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心所欲好像是我們每個人都想活出的一種生命狀態(tài)县昂。而我們理解的隨心所欲通常是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肮柜,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買什么就買什么倒彰,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审洞。這里的隨心隨的是我們的私心,是后天之心。而真正的隨心隨的是先天之心芒澜,也就是大我之心仰剿,良知之心,也就是孔子說的從心所欲不逾矩痴晦。
我們常說三思而后行南吮,孔子卻說兩思足以,當我們面對人事物的時候通程茏茫考慮的是你我他三方面的利益部凑,孔子說的兩思就是把我去掉,只考慮他人碧浊。
多問自己我應該做什么涂邀,少問自己我想做什么。因為我想做什么一定是基于自己的喜好箱锐。但是我應該做什么能夠看到外面比勉,看到他人,進而打破限制瑞躺,走出自我的局限敷搪。可以說幢哨,我想做什么是基于小我赡勘,是利己,而我應該做什么是基于大我捞镰,是利他闸与。
比如說周日的時候我想睡個懶覺,但是我知道應該早睡早起岸售,鍛煉身體践樱,收拾家務,利用周日好好學習凸丸;比如說孩子沒考好拷邢,我想批評孩子,但我知道這個時候更應該安慰孩子屎慢,鼓勵孩子瞭稼;再比如,回家的時候兩個電梯壞了一個腻惠,等電梯的人很多环肘,我想趕快坐上電梯,但是等電梯的還有一個老年人集灌,我知道這個時候應該讓長者先坐悔雹;再比如,當有人指責我,我想說怎么不想想你自己腌零,為什么說我梯找。但我知道應該虛心接受別人的批評,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大部分時候我們是以自我為中心的益涧,當我們經(jīng)常想我應該怎么做的時候初肉,就學會了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格局就慢慢擴大了饰躲。所以德魯先生提醒我們,不要用我來思考臼隔,要用我們來思考嘹裂,這樣就避免了主觀,避免了利己主義摔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