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情怎樣更有效蜕该?
是想清楚再做犁柜,還是先做了再說?
今天看邏輯思維的節(jié)目堂淡,感覺自己之前存在思維盲區(qū)馋缅。
過去我總認為:
應該用理性來統(tǒng)領行動,一件事想明白再干绢淀,沒有地圖就不要出發(fā)萤悴,權衡完利弊再做選擇。
但是羅胖提出了另外一種可能:
有沒有可能用行動來統(tǒng)領理性呢皆的?先干了再說覆履,然后用理性輔助我們一步一搖地,一步一蹣跚地往前走费薄。
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里硝全,我是一個謹慎的人,或者說是一個膽小的人楞抡,想法很多但是實施的很少柳沙,我以沒準備好為理由拒絕嘗試很多事情。
一件事情拌倍,可做可不做時,最好去做噪径,因為這意味著更多的可能性柱恤。從這個意義上講,我放棄了很多可能性找爱。
我總自以為自己是個理性的人梗顺,可是在很多事情上我卻錯得離譜,比如對房價的判斷车摄,我是謝國忠老師的擁躉寺谤,一直認為中國房地產市場有泡沫仑鸥,終究會泡沫破裂,甚至存在崩盤的可能变屁。但是我或許忽略了中國經濟地區(qū)發(fā)展的不均衡眼俊,人口的流向,以及中國家庭投資的需求粟关,這些因素帶來了一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房價的分化疮胖。去年以來,一線城市包括部分熱點二線城市吸引大批資金闷板,房價飛漲澎灸,而三四線城市房子賣不掉,去庫存壓力仍然很大遮晚。
面對現(xiàn)實世界巨大的不確定性性昭,你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完備的,因而很難做出有效的判斷县遣。
過去多年糜颠,我高估了自己的理性,低估了現(xiàn)實世界的復雜性艺玲,自視甚高卻少有所成括蝠,很多想做的事都沒有完成,比如結婚饭聚,比如財富自由忌警。
面對未知和不確定性,更為有效的方法秒梳,是行動法绵,在行動中遇到意外,發(fā)現(xiàn)不曾設想到的問題酪碘,然后用理性解決一個個具體問題朋譬,從而不斷前行。這就是有效行動的邏輯兴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