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注:“響應式”實乃老生常態(tài)瓮钥,在四年前筆者就開始設計和開發(fā)此類網站碉熄,對這個詞再熟悉不過了锈津,在前幾年一個稍新一些的詞“適應式”(adaptive)應運而生,我們也經歷了視覺樣式到技術端的變革性誉,一次次地把手機错览、平板或桌面各自架空來剖析蝗砾,卻大多忽視了它們之間在實際情境中的彼此聯系悼粮。
不要再談“響應式”了扣猫,“連續(xù)性”才是王道
原作者:PatrickQueisler
譯者:勵定洲
設計一個響應式網站或者軟件是入門容易申尤,但學精很難昧穿。目前我們可以看到已經有成千上百個很棒的解決方案了时鸵,但他們都存在一個共性:僅僅優(yōu)化了在特定設備上的界面的顯示饰潜。
你可以在你的臺式電腦或筆記本和你的手機上隨便打開一個網站試試:可能在不同的設備上都能有很好的顯示和簸,但是這些區(qū)別之間并沒有關聯性锁保。你所看到的無非是一個能夠獲取信息的被優(yōu)化的界面爽柒。
如果軟件能夠知道我要做什么會不會很酷霉赡?
示例
比如我正在上班途中的火車上在手機上聽著Spotify的音樂穴亏。軟件的界面看起來并沒問題√匿蹋考慮到他們能把所有的特色功能都放進一個應用里严肪,我還可以說它做得很棒驳糯。
但當我抵達我的辦公室酝枢,倒了一杯咖啡并和同事們聊了會天后,又一次在我的筆記本上打開了Spotify。我使用與手機上一致的賬號登陸诡延,但軟件并沒有記住我之前在手機上聽的是哪首歌肆良,它甚至不知道我打開的是什么播放列表妖滔。
因此我不得不重新開始一遍:選擇播放列表桶良、搜索歌曲并且從頭開始播放陨帆。這或許在聽音樂時還不那么煩人疲牵,但如果你聽的是有聲書籍的話會覺得這是一種折磨纲爸。
對于大多數網站來說也是一樣的负蚊。我設計過很多電子商務方案家妆,當然了他們都是響應式的伤极。當用戶決定要從你的商店購買東西的時候你應能有所響應哨坪。比如可能在他通勤的路上齿税、辦公室里或者在家里。我們不知道牵舱,所以我們提供了一個總是適配的解決方案芜壁。但“響應式”只是基本的“合乎邏輯”而已慧妄,如果用戶通勤的時候手機上瀏覽你的方案塞淹、辦公室里又了解了一些饱普,傍晚回家的時候決定進行購買,那么每一次他都要一遍又一遍從頭來過冯袍。如果軟件能夠知道誰正在看著屏幕,并記住翘瓮、甚至預測對方想做什么资盅,那么他它就能提供一個符合用戶期望的更直接的解決方案每庆。
是的,這可能聽起來有一點玄幻腮出,好像是來自少數派報告的廣告,但這確實是谷歌和亞馬遜每天都正在做的馋劈。
回到Spotify的話題:在蘋果電腦和手機的操作系統里有一項叫“連續(xù)性(Continuity)”的功能可以做到:簡單地從你離開的地方繼續(xù)。
我們作為設計師的角色需要進化
我們作為設計師有時候會被一些諸如“在瀏覽器里設計”或者特定械姻、嚴苛的styleguide所質疑和約束,但我們的角色正在發(fā)生改變。并不是說我們要再一次去創(chuàng)造所謂全新的用戶界面浸颓,而是創(chuàng)造一種體驗。
這包括了線框圖晋涣、動效算吩、全新的工作流程以及你、我都可能未曾涉獵的其它方面压昼。這是一個挑戰(zhàn),一個創(chuàng)造更佳產品瘤运、為人類帶來價值的挑戰(zhàn):幫助現實中的人們解決實際的問題窍霞。
解決那些尚無人留意的問題的動力不斷推動我前行,而那正是創(chuàng)新之由來尽超。