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西城區(qū)阜城門內(nèi)大街,廣濟寺與白塔寺間彪置,有一座歷代帝王廟拄踪,也被稱為“帝王廟”。明嘉靖十年(1531)拳魁,在保安寺的基礎上惶桐,修建起歷代帝王廟,供奉188位古代帝王潘懊,配饗79名名臣良將姚糊。1996年11月20日,這里被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23年4月19日上午授舟,參觀完廣濟寺和中國地質(zhì)博物館救恨,沿著阜成門內(nèi)大街向西,我經(jīng)過歷代帝王廟門外释树。在路邊的下馬碑上肠槽,鐫刻著“官員人等至此下馬”滿、蒙奢啥、漢秸仙、藏文等八個大字。20世紀50年代桩盲,為了拓寬道路寂纪,拆除門前的石橋。目前赌结,在首都博物館內(nèi)捞蛋,有一座“景德街”牌樓,曾經(jīng)矗立于帝王廟門前的街道姑曙。
歷代帝王廟坐北朝南襟交,占地面積21500平方米迈倍,建筑面積6000平方米伤靠。在中軸線上,從南向北依次為影壁啼染、廟門宴合、景德門、景德崇圣殿迹鹅、祭器庫卦洽,兩側(cè)分布著鐘樓、看守房斜棚、典守房阀蒂、神庫该窗、神廚、關(guān)帝廟蚤霞、配殿酗失、碑亭等。
走進廟門以后昧绣,迎面是景德門规肴,正對著景德崇圣殿。這里的主體建筑都被冠以“景德”二字夜畴,突出表達了帝王廟祭祀場所的核心思想拖刃,景仰前輩功勛,推崇先人德行贪绘。
景德崇圣殿是歷代帝王廟的核心建筑兑牡,坐落于高大的臺基之上,覆黃琉璃瓦重檐廡殿頂兔簇。清雍正和乾隆年間发绢,在景德崇圣殿兩側(cè),先后修建四座碑亭垄琐,分別豎立《御制歷代帝王廟碑》和《御制重修歷代帝王廟碑》等边酒。
拾級而上,走進大殿狸窘,殿內(nèi)供奉著188位帝王的牌位墩朦,從傳說中的“三皇五帝”直到明代帝王。在正中間的龕內(nèi)翻擒,供奉著伏羲氓涣、黃帝、炎帝的牌位陋气。在左右兩側(cè)的六龕內(nèi)劳吠,供奉著五帝、夏商巩趁、兩周痒玩、兩漢、東晉议慰、南北朝蠢古、唐、后唐别凹、后周草讶、遼宋金元明等歷朝歷代的帝王牌位。
在景德崇圣殿的前方炉菲,東西兩側(cè)的配殿內(nèi)堕战,以“功在社稷 德協(xié)股肱”為主題坤溃,介紹歷代帝王廟從祀的79位歷朝名臣。主要突出一個“德”字嘱丢,歌頌他們的高尚德行和人格浇雹,包括生平事跡、史料記載屿讽、傳說軼事等昭灵。
在這79位名臣之中,有文臣40人和武將39人伐谈。上起三皇五帝烂完,下至明朝中期,包括周公旦诵棵、姜子牙抠蚣、周勃、陳平履澳、諸葛亮嘶窄、趙云、郭子儀距贷、岳飛柄冲、于謙、文天祥等忠蝗。他們都是輔佐帝王實現(xiàn)文治武功的中堅力量现横,既有開國元勛,也有治國良臣阁最,功高德厚戒祠,載譽千秋。
在景德崇圣殿的后方速种,有一座祭器庫姜盈,用來存放物品。如今配阵,這里被改造為展廳馏颂,正在舉行以“回望·選擇”為主題的明清皇帝與歷代帝王廟展覽。通過大量文字闸餐、圖片和實物饱亮,講述歷代帝王廟的發(fā)展歷史矾芙,以及明清皇帝選擇入祀帝王的過程舍沙。
明朝初期,朱元璋在南京建立帝王廟剔宪,確定祭祀的帝王只有16位拂铡。清朝初期壹无,順治皇帝定都北京,確定祭祀的帝王25位感帅《范В康熙六十一年(1722),皇帝曾經(jīng)下旨:“除無道被弒失球,亡國之君岖是,此外盡應入廟∈蛋”
雍正皇帝繼位豺撑,遵照康熙遺愿,將祭祀帝王增加到164位黔牵。乾隆皇帝提出“中華統(tǒng)緒聪轿,不絕如線”的觀點,把廟中沒有涉及的朝代猾浦,也選出代表性帝王入祀陆错。最終,將歷代帝王廟祭祀帝王的數(shù)量確定為188位金赦。
明清時期音瓷,對歷代帝王廟非常重視,每年定期舉行祭祀活動夹抗。從明嘉靖十一年(1532)至清朝末年的380年間外莲,在這里舉行過662次祭祀大典,皇帝親自參與過其中的16次兔朦。在北京城內(nèi)偷线,帝王廟、太廟和孔廟并稱為“三大皇家廟宇”沽甥。
清朝滅亡以后声邦,歷代帝王廟被廢棄。民國時期摆舟,廢除祭祀制度亥曹,帝王廟改作他用。1931年恨诱,利用帝王廟建筑媳瞪,陶行知和熊希齡創(chuàng)辦香山慈幼院幼稚女子師范學校。1941年照宝,更名為“北平市立女子第三中學”蛇受。1972年,統(tǒng)編為159中學厕鹃。2003年兢仰,中學校遷出帝王廟乍丈。2004年,歷代帝王廟博物館對外開放把将。
轉(zhuǎn)眼之間轻专,二十年過去,歷代帝王廟經(jīng)過不斷修葺察蹲,逐漸恢復明清時期的面貌请垛。但是,跟其他文物古跡相比洽议,這里的游客數(shù)量不多叼屠,周圍的院落比較冷清。在不起眼的角落绞铃,堆放著大量文物镜雨,很多地方還無法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