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易學家 邵康節(jié)的名著《漁樵問對》譯文
漁者垂釣于伊水之邊强岸。有一樵者路過,放下柴擔休息砾赔,坐在大石頭上蝌箍,問魚者:“能釣到魚嗎?”
答:“能暴心〖嗣ぃ”
問:“魚鉤上不放魚餌能釣到嗎?”
答:“不能专普∶醭模”
問:“釣到魚不是魚鉤而是魚餌,可見魚因吃食而受害檀夹,人因吃魚而受利筋粗,都是因吃其利一樣,而結(jié)果不一樣炸渡。請問這是為什么娜亿?”
漁者說:“你是打柴的,與我工作不一樣偶摔,又怎么能知道我的事呢暇唾?然而我可以給你解釋一下。
魚的利和我的利是一樣的辰斋,魚的害和我的害也是一樣的。你只知其一瘸味,未知其二宫仗。
魚受利于食,我也受利于食旁仿,魚受害于食藕夫,我也受害于食孽糖。
你只知魚終日有食吃而為利,又怎知魚若終日無食吃而為害呢毅贮?
如此办悟,食物的害處太重了,而釣魚的害處卻輕了滩褥。
你只知我終日釣到魚而為利病蛉,又怎知我若終日釣不到魚而為害呢?
如此瑰煎,我受到害太重了铺然,而魚受到的害卻輕了。
若以魚為本酒甸,人吃了魚魄健,則魚受到了傷害;
若以人為本插勤,以魚為食沽瘦,人無食吃則人受到了傷害。
更何況在大江大海里釣魚农尖,又是多么的危險其垄?
魚生活在水里,人生活在陸地卤橄,水與陸地不同绿满,其利益一樣。
魚受害于餌窟扑,人受害于財喇颁,餌與財不同,其害處一樣嚎货,又何必分彼此呢橘霎!
你說的,只是事物的本質(zhì)殖属,而不知事物的變化姐叁。”
(體洗显、用是古典哲學中的一種辨正關(guān)系外潜,體表示事物的本質(zhì)、本性或本體挠唆,用表示事物的作用处窥、發(fā)展變化或結(jié)果⌒椋——譯者注)
樵者又問:“魚能生吃嗎滔驾?”
答:“煮熟之后可以吃谒麦。”
問:“那必然用我的柴煮你的魚了哆致?”
答:“當然绕德。”
問:“那我知道了摊阀,我的柴因你的魚而發(fā)生了變化耻蛇。”
答:“你知道你的柴能煮我的魚驹溃,可你不知道你的柴為什么能煮我的魚城丧。
用柴煮魚的方法早就有了,在你之前人們就知道豌鹤,可世人卻不知道柴的作用是火亡哄。
如果沒有火,你的柴就是堆積如山又有何用呢布疙∥霉撸”
樵者:“愿意聽你說其中的道理×榱伲”
漁者:“火生于動截型,水生于靜。
動靜相生儒溉,水火相息宦焦。
水火為用,草木為體顿涣。
用生于利波闹,體生于害。
利與害表現(xiàn)在感情上涛碑,體與用隱藏于性情中精堕。
一明一暗,只有圣人才懂柴與火的道理蒲障。
就像我的魚歹篓,沒有火燒煮直到腐臭爛掉,也不能吃揉阎,又怎能養(yǎng)人身體呢庄撮?”
樵者問:“火的功能大于柴,我已經(jīng)知道了余黎。那為什么易燃物還要柴引燃呢重窟?”
答:“柴是火的本體,火是柴的作用惧财。
火本無體巡扇,通過柴燃燒后才有體。
柴本無作用垮衷,待火燒起后才為有用厅翔。
因此,凡是有體的物體搀突,都可以燃燒刀闷。”
問:“水有體嗎仰迁?”
答:“有甸昏。”
問:“水能燃燒?”
答:“火的性質(zhì)徐许,遇水后能與之對立而不能與之相隨施蜜,所以滅了。
水的性質(zhì)雌隅,遇火后能與之相隨而不能與之相對立翻默,所以熱了。
因此有熱水而無涼火恰起,是因為水火相息的原因修械。”
問:“火的功能來于用检盼,它有體嗎肯污?
答:“火以用為始,以體為終吨枉,所以火是動的蹦渣。
水以體為始,以用為終东羹,所以水是靜的剂桥。
因此,火有體属提,水有用权逗,二者既相濟又相息。
不止水火冤议,天下的事物都如此斟薇,就在于你如何應(yīng)用∷∷幔”
問:“如何應(yīng)用呢堪滨?”
答:“通過意識得到的,是事物的本性蕊温;
通過語言傳授的袱箱,是事物的外在表現(xiàn)遏乔;
通過眼睛觀察的,是事物的形狀发笔;
通過數(shù)量計算的盟萨,是事物的多少。
如何應(yīng)用了讨,闡述萬物的奧妙捻激,只可意會,而不能言傳前计“罚”
問:“不可以言傳,你又如何知道的男杈?”
答:“我之所以知道丈屹,我就不是言傳得到的,并非我一人不能言傳势就,圣人也不能用語言來傳授泉瞻。”
問:“圣人都不能用語言來傳授苞冯,那六經(jīng)不是語言傳授的袖牙?”
答:“那是后人編的,圣人又說了什么舅锄?”
樵者聞聽鞭达,贊嘆說:“天地的道理具備于人,萬物的道理具備于身皇忿,變化的道理具備于神畴蹭,天下的各種道理都具備了,還有什么可思慮的鳍烁!我從今天開始叨襟,才知道事物的變化如此之大,還沒有入門幔荒,真是白活了糊闽。”
于是爹梁,樵者解開柴生火煮魚右犹。二人吃飽了后而論《易》。
????漁姚垃、樵二人游玩于伊水之上念链。漁者感嘆說:“世上萬物之多,紛雜繁亂。我知道游戲于天地之間掂墓,萬物都以無心來了解谦纱。并非像你熟悉的那樣簡單“鹉海”
問:“請問如何以無心來了解萬物服协?”
答:“無心就是無意绍昂,無意就是不把我與物分開啦粹,然后物物相通【接危”
問:“什么是我唠椭?什么是物?”
答:“以萬物為標準忍饰,則我也是物贪嫂。
以我為標準,則萬物也是我艾蓝。我與物一樣力崇,則道理簡單明了。
天地也是萬物赢织,萬物也是天地亮靴;我也是萬物,萬物也是我于置;
我與萬物之間可以相互轉(zhuǎn)換茧吊。如此可以主宰天地,號令鬼神八毯。更何況于人搓侄?何況于物?”
問:“天依靠什么话速?”
答:“天依靠于地讶踪。”
問:“地依賴于什么泊交?”
答:“地依賴于天乳讥。”
問:“那天地又依附于什么活合?”
答:“相互依附雏婶。天依靠于地形,地依賴于天氣白指。
其地形有邊涯留晚,其天氣無邊際。
有與無相生,形與氣相息错维。
天與地就存在于終始之間奖地。
天以它的作用為主,形體為次赋焕;
地以它的形體為主参歹,作用為次。
作用的表現(xiàn)稱作神隆判,形體的有無稱作圣犬庇。
只有神和圣,才能領(lǐng)悟天地的變化侨嘀。
平民百姓天天應(yīng)用而不明白臭挽,所以有災(zāi)害產(chǎn)生利益喪失。
名譽是次要的咬腕,利益才是害人的主體欢峰。
名譽產(chǎn)生于不知足,利益喪失于有余涨共。
危害產(chǎn)生于有余纽帖,實際喪失于不知足。這些都是常理举反。
生活于世必須有物質(zhì)懊直,故貪婪的人時時尋找利益,因此有危害產(chǎn)生照筑。
想出人頭地必須出名吹截,故世人都爭強好勝,因此有東西喪失凝危。
竊人財物稱之為盜波俄。偷盜之時,唯恐東西偷的少蛾默,等到敗露后懦铺,又恐東西多定罪大。
受賄與收賄支鸡,都是一種物品冬念,可卻是兩種名稱,是因為利與害的不同牧挣。
竊人物品時存在僥幸心理急前,偷時嫌少,逮時嫌多瀑构。
名譽的興與毀裆针,雖然是一件事,可卻有兩種結(jié)果,是因為得到或喪失的不同世吨,大機關(guān)事業(yè)單位澡刹,是出名的地方;
集貿(mào)市場耘婚,是聚利的地方罢浇,能不以爭名奪利的心態(tài)居其中,雖然一日官升三級沐祷,獲利百倍嚷闭,又怎能傷害得了你呢?
因此爭名戈轿,是奪利的開始凌受。
禮讓,才是取名的根本思杯。
利益到來則危害產(chǎn)生,名揚天下則實物喪失挠进。
利益到來又名揚天下色乾,而且無禍害相隨,只有重德者才能達到领突。
天依靠于地暖璧,地依賴于天,其中的含義多么深遠君旦!”
漁者說:“天下將要治理的時候澎办,人民必然崇尚行動;
天下將要叛亂的時候金砍,人民必然崇尚言論局蚀。
崇尚行動,則誠實之風盛行恕稠;
崇尚言論琅绅,則詭詐之風盛行。
天下將要治理的時候鹅巍,人民必然崇尚仁義千扶;
天下將要叛亂的時候,人民必然崇尚利益骆捧。
崇尚仁義澎羞,則謙虛之風盛行;
崇尚利益敛苇,則爭奪之風盛行妆绞。
三王時代,人民崇尚行動;
五霸時代摆碉,人民崇尚言論塘匣。
崇尚行動必注重于仁義,崇尚言論必注重于利益巷帝。
仁義與利益相比忌卤,相差的有多么遠?
所以言出于口楞泼,不如行之于身驰徊,行之于身,不如盡之于心堕阔。
言論出于口棍厂,人得以聽到;行動在于身體超陆,人得以見到牺弹;
盡職于心,神得以知道时呀。
人的聰明不可以欺騙张漂,更何況神的聰明?
因此無愧于口谨娜,不如無愧于身航攒,無愧于身,不如無愧于心趴梢。
無愧于身比無愧于口難漠畜;
無愧于心比無愧于身難。
如果內(nèi)心都無過錯坞靶,還有什么災(zāi)難憔狞!
唉!那里找無心過的人滩愁,與之交心談暢躯喇!”
漁者問:“你知道觀察天地萬物的道理嗎?”
樵者:“不知道硝枉。愿聽你講廉丽。”
漁者說:“所謂觀物妻味,并非以眼觀物正压;而是以心觀物,再進一步說以理觀物责球。
天下萬物的存在焦履,都有它的道理拓劝、本性和命運。
所以以理觀物嘉裤,研究以后可以知道郑临;
以本性觀物,觀察以后可以知道屑宠;
以命觀物厢洞,推算以后可以知道。
此三知典奉,才是天下的真知躺翻,就連圣人也無法超過。
超出此三知卫玖,也就不能稱為圣人公你。
鑒別萬物而能成為明白的人,是因為能不隱瞞萬物的形狀假瞬;
雖然能鑒別而不隱瞞萬物的形狀陕靠,但不如水能化成萬物的形狀;
雖然水能化成萬物的形狀笨触,又不如圣人能模仿萬物的性情懦傍。
圣人之所以能模仿萬物的性情,在于圣人能反觀其物芦劣。所謂反觀其物,就是不以我觀物说榆。
不以我觀物虚吟,而是以物觀物。
既然以物觀物签财,我又怎么會在倆物之間呢串慰?
因此我也是人,人也是我唱蒸,我與人都是物邦鲫。
這樣才能用天下人的目為我目,則無所不見神汹;
用天下人的耳為我耳庆捺,則無所不聞;
用天下人的口為我口屁魏,則無所不言滔以;
用天下人的心為我心,則無所不謀氓拼。
如此觀天下你画,所見多么廣闊抵碟!所聞多么深遠!所論多么精辟坏匪!所謀多么詳密拟逮!如此所見至廣,所聞至遠适滓,所論至精敦迄,所謀至密,其中無一不明粒竖,豈不是至神至圣颅崩?
并非我一人稱為至神至圣,而是天下的人都稱之為至神至圣蕊苗。
并非一時天下人稱之為至神至圣沿后,幾千萬年以后天下人仍稱之為至神至圣的畴。
長此以往殉了,都是如此÷”
樵者問漁者:“ 你如何釣到魚瞧柔?”
答:“我用六種物具釣到魚漆弄。”
問:“六物具備造锅,就能釣到魚嗎撼唾?”
答:“六物具備而釣上魚,是人力所為哥蔚。六物具備而釣不上魚倒谷,非人力所為〔诠浚”
????樵者不明白渤愁,請問其中的道理。
漁者說:“六物深夯,魚桿抖格、魚線、魚漂咕晋、魚墜雹拄、魚鉤、魚餌捡需。有一樣不具備办桨,則釣不上魚。
然而有六物具備而釣不上魚的時候站辉,這不是人的原因呢撞。
有六物具備而釣不上魚的時候损姜,但沒有六物不具備而釣上魚的時候。
因此具備六物殊霞,是人力摧阅。
釣上釣不上魚,是天意绷蹲。
六物不具備而釣不上魚棒卷,不是天意是人力∽8郑”
樵者問:“有人祈禱鬼神而求福比规,福可以求到嗎拦英?”
答:“言行善惡蜒什,是人的因素;福與禍疤估,是天的結(jié)果灾常。
天的規(guī)律福善禍災(zāi),鬼神豈能違背铃拇?自己做的壞事钞瀑,豈能逃避。
上天降下的災(zāi)禍慷荔,祈禱又有什么用雕什?修德積善,是君子的本分显晶。這樣做就不會有災(zāi)禍來找监徘!”
問:“有行善的而遇禍,有行惡的而獲福吧碾。為什么?”
答:“這是有幸與不幸之分墓卦。幸與不幸倦春,是命。遇與不遇落剪,是分睁本。命與分,人怎么能逃避忠怖?”
問:“什么是分呢堰?什么是命?”
答:“壞人遇福凡泣,不是分是命枉疼,遇禍是分不是命皮假。好人遇禍,是命不是分骂维,遇福是分不是命惹资。”
漁者對樵者說:“人與人的親情航闺,莫過于父子褪测;人與人的疏遠莫過于路人,如果利與害在心里潦刃,父子之間就會像路人一樣遠侮措,父子之間的親情,屬于天性乖杠,利與害都能奪掉分扎,更何況不是天性的,利與害禍人滑黔,如此之深笆包,不能不謹慎!路人相遇一過了之略荡,并無相害之心庵佣,是因為沒有利與害的關(guān)系。若有利與害的關(guān)系汛兜,路人與路人巴粪、父與子之間又如何選擇呢?
路人若能以義相交粥谬,又何況父子之親呢肛根!所謂義,是謙讓之本漏策。而利益是爭奪之端派哲。
謙讓則有仁義,爭奪則有危害掺喻。仁義與危害相去甚遠芭届。
堯、舜是人感耙,桀褂乍、紂也是人。
人與人同即硼,而仁義與危害卻不同逃片。
仁慈因義氣而起,危害因利益而生只酥。
利益不會因義氣而爭奪褥实,否則不會有臣殺君呀狼、子殺父之事。
路人相逢性锭,也不可能因一眼而情投意合赠潦。”
樵者問漁者:“我經(jīng)巢莞裕扛柴她奥,扛一百斤也傷不了我,再加十斤就傷了我怎棱,為什么哩俭?”
漁者答:“扛柴我不清楚。以我釣魚之事論之拳恋,其理一樣凡资。
我經(jīng)常釣到大魚,與我較量谬运。欲棄之隙赁,不舍得,欲釣取梆暖,又不容易伞访。
很長時間才能釣上來,有好幾次溺水的危險轰驳。
這不也是傷身的憂患厚掷?釣魚與扛柴雖不一樣,但因貪而受傷則無兩樣级解。
一百斤冒黑,力所能及,再加十斤勤哗,則在你力所之外抡爹。
力所之外,加一毫都是有害芒划,何況十斤豁延!我貪魚,又何異于你貪柴呢腊状?”
樵者感嘆道:“從今以后,我知道做事量力而行才是有智慧的苔可〗赏冢”
樵者問:“你是知易理的人。請問易有太極焚辅,太極是何物映屋?”
答:“無為之本苟鸯。”
問:“太極生兩儀棚点,兩儀是天地的稱呼嗎早处?”
答:“兩儀,天地之祖瘫析,并非單指天地砌梆。太極一分為二,先得到的一為一贬循,后得到的一為二咸包,一與二叫做兩儀≌认海”
問:“兩儀生四象烂瘫,四象為何物?”
答:“四象就是陰陽剛?cè)崞媸省j庩柨梢陨旆乇龋瑒側(cè)峥梢陨亍R磺惺挛锏母救峦诖藶闃O點葛账。”
問:“四象生八卦间影。八卦是什么注竿?”
答:“八卦就是乾、坤魂贬、離巩割、坎、兌付燥、艮宣谈、震、巽键科。是事物發(fā)展終始闻丑、盛衰的表現(xiàn)。兩兩相重勋颖,則六十四卦生出嗦嗡,易學之道就具備了》沽幔”
樵者問漁者:“如何見到天地的本性侥祭?”
答:“先陽耗盡,后陽出生。則天地開始出現(xiàn)矮冬,變化到中期日月開始周行谈宛,變化到末期星辰顯現(xiàn)。萬物死生胎署,寒暑代謝吆录,晝夜變遷,事物以此相變琼牧。
當天地運行到終了必然變化恢筝,變則通,通則久障陶。
所以《易》中象言‘先王到最后一日閉關(guān)滋恬,哪兒也不去’,是順天行所故抱究』致龋”
問:“無妄(卦名),屬于災(zāi)鼓寺,是什么原因勋拟?”
答:“妄是欺騙,得之必有禍妈候,因此稱妄敢靡。順天意而行動,有禍秧及也不叫禍而叫災(zāi)苦银。
就像農(nóng)民想著豐收而不去護理莊稼啸胧,其結(jié)果荒蕪,不是禍是什么幔虏?
農(nóng)民勤勞治理莊稼而遭水澇或干旱纺念,其結(jié)果荒蕪,不是災(zāi)是什么想括?
所以《易》中象言‘先王以誠對萬物’陷谱,貴于不欺騙∩冢”
問:“姤(卦名)烟逊,是什么?”
答:“姤是相遇铺根。以柔遇剛宪躯。與夬卦相反。夬始強壯位迂,姤由弱遇壯眷唉,由陰遇陽予颤。
故稱為姤。觀姤冬阳,天地的本性由此可見。圣人以德比喻党饮,沒有不明白的肝陪。
所以《易》中象言‘姤施命于天下,就像走在霜雪之上刑顺,小心謹慎’氯窍,就在于此《滋茫”
漁者接著說:“春天是陽氣的開始狼讨,夏天是陽氣的極限;
秋天是陰氣的開始柒竞,冬天是陰氣的極限政供。
陽氣開始則天氣溫暖,陽氣極限則天氣暑熱朽基;
陰氣開始則天氣涼爽布隔,陰氣極限則天氣寒冷。
溫暖產(chǎn)生萬物稼虎,暑熱成長萬物衅檀;
涼爽收藏萬物,寒冷肅殺萬物霎俩。
皆是一氣四種表現(xiàn)哀军。其生萬物也如此〈蛉矗”
樵著問漁者:“人為萬物之靈杉适,是如何表現(xiàn)的?”
漁者回答:“人的目能收萬物之色学密,耳能收萬物之聲淘衙,鼻能收萬物之氣,口能收萬物之味腻暮。
聲色氣味彤守,萬物之本,目耳鼻口哭靖,人人皆用具垫。
物體本無作用,通過變化來表現(xiàn)作用试幽;
作用也并不是表現(xiàn)在一個物體上筝蚕,而是不同的物體有不同的作用。
由于物體和作用相交,則人和物的變化規(guī)律就具備了起宽。
然而人也是物洲胖,圣人也是人。
有一物坯沪、百物绿映、千物、萬物腐晾、億物叉弦、兆物。
身為一物藻糖,就可以征兆萬物淹冰,只有人。
有一人巨柒、百人樱拴、千人、萬人潘拱、億人疹鳄、兆人。
生為一人芦岂,而能征兆他人瘪弓,只有圣人。
因此知道人是物的至尊禽最;圣人是人的至尊腺怯。
物的至尊為物中之物,人的至尊為人中之人川无。
所以物的至極為至物呛占,人的至極為至人。
以一物知萬物懦趋、以一人知萬人晾虑,不是圣人是什么?
人不是萬物之靈仅叫,我不信帜篇。為什么?
因為人能以一心觀萬心诫咱,以一身觀萬身笙隙,以一物觀萬物,以一世觀萬世坎缭;
又能以心代天意竟痰,以口代天言签钩,以手代天工,以身代天事坏快;
又能上識天時铅檩,下曉地理,中盡物情莽鸿,通照人事柠并;
又能彌綸天地,出入造化富拗,進退古今,表里人物鸣戴。
唉啃沪!圣人并非世世可見,我雖不能親眼見到窄锅,但我觀察其心跡创千,探訪其行蹤,研究其作用入偷,雖經(jīng)億萬年也能以理知道追驴。
有人告訴我說,天地之外疏之,還有另外的天地萬物殿雪,和此天地萬物不一樣。而我不得而知锋爪。
并非我不得而知丙曙,連圣人也不得而知。
凡說知道的其骄,其實內(nèi)心并不知道亏镰。而說出來的,也只是說說而已拯爽。
既然內(nèi)心都不明白索抓,嘴又能說出什么?
心里不知道而說知道的毯炮,叫做妄知逼肯。
嘴說不清而又要說的,叫做妄言否副。
我又怎么能相信妄人的妄言和妄知呢汉矿?”
漁者對樵者說:“仲尼(孔子)說的好:‘殷繼承于夏禮,所遇的損益便可知道备禀;周繼承于殷禮洲拇,所遇的損益也可知道奈揍。
其次繼承周禮的,雖經(jīng)百世也可知道赋续∧泻玻’如此,何止百世而已纽乱!億千萬世蛾绎,都可以知道。
人都知道仲尼叫仲尼鸦列,卻不知道仲尼為什么叫仲尼租冠。
不想知道仲尼為什么叫仲尼則已,若想知道仲尼為什么叫仲尼薯嗤,則舍棄天地會怎么樣顽爹?
人都知道天地為天地,卻不知道天地為什么為天地骆姐,不想知道天地為什么為天地則已镜粤,若想知道天地為什么為天地,則舍棄動靜會怎么樣玻褪?
一動一靜肉渴,天地至妙,一動一靜之間带射,天地人至妙同规。
因此仲尼之所以能盡三才之道,是因其行沒有轍跡庸诱。
所以有人說:‘仲尼什么也沒說捻浦。’
又說:‘天什么也沒說桥爽!但四時運行朱灿,百物出生∧扑模’這些你知道嗎盗扒?”
漁者接著說:“大事中:權(quán)力與變化誰重要?并非圣人不能講清楚缀去。
變化過后可知天地的消長侣灶,掌權(quán)之后可知天下的輕重。
消長是時間的表現(xiàn)缕碎,輕重是事物的表現(xiàn)褥影。
時間有亨通與閉塞,事物有損耗與收益咏雌。
圣人若不知隨時間亨通與閉塞之道凡怎,又怎知變化之所為呢校焦?
圣人若不知隨時間損耗與收益之道,又怎知權(quán)力之所為呢统倒?
運用消長的是變化寨典,處置輕重的是權(quán)力。因此權(quán)力與變化房匆,是圣人的修行之一耸成。”
樵者問漁者:“人死后有靈魂存在浴鸿,有這種事么井氢?”
????答:“有≡懒矗”
????問:“如何才能知道毙沾?”
答:“以人為知〕枰常”
????問:“什么樣的叫人?”
答:“目耳鼻口心膽脾腎之氣全的叫人寇仓。
心之靈稱神举户,膽之靈稱魄,脾之靈稱魂遍烦,腎之靈稱精俭嘁。
(中醫(yī)認為:心之靈稱神,肝之靈稱魂服猪,脾之靈稱意供填,肺之靈稱魄,腎之靈稱精罢猪。這里有不同的見解近她,不知原文有誤?還是有此深意膳帕?——譯者注)
心之神表現(xiàn)在目粘捎,稱為視;腎之精表現(xiàn)在耳危彩,稱為聽攒磨;
脾之魂表現(xiàn)在鼻,稱為臭汤徽;膽之魄表現(xiàn)在口娩缰,稱為言。
八者具備谒府,才可稱之為人拼坎。人浮毯,稟天地萬物之秀氣而生。
然而也有缺少某一方面的人演痒,各歸其類亲轨。如果各方面都齊全的人,則稱為全人鸟顺。
全人得萬物中的中和之氣惦蚊,則稱為全德之人。
全德之人讯嫂,為人中之人蹦锋。人中之人,則是仁人之稱欧芽。
只有全人莉掂,才能得到仁人之稱。人之生千扔,在于氣行憎妙。
人之死,則是形體返還曲楚。氣行則神魂交厘唾,形返則精魄存。
神魂行于天龙誊,精魄返于地抚垃。行于天,稱之為陽行趟大,返于地鹤树,稱之為陰返。
陽行于白天而夜間潛伏逊朽,陰返于夜間而白天潛伏罕伯。
所以知道太陽是月亮的形狀,月亮是太陽的影子叽讳,陽者是陰者的形狀捣炬,陰者是陽者的影子,人是鬼的形狀绽榛,鬼是人的影子湿酸。
有人說,鬼無形而不可知灭美,我不相信推溃。”
樵者問漁者:“小人能滅絕嗎届腐?”
答:“不能铁坎。君子稟陽正氣而生蜂奸,小人稟陰邪氣而生。
無陰則陽不生硬萍,無小人則君子不生扩所,只有盛衰的不同。
陽六分朴乖,則陰四分祖屏;
陰六分,則陽四分买羞。
陰陽各半袁勺,則各占五分。由此而知畜普,君子與小人各有盛衰之時期丰。
太平盛世時期,君子占六分吃挑,小人占四分钝荡,小人不能戰(zhàn)勝君子。
君臣舶衬、父子化撕、兄弟、夫婦各安其道约炎。世間紛亂時期正相反。
君不君蟹瘾、臣不臣圾浅、父不父、子不子憾朴、兄不兄狸捕、弟不弟、夫不夫众雷、婦不婦則失其道灸拍。
這是由治世或亂世所造成的。
君子常以身作則勝過空話連篇砾省,小人臣Ω冢空話連篇勝過實際行動。
所以盛世時期誠實的人多编兄,亂世時期奸詐的人多轩性。
誠實容易成事,奸詐容易敗事狠鸳,成事則國興揣苏,敗事則國亡悯嗓。
一個家庭也如此。興家卸察、興國之人脯厨,與亡國、亡家之人坑质,相差的是多么的遠合武!”
答:“才為一,益與害為二洪乍、有才正眯杏、才不正之分、才正壳澳,益于身而無害岂贩,才不正,益于身而害人巷波∥颍”
????問:“才不正,又如何成為才呢抹镊?”
答:“人所不能做的你能做到锉屈,能不成為才嗎?圣人所以憐惜成才難垮耳,是因為能成天下事而又正派的人很少颈渊。
若不正派,雖然有才终佛,也難稱有仁義俊嗽。
比如吃藥治病,毒藥也有用的時候铃彰,可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用绍豁。
病愈則速停,不停則是殺人了牙捉。
平常藥日常皆可用竹揍,但遇重病則沒有療效。
能驅(qū)除重病而又不害人的毒藥邪铲,古今都稱為良藥芬位。
《易》說:‘開國立家,用君子不用小人。’
如此但惶,小人也有有用的時候糜值。
安邦治國番电,則不要用小人傅物。
《詩》說:‘它山之石淤翔,可以攻玉剔难∏率’就是借用小人之才箭养。”
????問:“國家興亡哥牍,與人才的正邪毕泌,各有其命。哪為什么不擇人而用呢嗅辣?”
答:“擇臣者撼泛,是君王的事,擇君者澡谭,是臣民的事愿题,賢愚各從其類。
世上有堯蛙奖、舜之君潘酗,必有堯、舜之臣雁仲;有桀仔夺、紂之君,必有桀攒砖、紂之臣缸兔。
堯舜之臣,生于桀吹艇、紂之世惰蜜,則不會成為桀紂之臣。
生于堯舜之世并非是他的所為掐暮,他想要為禍為福,可不是想干就能干的政钟。
上邊所好的下邊必效仿路克。君王的影響,還用驅(qū)趕去執(zhí)行嗎养交?
上好義精算,則下必好義,而不義的人則遠離碎连;
上好利灰羽,則下必好利,而不好利的人則遠離,好利者多廉嚼,則天下日漸消亡玫镐;
好義者眾,則天下日漸興旺怠噪。日盛則昌恐似,日消則亡。
昌盛與消亡傍念,難道不遠嗎矫夷?都是在上好惡影響的。
治國安民之時何嘗無小人憋槐,亂世之際又何嘗無君子双藕,沒有君子和小人,善惡又如何區(qū)分呢阳仔?”
樵者問:“善人常少忧陪,不善人常多;盛世時代短驳概,亂世時期長赤嚼。如何鑒別呢?”
答:“觀察事物顺又。什么事物不能表現(xiàn)出來更卒?
比如五谷,耕種之后有長不出來的稚照,而逢野生物不用耕種就能長出來蹂空,耕種之后想要全部收獲,是不可能的果录!
由此而知君子與小人之道上枕,也是自然而生。
君子見善事則歡喜弱恒,見不善事則遠離辨萍;
小人見善事則痛苦,見不善事則歡喜返弹。
善惡各從其類锈玉。
君子見善事則去做,見不善事則阻止义起;
小人見善事則阻止拉背,見不善事則去做;
君子見義則遷默终,見利則止椅棺;
小人見義則止犁罩,見利則遷。
遷義則益人两疚,遷利則害人床估;
益人與害人,相去有多遠鬼雀?
家與國一樣興旺則君子常多顷窒,小人常少;消亡則小人常多君子常少源哩。
君子多小人躲避鞋吉,小人多君子躲避。君子好生励烦,小人好殺谓着。
好生則治國安民,好殺則禍國殃民坛掠。君子好義赊锚,小人好利。
治國安民則好義屉栓,禍國殃民則好利舷蒲。其道理是一樣的∮讯啵”
????漁者說完牲平,樵者感慨萬分:“我聽說上古有伏羲,今日好像一睹其面域滥∽菔粒”對漁者再三拜謝,相別而去启绰。
)?tK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