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知蜜讀822】? 2018/03/16 ?星期五 ?薦書蜜友:馬上有錢
(文章轉(zhuǎn)自微信公眾號雏亚,侵權(quán)刪)
這是我鄰居和我分享的一件在美國發(fā)生的真人真事,一個11歲的男孩逼龟,在參加“童子軍”野外露營活動時不慎與同伴走失评凝。因為這個孩子從小就被父母反復(fù)強調(diào),“不要和陌生人說話”腺律,于是每當(dāng)有救援人員路過奕短,他就會刻意躲起來,錯過了無數(shù)次獲救的機會匀钧。直到第4天翎碑,已經(jīng)奄奄一息的他才被獲救。
這個故事對我觸動很大的之斯,我從小父母對我進行的安全教育中日杈,說的最多的就是“不要和陌生人說話”。自己當(dāng)了母親后佑刷,我對小D的安全教育很重視莉擒,但是我一直在反思,作為安全教育的這句話到底對不對呢瘫絮?
“陌生人是危險的”迷思
這句話到底有什么問題呢涨冀?首先,大部分年齡小的孩子是不具備我們大人對于“陌生人”的成熟理解麦萤。“陌生人”這個概念對于孩子來說是有疑惑的鹿鳖,像文章開頭故事里那個救援人員是不是陌生人?警察是不是呢壮莹?消防員是不是呢翅帜?那為什么有時又可以和陌生人說話呢,為什么有些陌生人又是安全的呢命满?
任何啟蒙教育最忌諱的就是讓孩子產(chǎn)生困惑涝滴。當(dāng)我們不能幫助孩子澄清定義時,孩子就會根據(jù)自己有限的對于這個世界的認知來進行解釋胶台。美國曾經(jīng)對幼兒園的孩子進行過調(diào)研狭莱,問他們哪些是“不能說話的陌生人”,孩子的答案里出現(xiàn)的最多的竟然是“不好看的人概作、對我很兇的人腋妙、說話聲音很大的人”。但我們都知道讯榕,想要誘騙孩子的人一定不會兇神惡煞骤素,都是看上去特別友好善良的匙睹。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大部分孩子性侵都是發(fā)生在熟人之間济竹,恰恰不是陌生人痕檬。當(dāng)我們過于和孩子強調(diào)“陌生人是危險”的這個概念時,就無疑間接強化了“熟悉的人就是沒問題”的送浊。
那這句我們從小聽到大的話現(xiàn)在到底該怎么和孩子說呢梦谜?我覺得最關(guān)鍵的是不要去強化某類人,而是幫助孩子理解哪些情景是會對他們構(gòu)成威脅的袭景,怎樣的感受他們是可以求助的唁桩。
安全教育應(yīng)該強調(diào)感受
我不會對小D用“陌生人”一概而論,而是會和她強調(diào)“舒服的感受和不舒服的感受”耸棒,我會告訴她荒澡,“任何人,即使是小D認識的与殃,如果讓你感到不舒服单山,你就可以拒絕,你就可以第一時間向媽媽求助”幅疼。
這也提醒了我們關(guān)于孩子情緒認知的重要的米奸,我在日常生活中會非常有意識地幫助小D認識各種情緒,也會用大拇指向上或者向下來表示這些情緒是否令人舒服爽篷。
安全教育應(yīng)該融合場景
平時我會利用各種生活場景幫助小D理解“安全”悴晰。在超市排隊等候時我和站在我們后面的人聊了幾句,出了超市我就會和小D說狼忱,“超市結(jié)賬等待時膨疏,我們可以和陌生人聊幾句一睁。但是任何時候我們都不可以跟著他們離開钻弄。你要跟著其他人去任何地方之前,都需要得到媽媽的允許”者吁。
這樣的對話就不是簡單的一刀切“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窘俺,而是運用各種各樣生活情景讓孩子明白界限在哪里,什么是可以复凳,什么是不可以的瘤泪。
安全教育應(yīng)該告訴孩子“為什么”
還有一個很關(guān)鍵的認知也是我反復(fù)會和她強調(diào)的,“大人比小孩有更多本領(lǐng)育八,如果一個大人要幫忙对途,一定會找其他大人,而不是小孩髓棋。如果你遇到這樣的情況实檀,一定要拒絕惶洲,并且第一時間告訴媽媽”。
提到安全教育膳犹,我們最習(xí)慣的就是告訴孩子“不可以”恬吕,有時甚至不惜嚇唬孩子來防患于未然。但只是告訴“不可以”须床,很多孩子并不會聽進去铐料,而且隨著孩子自我意識覺醒,常常是我們越說不可以豺旬,他們越逆反钠惩。因此,幫助孩子去理解我們所說的不可以背后的原因是更加關(guān)鍵的哈垢。
安全教育應(yīng)該功夫在平時
3歲多后妻柒,我經(jīng)常會和小D玩的一個游戲就是“如果是你,你會怎么樣耘分?”举塔。走在路上看到的場景、幼兒園發(fā)生的沖突求泰、動畫片里看到的故事央渣,我總是時不時這么問小D,然后和她討論思考渴频。有的問題小D無法回答芽丹,我就會告訴她;有的她有了自己一定的答案卜朗,我也就會順勢引導(dǎo)拔第。
當(dāng)她沒有答案的情況,我就會分享自己的答案场钉,不僅僅是“怎么做”還有“為什么要這么做:
“你今天和媽媽去超市購物蚊俺,超市人好多啊,如果哪一天你和媽媽走失了逛万,你會怎么做泳猬?”?
“可以去收銀臺找收銀員幫助,這是媽媽最容易找到你的地方宇植。不要跟著其他人走得封,因為這樣媽媽就找不到你了”
當(dāng)她知道答案的情況,我就會進一步強化“如何預(yù)防”指郁。這一點上不是嚇唬忙上,而是和她分享為什么要預(yù)防這樣情況的發(fā)生:
“那如果你在路上走失了,怎么辦呢闲坎?”
“去找警察”疫粥;
“對洋腮,去找穿著制服的交通警察。如果你和媽媽分開了手形,媽媽會很難過很難過的啥供,所以我們一起出門時,你要跟緊媽媽”库糠;
“嗯伙狐,我也會很難過,我們出門要這樣(小D握緊我的手)瞬欧,就不會分開了”
對我而言贷屎,不管是今天安全教育的話題,還是其他各種育兒問題艘虎,核心就是把孩子當(dāng)成一個獨立平等的人唉侄,不是要求孩子必須“聽我們的話”,而是幫助孩子理解“為什么要這么做”野建。
陌生人有好也有壞属划,熟人也有好人和壞人之分,決定一個人品質(zhì)的不是他是“誰”候生,而是他做了什么同眯。
“安全教育”不該是給孩子樹立一道隔絕世界的厚厚的墻,而是幫助孩子打開心里的那雙眼睛唯鸭,讓他們明白哪些是危險的環(huán)境须蜗,怎樣是不舒服的感覺,以及可以如何求助避免目溉。這才是安全教育的真正核心所在明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