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前先關注,每天發(fā)布最新育兒及早教知識叹放,關注“成長童年”微信公眾號饰恕,正版叢書免費送!文末有詳介井仰。
聽到這個消息埋嵌,在十一這個本應歡慶的日子里讓父母感到一絲惴惴不安。
在北京市一家商場里俱恶,一名11個月大的幼兒雹嗦,在父母都在身邊的情況下,險些被三名人販子明目張膽地當場奪走合是!
10月2日了罪,孩子的媽媽獨自帶著未滿周歲的兒子去銀泰百貨商場(大紅門店)去買奶粉,在商城內(nèi)等電梯時聪全,有三名婦女一前兩后圍了過來泊藕,其中前面的婦女先是看了孩子一眼說了句“小孩真漂亮”,接著就想暴力地將孩子從嬰兒車里拉出來难礼!
孩子的媽媽一下子慌了神娃圆,趕緊上前制止玫锋,可哪能敵過三個圖謀不軌的歹徒,眼看著孩子就要被搶走……
多虧父母出門有給孩子系嬰兒車安全帶的習慣讼呢,所以第一次沒有成功把孩子拉出來撩鹿。但是由于對方是三個人,孩子還是被對方搶到了手里悦屏,孩子的媽媽只能死死的抓住對方的衣服节沦,孩子被雙方拉扯的很厲害,哭的也非常厲害础爬,臉頰也在拉扯過程中劃傷甫贯。
孩子的哭聲和媽媽的叫喊聲在電梯口引來了很多人,其中有人幫著喊人幕帆,有人幫忙報警获搏,媽媽也嚇得不輕,注意力也全部在孩子身上失乾,人販子趁機逃跑了常熙。
最后警察認為對方就是認錯了孩子,因為對方家丟也是個類似這么大的孩子碱茁,這個事情是一個巧合裸卫。明明是人販子策劃的“搶孩子”只拘留五天。
看到最近的案例纽竣,搶孩子未遂墓贿,打著認錯人或者神經(jīng)病的旗號就脫罪了…幾個天南地北的老太太聚集在北京找孫子,見個孩子就直接搶蜓氨。
電視劇怕是都不敢這么寫吧聋袋,來自不同地區(qū)的人同時去搶一個孩子,完了說是當成自己朋友的孫子穴吹!
如果不是寶媽寶爸謹慎小心給寶寶系上安全帶幽勒,寶寶可能都被搶走了!8哿睢啥容!
如果不是寶媽拼死拽住人販子衣服,寶寶可能就被強行抱走顷霹,那這個家可能就毀了咪惠!
如果不是好心人報警,寶寶可能就這么被搶走了淋淀,這時候警察再有作為遥昧,孩子可能都難以找回,難以想象幼小的他將面臨怎樣的命運!
非要等到孩子丟了才定性人販子嗎渠鸽!
警察是我們危險時候可以尋找的人叫乌,可是并不能時刻伴隨我們左右。我們才是孩子最大的依靠徽缚。
1、一定要習慣給坐嬰兒車的孩子系上安全帶
這一個小小的習慣革屠,給自己阻止對方的搶奪提供了極其寶貴的時間凿试。好習慣真的是在關鍵時刻可以救命的!
2似芝、遇到危險第一時間高聲喊“來人啊那婉,有人搶孩子,快幫我報警”
短短三句話說明了事情也說明了如何幫助自己党瓮,選擇報警也非常準確详炬,一切是非由警方來處置,不管對方說什么孩子的奶奶又或者是家庭糾紛啦寞奸,路人無法判斷呛谜,請警方來處置。
3枪萄、一定要保持冷靜隐岛,盡可能留下多的證據(jù)
遇到危險,除了自救就是借助公權力救助瓷翻,這也是最后的渠道聚凹。而且一旦上升到公權力救助,拼的不再是事實而是證據(jù)齐帚。因此妒牙,在自救、他助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證據(jù)的留存对妄!加強證據(jù)意識湘今,才能讓壞人不只是認錯就可以,才能讓壞人無翻身余地饥伊。也才能最大限度保護自己象浑。
4、對于大一點的孩子琅豆,寶寶的安全意識與防護意識也有所不同愉豺。
1-2歲,寶寶知道未經(jīng)允許不能跟陌生人走茫因;
2-3歲蚪拦,具有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知道不要離開老師和家長,父母不在家時不能給陌生人開門驰贷;
3-4歲盛嘿,知道外出時不能離開父母,不能要陌生人的東西括袒,更不能和陌生人走次兆;
4-5歲,記得家庭地址和電話锹锰,遇到危險情況能夠躲避并呼喊求救芥炭;
5-6歲,自我保護意識進一步增強恃慧,背得出常用應急電話园蝠,并正確撥打報警電話。
家長們可以根據(jù)上述指標作為寶寶安全意識培養(yǎng)的參考標準痢士,方便媽媽們引導孩子樹立安全意識彪薛,學習必要的安全常識。
當然最基本的不能隨便吃陌生人的東西怠蹂,不能隨便相信陌生人的話善延,不能隨便跟著陌生人走,一定要首先告訴孩子褥蚯。
評論挚冤、收藏、轉發(fā)赞庶,感謝大家的支持训挡。
搜索‘成長童年’,關注同名公眾號歧强,發(fā)送‘從書’澜薄,即可免費獲取。數(shù)量有限摊册,先到先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