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shù)在各領域占有一席之地的發(fā)明家或藝術家們炬转,其中有不少人因其驚人的創(chuàng)造力被稱之為天才,而這些天才源源不絕的靈感創(chuàng)作算灸,難道是他們高智商頭腦下的產物扼劈?又或者,像愛迪生所說的──「天才是 1% 靈感加上 99% 的努力」呢菲驴?
著名的《天才的遺傳研究(Genetic Studies of Genius)》
1921年荐吵,被視為 20 世紀教育心理學先驅的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推孟(Lewis Terman)、同時也是現(xiàn)今沿用的 IQ?智力測驗版本「史丹佛─比奈智力量表(Stanford-Binet Intelligence Scale)」編訂者赊瞬,開啟了一項有別于以往的研究實驗先煎。
一開始,推孟決定要在加州尋找三到八年級 IQ 最高的 1,000 名學生巧涧,后來經(jīng)過一連串的測試篩選薯蝎,最后選定了 865 名男生與 672?名女生當樣本,推孟和他的團隊開始用各種方法測試學生們谤绳,如追蹤 IQ占锯、分析每位學生家中有多少本書、研究他們的病史與就醫(yī)紀錄等缩筛。
但這項研究不只是當下紀錄 IQ?數(shù)字與分析學生心智狀況那么簡單消略,推孟開啟的是一項追蹤研究,意謂著他必須在接下來的好幾年內瞎抛,持續(xù)追蹤與記錄他的實驗目標艺演,而這項研究就是著名的《天才的遺傳研究(Genetic?Studies of Genius)》。
推孟長時間收集這些學生的資料桐臊,從 1928 年起胎撤,與接下來的 1936、1940断凶、1945伤提、1950 與 1955 年,但推孟在 1956?年逝世懒浮,他的同事繼續(xù)追蹤接下來的 1960飘弧、1972、1977砚著、1982 與 1986 年次伶,觀察受試者人生中成功經(jīng)驗與其它生活背景。
高智商 ≠ 具備豐富創(chuàng)造力
就在進行研究的 20 年后稽穆,推孟的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冠王,「擁有高 IQ?不等于擁有豐富的創(chuàng)造力」,也就是說舌镶,是否具備豐富的創(chuàng)意與智商高低并沒有直接相關柱彻。而在這之后豪娜,其它學者的研究結果也一一驗證了推孟的論點,進而歸納出現(xiàn)在所謂的「臨界點理論(Threshold?Theory)」哟楷。
這套理論認為瘤载,當一個人的程度到達一定水平后,智商對創(chuàng)造力其實沒有太大的影響卖擅。那么鸣奔,回頭看看人稱藝術之父的畢加索與音樂神童莫扎特,難道他們之所以能創(chuàng)作出流傳至今的經(jīng)典名作惩阶,是因為他們擁有異于常人的高智商嗎挎狸?
threshold-theory(Source:JamesClear.com)
根據(jù)臨界點理論,答案并不全然是如此断楷,身為前 1% 的天才與是否具有豐富的創(chuàng)造力并沒有直接相關锨匆。假如一個人的智商為?120,以目前醫(yī)學上定義來說冬筒,你可以說他很聰明恐锣,但不代表他具備高度創(chuàng)造力,頂多只能說「他的智商足以讓他成為一名有創(chuàng)造力的天才」账千。
臨界點理論:跨入基本門坎后侥蒙,成功與否在于定性
除了解釋智商與創(chuàng)造力間的關聯(lián),臨界點理論也可以應用在生活中匀奏。若想成功,不能光靠一味的努力或像無頭蒼蠅般胡亂向前沖学搜,「用對方法」才是關鍵娃善,而臨界點理論中所謂的「用對方法」,代表你得盡最大的努力瑞佩,達到最基本的門坎聚磺,接下來,決定性的關鍵則在于「定性」炬丸。簡單來說瘫寝,一旦你知道怎么突破一定標準的臨界點,接下來最重要的就是──持續(xù)實踐稠炬。
舉例來說焕阿,假如你要寫作,又假設你已經(jīng)懂得所有寫作的核心概念與技巧首启,那么暮屡,只要你能夠寫出一句象樣的句子,就等于達到最基本的門坎毅桃,之后你能不能擁有良好寫作能力的關鍵褒纲,只在于你寫得夠不夠多准夷。
又以企業(yè)家精神來說,假如你知道必須達成什么樣的目標莺掠,對你的公司前景來說才是最有利的衫嵌,那么成功與否最大的差別只在于,身為企業(yè)家的你彻秆,能不能妥善運用資源渐扮,確保公司能踏實朝著目標邁進。
如推孟的研究結果所說掖棉,當一個人的程度到達一定水平后墓律,智商與創(chuàng)造力其實沒有直接相關。大多數(shù)的人都有足夠能力讓自己有所進步幔亥,也知道朝著什么樣的目標邁進耻讽,才是前往成功的正確道路,所以帕棉,有沒有創(chuàng)造力针肥、能不能成功其實無關智商高低,只需要你持續(xù)用對的方法香伴,做你認為對的事慰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