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少有人走的路》這本書里,心理咨詢師斯科特·派克講述了一小段他的親身經歷:
說來可笑蒿辙,我到37歲才學會修理日用物品,此前不管是修水管滨巴、電燈思灌,還是根據說明書組裝玩具或組合家具,我都一竅不通恭取。盡管我讀完醫(yī)學院泰偿,并成家立業(yè),在心理治療和行政管理方面小有成就蜈垮,但一碰到機械方面的事耗跛,就笨手笨腳裕照,活像個愚蠢的傻瓜。
我自卑地相信自己缺乏某種基因调塌,天生就不是解決機械問題的料牍氛。
37歲快要結束的那年春天,一個星期天烟阐,我在戶外散步搬俊,看見鄰居正在修理除草機。我同他打過招呼蜒茄,羨慕地說:“哦唉擂,你真是能干啊檀葛!我從來就不會修理這種玩意兒玩祟。”他馬上回答:“你只不過沒有花時間去嘗試罷了屿聋】赵”
我繼續(xù)散步,內心越來越不平靜润讥,他這句簡單而意味深長的話转锈,給了我很大的震撼。我捫心自問:“他說的可能是對的楚殿〈榭伙計,也許你真的沒那么差勁兒脆粥,是嗎砌溺?”我銘記他的話,并提醒自己:以后有機會一定要花時間檢驗一下变隔。
不久我就有了機會规伐。一位女患者的汽車剎車踏板被什么東西卡住了,沒法踩下去匣缘。她告訴我猖闪,儀表板下面有個剎車開關,不過她不知道開關的確切位置孵户,也不知道是什么形狀萧朝。我自告奮勇地幫她解決這個問題。
我躺在方向盤下面的車底板上夏哭,提醒自己盡量放松检柬。我深深地吐出一口氣,然后耐心地觀察了好幾分鐘。我看不懂眼前那成堆的電線何址、管子和杠桿里逆,它們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集中注意力用爪,追蹤與剎車有關的機件原押,逐漸弄懂了剎車的運作過程。最終偎血,我找到了癥結——那個使剎車無法移動的小開關诸衔。
我又做了細致研究,發(fā)現(xiàn)把手指向上一扳颇玷,剎車就可以自由活動笨农。于是我就這么做了:指尖輕輕一撥,問題就徹底解決了帖渠。我異常振奮:嘿谒亦,我真是一流的機械師啊空郊!
我的專業(yè)與機械無關份招。我既沒有機械專業(yè)知識,也不愿解決機械問題狞甚。大多數情況下锁摔,我寧愿求助于修理工,替我解決這些問題入愧。我現(xiàn)在知道鄙漏,這完全是我自己的選擇,而不是基因有什么缺陷棺蛛。我相信,除非存在智力障礙巩步,不然只要花時間學習旁赊,就沒什么問題解決不了。
類似的經歷椅野,我也有過终畅。
有一年冬天,我網購了一張貴州產的取暖桌(就是四面可以通電取暖竟闪,桌面正中可以煮火鍋的那種)离福。桌子送到家時,下方的玻璃面板已經碎了炼蛤,桌身跌坐在箱子里妖爷,線路暴露在外,滿是玻璃渣理朋。
我要求換貨絮识,商家爽快地答應了绿聘。唯一的問題是:因為上下面板都是玻璃的,新?lián)Q的貨在運輸途中仍然有打碎的風險次舌。
于是熄攘,我要求維修,但商家說:在貴州之外彼念,暫時還沒有上門維修服務挪圾。
我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貌似只能繼續(xù)和商家吵架了逐沙。
但也不知是從哪兒來的勇氣洛史,我突然問對方:更換面板復雜嗎?要不你們把所需配件都寄過來酱吝,我自己試試看能不能修好也殖?
剛問完這兩句話,我就聽到無數個聲音在耳朵里喊:什么务热?開什么玩笑忆嗜?拜托!你是個文科女生好不好崎岂?這事兒你能做得了捆毫?!
即使沒有人給我潑涼水冲甘,在配件送達之前绩卤,我也已經在心里把自己質疑了千萬遍。
但我這個新上崗的維修工江醇,就這樣硬著頭皮開工了濒憋。
我清理玻璃渣,用螺絲刀拆開取暖桌的底部陶夜,一個一個取下破損的配件并記住順序凛驮。
內部的線路很復雜,有八條取暖線路和一條烹飪線路条辟。我耐心地研究各條線路黔夭,看它們怎么一頭連著加熱元件,一頭連著桌面邊沿的四組操作按鍵羽嫡,如何穿過方管狀的金屬配件本姥,又如何匯總在腳部的兩個電源開關。
當我都弄懂了并記錄在案后杭棵,就著手把各條線路歸位婚惫,把新面板裝上去,再按心里模擬好的順序,把那一堆拆下來的配件慢慢還原辰妙。每當發(fā)現(xiàn)哪幾件裝錯了鹰祸,就拆開來,再重新研究一下順序密浑。
以前從沒使用過的內六角扳手蛙婴,幾個晚上的時間,竟然被我耍熟了尔破。就這樣街图,取暖桌恢復了出廠的原貌。
激動人心的時刻來了懒构。我接通電源餐济,打開開關,試了每一組按鍵胆剧,發(fā)現(xiàn):
都管用絮姆!而且方向都沒錯!
我要承認秩霍,那一刻的激動和興奮篙悯,遠遠超過了考上大學的時候。因為考上大學是一件我預計能夠做到的事铃绒,而修好這張取暖桌卻是我過去想也不會想鸽照、想也不敢想的事。
雖然越來越細化的社會分工是一件大好事颠悬,雖然并不主張人人都去學做維修工矮燎,但是,維修這張桌子于我而言赔癌,卻有重要的意義:
當別人說我做不到某件事的時候诞外,當我暗示自己做不到某件事的時候,我不會立即相信了届榄。我會笑著說:要不浅乔,先試試看?
這張桌子已經陪伴我度過了三個冬天铝条。它提醒著我:面對任何事,即使是從未接觸過的領域席噩,要鼓起勇氣班缰,要靜下心來去面對,要花時間去嘗試悼枢。否則埠忘,你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呢?
要真的費心費力地試過了,你再說自己缺什么“基因”也不遲吧莹妒!
你有沒有勇氣突破自我的邊界名船?
在書里,斯科特·派克用案例旨怠、故事和自己的親身經歷渠驼,不斷向讀者發(fā)問:
你也曾像斯科特那樣,給自己設限嗎鉴腻?給自己下斷語迷扇,說“我做不到”嗎?
你也曾突破自己的局限爽哎,在從未涉足的領域嘗試過嗎蜓席?成功過嗎?
正如他所說:
“故步自封课锌、逃避挑戰(zhàn)厨内,也是人性的基本特征之一∶煜停”
接觸新事物雏胃,踏入新領域,不僅讓人興奮和激動癣亚,也會讓人遲疑和膽怯丑掺。
我們依戀已知、熟悉述雾、安全的環(huán)境街州,它使我們感到舒適。但它也會限制我們玻孟,讓我們停留在原地唆缴。
年齡越大,越難以擺脫久已熟悉的事物黍翎,越難以突破久已熟知的領域面徽。
我們就會永遠停駐在二十多歲時劃定的領地,從此不敢越雷池半步匣掸。
我們就會用自己給自己的斷語趟紊,去抵觸新事物、新領域碰酝,去捆住自己的手腳霎匈、罩住自己的頭腦。
我們就永遠不會知道:原來還有那么豐富的一個自我送爸,隱藏在我們體內铛嘱。
那么暖释,我們所見所知的世界不是太小了嗎?我們所擁有的生命體驗不是太少了嗎墨吓?
心理學上有個“舒適區(qū)”理論球匕,舒適區(qū)外是“學習區(qū)”,學習區(qū)外是“恐慌區(qū)”帖烘。
一個人永遠待在“舒適區(qū)”亮曹,雖然會感到舒服、放松蚓让、穩(wěn)定乾忱、有掌控感,但卻是畫地為牢历极。
當我們不斷嘗試和挑戰(zhàn)窄瘟,在“學習區(qū)”用力,就會一點一點往外突破:把更多的“學習區(qū)”變成“舒適區(qū)”趟卸,把更多的“恐慌區(qū)”變成“學習區(qū)”蹄葱。自我也就這樣慢慢放大了。
回想一下锄列,離開學校之后图云,你還嘗試過學習其他學科的知識嗎?還嘗試過學習一門新的技藝嗎邻邮?
新的一年竣况,你計劃在你的領域里有什么新進展嗎?你計劃踏入什么新領域嗎筒严?你計劃做什么以前從未做過的事嗎丹泉?
是打開某一類從未看過的書?是學習某一種從沒接觸過的樂器鸭蛙?是嘗試某項過去不敢嘗試的運動摹恨?或者,僅僅是學做一道新菜娶视?去某個一直想去的地方晒哄?……
我們可以各自保密,可以暗自努力肪获。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