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把印歐語系中剩下的幾個常用的格剿另,包括離格(奪格)雇锡、呼格和方位格講一下逛钻。
離格
離格,顧名思義锰提,最初是表示某物體從某處脫離出來的意思曙痘。拉丁語和古希臘語中都有此格。離格可以用“out of”和“away from”一類的介詞代替立肘。舉個例子(例句出自維基百科):
eōs ? ? ? ? ? ? ? ? ? ? ? ?timōre ? ? ? ? ? ? ? ? ? līberāvit
They.ACC.3PL. ?fear.ABL.SG ? ? ? ?liberate.3SG.PRF
He freed them from fear.
在這里面timōre就使用了離格边坤,表示“from fear”。上面的三行其實是語言學里常用的一個叫GLOSS(注釋)的分析方法谅年,即在原句下面惩嘉,把句中每個成分都進行語義或句法上的分析,并以縮寫的形式標在成分的原意旁邊踢故,再另起一行寫翻譯文黎。注意,在該句中主語的He被省略了殿较,但我們依然能從拉丁語主謂一致的原則中判斷出來主語是第三人稱單數(shù)(不過我對拉丁語了解不多耸峭,不知道怎么體現(xiàn)出陽性的)。
呼格
當說話人直接以名字稱呼對方的時候淋纲,名字會以呼格出現(xiàn)劳闹。該格一般都是用于引起對方注意,因而得名“呼格”洽瞬。舉個例子本涕,中文中的“嗨,小張伙窃,干嘛去啊”里面的”小張“在格體系中就應該使用呼格菩颖。
方位格
顧名思義,方位格用來表現(xiàn)方位为障。一般可以用英文中的“at, in, on” 代替晦闰。注意在拉丁語中方位格被包含在離格中,不另算一格鳍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