東西,或者為你所購買的消耗品買單的話崖媚;那么我給年輕朋友的建議是:“暫時先不要貸款買房買車亦歉,把你的工資投資于能給你帶來收入的資產(chǎn)項”。
過去的兒子特別期待禮拜天畅哑。因為他可以在寫完作業(yè)的情況下肴楷,玩到忘乎所以!現(xiàn)在的兒子特別期待禮拜天荠呐。因為他可以在寫完作業(yè)的情況下赛蔫,掙錢掙到天昏地暗!
當然這是學習之外的課題泥张。今年他十二歲呵恢。已經(jīng)平均每個星期可以賣到100元錢了(如果在沒有特殊的情況下)。學習跟掙錢已經(jīng)成為他必須每天需要學習和思考的問題了媚创!
兒子現(xiàn)在已經(jīng)基本實現(xiàn)了財務自由渗钉,有了屬于自己的“小金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