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空’是為了破眾生的有見,說‘有’是為了破眾生的空見…”P181
對法義有份精確的抉擇泪姨,即五蘊身見非我游沿、非我所、不相在肮砾【魇颍空與有對應(yīng)的是緣起的止息與緣起的流轉(zhuǎn)。
若想能夠引領(lǐng)無常仗处,就必須要有對理論的確切認知眯勾,明了無常生滅變化中的緣起十二支是如何流轉(zhuǎn)的,這份認知是緣起法的核心理論疆柔,是生命真相的精確抉擇咒精。
有镶柱,是因此有故彼有的緣起流轉(zhuǎn)旷档;無,是此無故彼無的緣起的止息歇拆。
世面上談的“有”鞋屈、“空”,大多是名相上的“有”“無”故觅,是有主體立場上來談的厂庇,有主體的認知都是邪知邪見。
沒有把握住五蘊二十種身見的非我输吏、非我所权旷、不相在,對理論的認知僅是名相而已贯溅,而無實質(zhì)的體認拄氯。
名相是用來幫助我們認識真相的躲查,不是用來執(zhí)著于它的。
體證一個無常译柏,是有一個主體在體證镣煮,和本來無常是有本質(zhì)上的區(qū)別的。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鄙麦,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典唇,有趣的靈魂,是有趣在哪里呢胯府?是有超能的有趣介衔?還是超越三界的有趣?
愚癡無聞凡夫骂因,聽聞佛法后→愚癡凡夫夜牡;認知了生命的真相之后→凡夫。
認知了真理侣签,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塘装,仍是以原有的有“我”的思維在生存,要在生活的落差中影所,體驗法蹦肴,體驗無常、苦猴娩、空阴幌、非我的真實不虛。
生命中如果沒有落差卷中、撞擊矛双,老病死來臨之際可怎么辦呢?心中是否能坦然蟆豫?人生议忽,固然不能得意忘形,失意忘形十减。這份得意不忘形栈幸,失意不忘形,是需要擔(dān)當(dāng)?shù)陌锉伲枰叭蔚乃僦贰H绾螕?dān)當(dāng)?如何堪任由驹?
什么時候讓正見來安慰你芍锚?在失意、失落的時候。而我們往往是讓貪嗔癡來給我們安慰并炮,心心念念想著讓佛菩薩加持你蒿赢,幫助你。
主觀能動性渣触,是因此有故彼有羡棵,緣起的流轉(zhuǎn)。我嗅钻,是從此有故彼有的量的積累到質(zhì)的變化聚集而來的皂冰,“我”的意識,一直都在常見和斷見中奔走养篓,不是落在斷見中秃流,就是落在常見中。時而對未來充滿憧憬柳弄,時而對過去充滿懊惱舶胀。
我們要能夠?qū)ΤR姟嘁娊o予一份精確的指認碧注,如此對正見才能有更深刻的認識嚣伐。
誰會談對錯?有我才談對錯萍丐。所謂的對錯并沒有實際的意義轩端,談對錯對于法的體認來說更是沒有意義。有主體地行持善或惡逝变,都是服務(wù)于有主體的基茵,知見都是落在常見和斷見中,就是不在正見上壳影。
如何行于世間而不著于世間拱层?善分別諸法相,于第一義諦所能解宴咧。
“佛法的修行……這才是佛陀法中的道跡”八正道的次第相續(xù)根灯。
修行,信可C位出道悠汽,信是捷徑箱吕,初果三結(jié),最應(yīng)該先破的是疑柿冲。
信愿行,能聽話照做兆旬,往往是最難的假抄。
人只有在受挫的時候才會反思反省,而平時大都是單向思維,對周遭的一切難有敏感度宿饱,要做一個善于觀察的人熏瞄,這是心意上的訓(xùn)練,專注力的培養(yǎng)谬以,可以抗干擾强饮,抗貪嗔對身心的侵蝕。
意志力的培養(yǎng)正是量的積累到質(zhì)的變化而形成的为黎,這是對規(guī)律的使用和體認邮丰。目標是可以量化的。
八正道是體铭乾,四預(yù)流支是相剪廉,二者互為表里。量變到質(zhì)變所體現(xiàn)的正是因果間的必然性炕檩。
“于一切時……始得不假到此斗蒋。”
自依(自己努力)法依笛质,天行健泉沾,君子當(dāng)自強不息。個體生命的解脫妇押,需要個體生命來擔(dān)當(dāng)爆哑,于世間或出世間,都要這份承擔(dān)舆吮。
修行揭朝,不執(zhí)著于一種修行法門,執(zhí)著便是障道因緣色冀。所謂的“非得”“必須”潭袱,必有苦生,因為有我锋恬,這份“非得”“必須”都是因為對我有利屯换。
當(dāng)理論不能融入身心時,要看到“我”与学,否則“我”很容易崩潰彤悔。
由法導(dǎo)戒,以戒護法索守,戒是在正見前提下展開的晕窑。
但有辛苦,必有缺失卵佛。如理思維無法進行的時候杨赤,是由于多聞熏習(xí)積累不夠敞斋,多聞熏習(xí)積累不夠,是因為親近善知識做得不好疾牲。
見法VS見性植捎,見性,恐有落入名相的風(fēng)險阳柔,有一個自性可見焰枢。而見法,見的是緣起法舌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