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之下飞醉,沒有新鮮事冲茸。寫作也是一樣,看似平地起高樓缅帘,洋洋灑灑寫出大量的文字轴术,其實都得益于寫作者日常的積累。
寫作時難免要用到各種素材钦无,比如需要回憶某個場景逗栽,或者需要用到一本書上提到的觀點。臨時再把書翻看一遍很是浪費時間不說失暂,還可能一時半會找不到那個論點在哪彼宠。如果平時有做讀書筆記的習(xí)慣,找起來可能就方便和準確得多趣席,這就是素材的積累兵志。
寫作中的素材可分為兩類,一類叫作直接素材宣肚,包括通過耳想罕、鼻、口霉涨、眼等親身感受獲得的素材按价、采訪素材和日常筆記素材。
另一類叫作間接素材笙瑟,包括通過讀書筆記獲得的素材和快速查取資料獲得的素材楼镐。
在所有素材里,最容易積累往枷,但也最容易被忽視的就是親身感受獲得的素材框产。
眼睛看到的素材
我們經(jīng)常說某人的寫作很有畫面感凄杯,好像作者描繪的場景就在眼前,這種超寫實的感覺其實就得益于寫作者借助眼睛細微觀察秉宿。
能寫出有畫面感的文字戒突,靠的往往不是文筆而是觀察。
記住某個東西或場景我們可以采用照片法描睦。
所謂照片法膊存,就是說眼睛要像一架照相機,把當時的情景拍下來忱叭,印在腦子里隔崎。記住,不是只記住某個元素韵丑,而是把所有細節(jié)全部照下來爵卒。
因為只有你可以完整地還原畫面,別人才能有畫面感埂息,也才能設(shè)身處地地體會你當時的心境技潘。
生活中如何用眼睛搜集素材呢遥巴?
一是看主體千康,要記住人物的樣子、穿著打扮铲掐、當時的狀態(tài)拾弃,才能如實的描述。二是看環(huán)境摆霉,事件發(fā)生的時間豪椿、地點、周圍的人携栋、周遭的環(huán)境等搭盾。三是看人物的肢體語言,很多時候細微的肢體語言往往能傳達更多的信息婉支。
耳朵聽到的素材
通過聽覺主要搜集兩方面的信息鸯隅,一是周遭環(huán)境的聲音,通過感知某種信息向挖,實現(xiàn)更細致的觀察蝌以。二是因為某種聲音產(chǎn)生某種感受,從而有感而發(fā)何之。
周遭環(huán)境的聲音包括環(huán)境噪聲跟畅、自然界動物的鳴叫、背景音樂溶推、人物對話和其他耳朵能聽到的聲音徊件。
為了積累寫作的素材奸攻,我們可以鍛煉自己的耳朵,讓耳朵能更敏銳地感知聲音虱痕。
刻意用耳朵辨識聲音:任選生活中的一個場景舞箍,可以是喧鬧的大街,也可以是夜深人靜時候的房間皆疹。放下手頭所有事情疏橄,閉上眼睛,集中注意力去聽周遭的聲音略就,每抓住一個就順著這個聲音去找捎迫,并記錄下聲音的內(nèi)容,然后忽略原來的聲音表牢,再轉(zhuǎn)入下一個窄绒。如此往復(fù),記錄下這個環(huán)境里的所有的聲音崔兴。
用耳朵搜集素材的第二種情況是通過聲音產(chǎn)生某種感受彰导。
讓人流口水的不是牛排,而是煎牛排時的吱吱聲敲茄。
聲音也是如此位谋,我們聽到的聲音,除了作為聲音本身的意義之外堰燎,很多時候還會讓我們產(chǎn)生某種奇妙的感受掏父。這是因為,對聲音的感受很容易融入情緒的因素秆剪。
就像我們的歌單里總有那么幾首歌是無法割舍的赊淑,在那些旋律的背后,大都有著我們難以忘懷的故事仅讽。
所以陶缺,試著把藏在旋律背后的故事和感受寫下來,那些都是你獨有而珍貴的素材洁灵。
嗅覺與味覺
《舌尖上的中國》作為美食紀錄片饱岸,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力。是因為它不同于一般的美食紀錄片处渣,雖然它是從食物入手伶贰。但它從食物寫到人,從人寫到家鄉(xiāng)和故土罐栈,從故土寫到情感黍衙,最后的落腳點在人與食物的關(guān)系、人與人的關(guān)系上荠诬。
用嗅覺和味覺搜集寫作的素材琅翻,看起來是感知和品嘗位仁。但這個過程調(diào)動的不僅僅是鼻、舌方椎,更是全身的感受聂抢,甚至是內(nèi)心深處,由食物帶動的特定情感棠众。
吃飯是每個人每天必不可少的事情琳疏,所以可以借由吃飯或者品嘗美食完成一次由鼻、舌到情感深處的聯(lián)想闸拿。
用葉圣陶空盼、夏丏尊在《文心》一書里的說法,可以叫作“知”“情”“意”新荤,“知”為知識揽趾,說明一個事物是什么,與別的事物有什么關(guān)系苛骨±橄梗“情”為感情,說明對一個事物的喜怒哀樂痒芝±睿“意”為意欲,說明要把它如何處置吼野。
感知和意念
身校哎、意強調(diào)由感知到想法的思維過程两波⊥剑靠身體感知,靠意念思考產(chǎn)生可以用于寫作的素材腰奋。這是積累素材的高級形態(tài)单起,因為知覺和思考更加接近文章最終呈現(xiàn)的形態(tài)。
寫作中如何靠身劣坊、意去搜索素材呢嘀倒?
一個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傾訴法,通過即時快速的傾訴局冰,記錄下情感测蘑、情緒最噴薄的狀態(tài)。
既然是傾訴康二,也就不必拘泥于形式碳胳。可以想到一點寫一點挨约,這樣積累無數(shù)的碎片,漸漸就能拼湊出一個完整的內(nèi)容翁锡。而這些碎片夕土,就是寫作者第一手的素材怨绣。
這些碎片里,有對事件本身的反應(yīng)程癌,有對下一步的思考和安排猾担,也有對自己的反思质欲,也有上升到哲理層面的思考。
生活中,處處有寫作的素材九昧。每個人身上自帶著上述這些雷達和感應(yīng)器铸鹰,很多時候,不是它們不好用展姐,而是我們經(jīng)常忘記使用它們圾笨。
今天你認真觀察了嗎擂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